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人工智能,不斷進化的機器,iPS細胞帶來的醫療革命••••••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 VS 史上最強永世七冠天才棋手羽生善治

雙視角跨界交鋒,預言十年後的世界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與被稱為史上最強棋士的羽生善治,兩位擁有頂尖智慧的名人圍繞着「十年後,百年後的世界將變得如何」展開對談。

人工智能、不斷進化的機器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帶來的醫學革命……話題從生命科學的最前沿,擴展到人工智能的界限與可能性。人類的直覺究竟是什麼?人類將來是否真的能夠不老不死?兩人運用了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熱烈討論了人類永恆的主題。

兩人運用了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各自領域未來的發展以及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兩位大師慎思敏行的作風、突破挑戰的精神,對話時生動的語言、幽默的表達,共同構成了整本書獨特的魅力。

作者簡介

山中伸彌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教授

1962年出生於大阪府。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大阪市立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科畢業(博士)。曾任美國格拉德斯特研究所博士研究員、京都大學再生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等,自2010年4月起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201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羽生善治

將棋棋士、永世七冠

1970年出生於埼玉縣。將棋棋士。1985年成為史上第三位初中生職業棋士。1996年獲得龍王、名人等所有七大頭銜。在保持棋聖頭銜的2017年重登龍王寶座,獲得前無古人的「永世七冠」稱號。2018年11月獲得國民榮譽獎。

原文摘錄

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到了某個階段,也必須自己真正動手オ行。否則,也許能成為一流的評論家,但成不了一流的研究者。

書評

《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用時兩個小時,好書,不看可惜。

我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看一看」這話不算誇張。雖然書中內容涉及的是生物研究、圍棋將棋、人工智能之類的知識,但其核心思想,值得每個人深思,不管身在何處,不管身處何位,都應品一品兩位大佬對話中的內涵,那是對於任何人都有益無害的。

《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作者是山中伸彌與羽生善治二人。我本以為是兩個人合寫,沒想到書的內容就是兩個人的對話。山中伸彌,諾貝爾生理獎獲得者,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羽生善治,將棋棋士,少年成名,日本「棋聖」,於2017年榮獲「永世七冠」稱號。

這麼兩大名人之間的對談是什麼樣的?翻開書,我是懵逼的。iPS細胞是什麼?將棋又是什麼?哪怕這二位已經儘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解,也還是很難完全理解,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讀的狀態,那應該是「不明覺厲」。

但是,當話題從專業中脫離出來,開始講,內容就變得非常豐富,二人在各自熟悉的領域為讀者進行詳細的科普,其中關於科研、棋道等等,以及他們後面詳細地分析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和它們自身的未來。由於我比較難以理解諾貝爾獎大佬的研究問題,所以接下來舉的例子可能會偏向於下棋這一方。

一、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

在這個科技呈爆炸式發展的信息時代,幾乎不再有什麼真正的隱私,網絡上幾乎可以查到大多數你想要的信息,信息共享更成了一種共識,但偏偏,科研除外。當然,刊登於期刊上的論文是公開的,但正處於研究的內容,甚至連研究的方向、進度,都是對外保密的。

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的區別在於,實驗類的科研,任一項發現都有可能只是一個錯誤,要對這個發現進行驗證,過程非常複雜,且還要保證其可複製性,同時,還要保證在自己的論文成果通過審核之前別人沒有捷足先登,因為同個研究方向甚至進行同一種研究的人是非常之多的,哪怕每一門學科都有非常多的分支,非常多的課題,但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其中以生命科學類的研究最為極端,在其他的科研方向,如物理類、化學類,還有arXiv之類的網站能給研究者提前「占坑」,甭管結果是否正確,先將自己的論文掛上去。但生命科學,在論文發表之前,哪怕到了學術研討會,都要藏一手,即便這樣會導致研究資源的浪費。而這個現象在信息共享的現在,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二、人工智能的創造性

人工智能其實就是計算機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之後,表現出像是具有人類智慧的模樣,而這也註定它們會成為真正的「經驗主義」。用羽生棋聖的話來說:「創造性事物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過去有過的事物的組合。」而在將棋中,AI用了新的招式,其實就是「將過去有過的下法,進行至今未曾有過的組合」。

當然,關於後面這一點,羽生棋聖也進行了分析。或是出于思維慣性,或是出於審美意識,或是出於人類本能,總之,人類有時候就是無法下出那種招式,而AI能忽略大部分因素,一切以最優解法優先,不需要受到這類觀念的束縛。當然,AI能辦到這樣而人類不行,不是沒有原因的。每一步棋都有多種走法,而每走一步之後,第二步又有多種走法,以此類推,到第十步,可能性就已經變成一個天文數字了,更別說一整局的可能性,已經超出人類的計算能力,但AI可以推算出來,這就是它們的優勢。

說到這裡,我想起網絡小說作家貓膩的《大道朝天》,其中有一段情節就是關於下棋的,主角井九具有超凡的心算能力,而下圍棋在他看來就是鍛煉心算的遊戲,每一步都是應該求得最優解,簡直就和AI一樣,所以他也被評價,下棋完全不具美感。

回歸正題,拋開下棋這種具有規則性的行為,AI在其他方面也能表現其「創造性」,比如,作詩、作曲、作詞、作文等創作,但它們所創作的這些東西的本質還是數理邏輯,無法帶有人類本身的感情,所以這也無法說是有「創造性」。甚至,在解決問題方面,AI可以提出一個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法,以醫學為例,它們可以提出一個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卻無法為病人解釋這個方案為什麼有效,邏輯讓他們無法「忽悠」別人,龐大的數據計算量則讓他們無法解釋過程,它們「創造」了一個方案,卻無法為世人解說,如同一個科技黑箱,那論起創造,倒不如說這個方案是AI的發明者創造的。

三、人類的創造力

二位名人都贊成一個說法:人類最有創造力的階段,是年輕的時候。其實我本人也支持這一說法。並不是說,人年齡大了智商衰退導致之類的,而是年輕的時候,想法比較多,並且還未對思維定性,各種奇特的想法都會蹦出來,且不會去管,或者說無法知曉它們是對是錯。但在經歷了幾十年時光的沖刷之後,思維會定性,想法會被禁錮。人一旦擁有了大量的經驗,便會開始拋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一旦見過多種多樣的可能性,就會以這些可能性為基礎思考,這固然會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敏捷,卻也會讓自己的創造力衰退。

這回,用推理小說的創作來舉例,或者用推理謎題這個詞更為合適。我至今仍堅持一個看法,推理謎題的作者,不應閱讀過多的本格推理作品,或者說,那些帶有詭計的作品,它們會像一道道枷鎖,把你鎖在原地,把你鎖在它們呈現給你的詭計裡面。少量的閱讀可以帶來詭計構思的靈感,大量的閱讀,只會讓自己失去靈感,你在構思的時候,剛有了一點點靈感,卻發現和某作品類似,你便將會這一苗頭掐滅。但實際上,你所顧慮的「類似」會在創作的過程,因某些突如其來的想法、意外,又或是習以為常的超綱,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正中,被磨滅,最後成為完全屬於你個人的作品。

看過了密室、不在場證明、敘述性詭計、分屍等等這麼多的作品,你還能想起自己最初構思的不可能犯罪的想法是什麼嗎?你還能記起當時自己那一個個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只為了一個詭計的夜晚嗎?這也正是我如今不想看所謂的講義的原因,講義有利有弊,講義也是作者創作的,他對於他的創作者來說就是一項工具,對於讀者來說就是炫學,但對於其餘創作者來說,如同緊箍咒。

回到正題,人類創造力的衰退,其實也體現於其他方面,如山中教授所提到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這個話題,永不過時,利與弊難以衡量,功與過難以說清。現在某些大城市,上小學要面試、考試,上初中有小中考,上高中有中考,上大學有高考,所有的考試都在跟學生說明一件事情——不管什麼問題,都要寫出正確答案,課本的知識就是真理。

小學六年、中學六年,所有學生,整整十二年的時間,都在接受這一種思維,但是,直到大學,或者說,直到成為研究生,學生所認為的「真理」會不斷地被推翻,他們從這個時候才開始學會質疑世界,但思維習慣已經養成了,又豈是能輕易更改過來的?當然,在這情況下,還是有非常多的天才的,畢竟凡事不是說死,只不過這個操作很迷就是了。如山中教授在原文說的:「那些孩子一頭闖進研究的世界,就算別人告訴他,」不要相信課本上寫的,也不要相信老師說的」,或者對他說,」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的時候,才是難得的機遇」,他也很難接受。」

羽生棋聖也提出類似的看法:「如果將自己放在一種以前的知識和經驗都沒有作用的狀況下,哪怕不至於說是一片混沌的狀態,我想也有可能產生新的想法或者創意。」「在將棋中,遭遇未知的局面時,自己的指南針失效的時候,是不是能夠迅速應對,正是拷問自己真實水平的時候。」

四、評論家與創作者

「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到了某個階段,也必須自己真正動手才行。否則,也許能成為一個一流的評論家,但成不了一流的研究者。」

以上是山中教授的原話。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任何資源的獲取都特別容易,包括知識,但囫圇吞棗一般將知識記下,卻無法真正吸收,在真正需要應對事情時,便會捉襟見肘。當然,這個是學以致用的必要性,但要想達到學以致用,便需要如山中教授所說,真正去動手使用一下這些知識,這就是實踐的必要性。

為何要談及評論家?以下是我個人的理解:山中教授或許是在諷刺某些紙上談兵的傢伙,只能借某些知識不懂裝懂然後在某些平台上肆意評判,這就是一個「一流」的評論家。當然,也有另一種理解,那就是負責為世人解釋創造過程、創造成果等等的學者,他們或許不會實驗,但卻懂得很多理論知識,他們可以代替科學家為世人講解這些研究成果,讓這項研究得到大眾的支持。

五、「阿倍野狗實驗」陷阱

有意思的一個小故事:美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一個現象:「敲一下狗頭,狗就會汪汪叫」,於是寫了一篇論文。日本的研究者看到這篇論文,於是開始研究:「美國的狗被敲頭會汪汪叫,那日本的會不會呢?」於是他也敲了日本的狗頭,然後寫了一篇論文。大阪市阿倍野區的研究者也有了想法:「這回用阿倍野區的狗來試試看。」

這就是山中教授提到的「阿倍野狗」陷阱。看到別人發了一篇論文,方向與自己差不多,於是稍微改動了條件,然後就做實驗發表論文,這樣就只是在重複別人的研究,屬於「虛假的獨創」。

事實上,這樣的論文並不在少數,最起碼,本科生的畢業實驗,這種論文一抓一個準,研究生估計也不少。拋開學術,把這個問題延伸至其他領域,比如藝術創作。創作中的融梗,永遠是重點話題,將其他人的已出版、甚至非常出名的作品,把核心提煉出來,然後自己改動一些條件,寫成自己的故事,甚至,故事結構都照搬他人。將幾首成名曲子的旋律剪裁重新組合,成一首新的曲子,然後再套一些歌詞,就成了一首新的歌曲。

虛假的獨創,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任何領域都有。而後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許多真正的獨創不為人知。

暫且講到這裡,上述所言之觀點,不過本書的十之一二,在這一本短短不到兩百頁的書里,包含着如此多的內容,實屬難得,望此書能成為國內青少年的讀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