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仁德糖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仁德糖廠

圖片來源 VR 實景旅遊網

創立時間  1909年   

位置    臺南仁德

舊名    車路墘製糖所

類型    文創園區

仁德糖廠是一座位於臺南仁德田厝的製糖工廠。於1909年由日資「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創立,並在1910年開工生產。34年11月時,由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管理,並於次年接收。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糖廠雖然未直接被轟炸,但間接影響糖廠運作與失修,以及蔗物荒廢耕作,製糖設備雖尚完善,但廠房設備等皆屬殘破不堪,尤其蔗園荒廢,原物料生產失調最為嚴重。在民國35年5月1日,成立「台灣糖業公司」,此廠則隸屬於「第二區分公司」管轄。民國58年8月時配合所在地鄉名,將場名更改為「仁德糖廠」,組織照舊。在民國60年6月高雄糖廠撤銷,改隸屬於屏東總廠督導。92年7月將此廠關廠併入善化糖廠,將其原有辦公空間改由台灣糖業公司量販事業部、休閒遊憩事業部與台南區處等單位共用,並在93年9月由台南區處接管,由十鼓擊樂團承租廠區部分倉庫閒置場域成立十鼓文化村(十鼓仁糖文創園區)。[1][2]

農場

仁德糖廠的原料區涵蓋臺南市與高雄市,而自營農場在日治時期有1800甲,其每公頃可產15、16萬臺斤,是臺灣製糖的農場中成績第二好的(第一名是後壁林農場)。但二次大戰時受戰爭影響,原料區產量只剩800公頃。戰後因1952年甘蔗受葉燒病侵襲,令1954年約耕甘蔗面積僅有1360多公頃,令糖廠一度有關廠危機,後因推行N:CO310的甘蔗品種,使原料供應恢復穩定。而在自營農場方面,戰後農場可種蔗之面積有2483公頃,但65%都是沙丘地,遂在1967年用涵洞壩淤積沖刷溝開墾了248公頃的荒地。

然而因仁德糖廠的原料區接近都會地帶,不少耕地變為工業用地、建地等,原料取得日漸困難。而在經濟部於1994年7月22日提出「工商綜合區開發設置管理辦法」後,台糖公司便在仁德糖廠的虎山農場內設置「臺南仁德工商綜合區」},佔地10.5256公頃,分為購物中心、修理服務、物流專區三大區,購物中心部分即2003年12月開幕的「Sugar Mall(台糖嘉年華購物中心)」。另外2005年9月開始興建的臺南都會公園之用地,亦位於虎山農場內。

糖廠鐵道

二次大戰剛結束時,仁德糖廠有13噸級機關車5輛,5噸級甘蔗車291輛,鐵道長有85.2公里,行車電話線158.972公里。到了1977年時,仁德糖廠底下有臺南、中州、本州、阿蓮埤仔頭大灣二甲大苓、沙汰、沙崙、新埔、路竹]]等原料專用線,共約102.5公里,其中臺南線原有營業線的功能,但在1972年停辦。

仁德糖廠曾有營業線「關廟線」,1948年10月10日通車,途經今臺南市關廟歸仁仁德、東區等區,但該線在因客源流失而於1972年8月停止營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