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生就是一種修煉(5) 朱先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生就是一種修煉(5)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人生就是一種修煉(5) 》中國當代作家朱先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生就是一種修煉(5)

人生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的,生命的旅途充滿了荊棘和坎坷,布滿了暗礁和風暴,生活永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完美。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在一個天平秤上,你得到的越多,也必須比別人承受得更多。現實中的無奈既然無法改變,我們就得調整心態坦然地去面對。

學會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很多想不開的事情都想開了。

小伙子要跳樓自殺,圍觀的眾人都捏了一把汗。不一會警察來了,問其原因,小伙回答:明天要結婚了,我談了八年的女朋友卻跟一個土豪跑了,感覺活着沒意思!警察來了一句:睡了別人的老婆八年,你還有臉在這裡自殺!小伙想了想:也對,警察的話有道理。心情有所好轉,他就放棄了自殺。換位思考很重要,

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人生就是一種承受。我們可能改變不了生活,更多的時候我們淪陷在俗世的瑣碎與平庸里,但可以擦亮心情。有時候,擦亮了心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改變了生活。

一位老太太與丈夫恩愛了一輩子。有人問老太太相愛終生的秘訣。老太太說,他很好,很完美。問的人笑了,說:老人家,您這不是美化您的丈夫嗎,誰都知道,他脾氣大,動不動就愛罵人。老太太頓了一下,也笑笑,補了一句,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語:你們不懂,在我心裡,他的缺點,從來就是完美的一部分。一剎那,四座俱靜。那一天,聽的人都感到很幸福。因為他們明白了,如何才能愛到永恆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既是自己人生的導演,也是一生的主角,而如何以自己為主角,導演一部精彩的人生之劇,關鍵在於各自的修行。

一士兵遭到敵軍突襲後逃到了山洞。敵軍在身後緊追,他躲在洞中祈禱不被敵人發現。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蟄了一下,原來是只蜘蛛,他剛要捏死,突然心生憐憫,就放了它。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織了一張新網,敵軍追到山洞見到完好的蜘蛛網,猜想洞中無人就走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

其實人生是一場修煉。修煉自己能夠適應不同環境去學會生活,人生的道路如何走,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態。如果我們的心靈晴空萬里,生活的就會充滿陽光;如果我們感覺置身荒島般孤單,滿心的煩惱和憂悒,生活就會陰雲密布。不要因為逆境中遭受的挫折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進的航線,人生是不斷戰勝自我從而達到一新的認識高度。

佛說:修行是走一條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最深遠處的路。而在這條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真諦。

學會做生活的智者,失望時不沮喪,困難時不後退,能夠捨得起放得下。放下,是一種超然的境界。放得下,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拿起。捨得,是一種豁達的心態。看起來是給人,實際是在幫組自己。包容,是一種博大的智慧。看得深,想得開,善待他人,也成就了自己。人生贏在勇於放下、懂得取捨、用心包容以勇氣放下包袱,以冷靜掌控抉擇,以平和面對得失,以中庸拒絕極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人生必將快樂、豁達、成功。

有壓力不一定是壞事

生活有太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完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難以擺脫各種各樣的困擾和煩惱,當它們成為思想上的負擔所構成的壓力讓人不堪重負,面對壓力的侵襲我們是選擇逃避,還是坦然面對。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把雙刃劍」。正確地面對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為你失敗的根源。

戰國時期,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又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蘇秦出道早,先做了六國的宰相。張儀因家事耽擱,出道稍晚,聽說蘇秦做了大官,就去投靠他,結果卻受到蘇秦的冷遇。張儀氣得罵蘇秦無情無義,一點也不給老同學、老朋友面子。於是負氣跑到秦國,後來也當上了宰相。

多年以後,張儀才知道,蘇秦之所以怠慢他,是因為他知道張儀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如果把他留在自己身邊,頂多當個不負多大責任的小官,難以施展他遠大的抱負,發揮他超人的才華。不留張儀,是逼他更加發奮圖強,做出更大的成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也有別人所不具有的長處,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

有道是:雨驟,打不濕鴨子的翅膀;狂風,吹不滅螢火的燈光。大海若沒有千尺深度,哪有如山的浪頭。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後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風暴。水手們驚慌失措,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裡面灌水。「船長是不是瘋了?往船艙里灌水只會增加船的壓力,使船下沉,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一個年輕的水手嘟囔着。

看着船長嚴厲的臉色,水手們還是照做了。隨着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隨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地減少,貨輪漸漸平穩了。

船長望着鬆了一口氣的水手們說:「上萬噸的巨輪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輕的小船。船在負重的時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時,則是最危險的。」

壓力是一種效應,那些得過且過,生活和工作中沒有一點壓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像風暴中沒有載貨的船,往往一場人生的狂風巨浪便會把他們打翻。一個輸不起的人,往往就是一個贏不了的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快節奏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共生。一個人要想做出一番事業,必須面臨競爭壓力的考驗,把壓力當成推進人生的動力。許多事情在順利的情況下可能也會出現偏差,而在歷經受挫折後,在經受悲痛的「浸染」後,卻能做得更完美、更理想。壓力能使人產生奇異的力量,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完成的。

每個人都有具有內在的潛力,這種潛力就是我們抵禦壓力外在能量的源泉。高爾基說得好:「人類的生活就是創造,就是努力去戰勝僵死的物質的抵抗力,希望能掌握物質的一切秘密,並且迫使它的力量服從人的意志,為人的幸福服務。」[1]

作者簡介

朱先貴,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