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仁風普扇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仁風普扇簪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劉夢得此詩里的「玉搔頭」,就是我今天想說說的——簪。[1]

古代的簪有各種材質的。富貴的如金銀美玉寶石翡翠珊瑚象牙,貧賤的如荊枝木條。考究到極致的,要算乾隆的了。據說他媽60大壽時,收的簪子繁如雲煙,單看

名稱,你便會目眩: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日永琴書簪、日月升恆萬壽簪、仁風普扇簪、萬年吉慶簪、方壺集瑞邊花(鬢花)、瑤池清供邊花、西

池獻壽簪、萬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雲擁福簪、綠雪含芳簪……

曾經這玩意兒男女固定髮髻都會用的。於是還有「簪筆」一說,隨手取來,寫字也方便。男人簪筆,女子當然是簪花了。且看這眾所周知的《簪花仕女圖》——

對了,還喜歡易安的這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而簪紱、簪纓和簪笏,那就不是一般人的簪了,是固定官帽的,是官宦身份的象徵,彰顯着榮華富貴。 這個無須多說。

簪,作為一種傳統的飾物,讓人覺着充滿了典雅古典的東方韻味。看那雲鬟邊上的婷婷嫋嫋——


參考資料

  1. 仁風普扇簪,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