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生之旅皆風景(子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生之旅皆風景》中國當代作家子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人生之旅皆風景

快樂總是短暫的,唯有苦難才謂漫長。當下,人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地活着,仿佛縮短了時光的長度。快樂之旅的人們,在歲月的長河裡,飽享着沿途皆美的景致。

我總是三步並作兩步走,去追趕某一段時光,上帝卻說,你惜時如金的情懷,固然值得褒獎,但也有些天真,因為,歲月總是行色匆匆,與生俱來的不停頓,不回首。那也好,我們無法挽留歲月,就讓有限的人生多些詩情,多些畫意。

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我們一邊哼着年少的歌謠,一邊憧憬着未來的風景。當抵達某一個人生的節點,稍稍駐足擦了一把汗,一回首,那些曾 讓人艷羨的韶華,那些五彩繽紛的景致,已都被歲月風乾在來時的路上。很多事,很多人,都已散落在經年的邊緣,甚至了無蹤跡。

當我們只專注前行時,而不曾經意人生已至深處,那些歡顏,那些心動,那些悲喜,都已成為旅途的印痕,如煙如夢。一同前行的我們已兩鬢 染霜,皺了容顏。絲絲縷縷的悵然,也悄無聲息地攀爬在不夠寬闊的心田。

旅途,除了有人陪伴的歡喜,也有難以言表的寂寞。有人說,寂寞是一種成熟的土壤,一種成長的標籤,為此,我們誰都不可拒絕,要感知, 要接納。最好在那一段段寂寞的日子裡,淡看深厚的流年,在瑣碎的日子裡,讓自己從繁雜中抽離,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人生的深邃,為前行 整裝。

剛踏上人生之旅的人,總是那樣喜歡喧囂,喜歡聲情並茂,不喜歡歲月的沉寂。當步入人生的深處,便喜歡靜好的日子多些,再多些,讓安靜 總能成為一種生活的模樣。無論冬季的長夜,還是夏季的黎明,仰仗着片刻難得的寧靜,讓你重新認識自己,讓你靜心感受生命的波瀾壯闊, 或者平淡無奇。讓你認清哪些人在你的生命里,不可遠離,哪些人值得依靠信賴,讓你腳踏實地,哪些人只是相伴一程的路人…..

想必,人生像極了一幅畫卷,有的栩栩如生,繽紛有加。有的疏於筆墨,荒蕪不堪。我們在平凡的世界,平凡地活着,耕耘歲月,潤澤心性。 山一程水一程地跋涉,渴望命運的波瀾壯闊,並非為了鮮花,也非為了掌聲,都是一種心靈的抵達,與後來的自己有一個無悔的交代而已。

如歌的旅程,有的綿長,有的短暫,我們都期待有一顆歡喜心,且行且歌。豐衣足食固然是一種歡喜,然而,日子的安暖,精神的充盈才是更 大的歡喜。比如,書香潤人,花開四季,金榜題名,天倫之樂,歲月無恙等都是生長歡喜心最好的土壤。

捨生忘死,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風骨,努力以短暫的人生,去造福更多的人。從不因懼怕死亡而褻瀆寶貴的時光,以及短暫的生命。生命不 息,耕耘不止,當抵達人生的終點,讓四周都充盈着風光與富足的模樣。

死亡,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能直面死亡的人,總把死亡作為一種人生之旅的能量而非不幸,彰顯着人生的智慧與大氣。很喜歡法國作家蒙 田一段話:死亡是一束光,能照亮生存中的暗道。當你不再以各種理由粉飾死亡,直面人生時,你就會不顧一切的去追求夢想,愛情和自由。 去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任何繩套都不能羈絆你,任何誘餌都不足以讓你拐彎…..

人,總是「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何處去,生非甘心,死非情願,所謂的生死之間只是短短的一瞬」。置身於茫茫塵世,個體的我們是那樣的 卑微與渺小,人生雖然只是短暫的停留,卻常常淹沒在「永生」的海洋里,心裡裝着千千結,理不清,放不下,想不通,一副儼然自己可以與 天地共存的模樣。

塵世,熙熙攘攘,你來我往,生命的代謝,成就了世界的鮮活。當我們從嗷嗷待哺行至耄耋之年,確實不易。步入歲月的深處,當人生真正清寧下來時,再回望那些往事,竟然那麼幼稚,甚至笑趣橫生。當下,也許又是一個人生的節點,不妨輕歌慢吟,漫步於人生至美的田園,把旅途如歌的歡喜慢慢晾曬,如數窖藏。[1]

作者簡介

子雋,男,1970年出生,河北邢台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