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心的本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人心一直被認為是複雜而難測的,心理學家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試圖去找到人類思考、行事、決策的規律。在《人心的本質》中,社會心理學泰斗丹尼爾·韋格納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他融合社會心理學、道德心理學的前沿研究,提出了一個適用於解釋複雜人類人性和行為的極簡思維工具——心智知覺地圖。每一個讀懂這個工具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絕妙之處,它能夠幫助我們回答有關人類的諸多問題。比如人類感知世界和評判世界的方式是什麼?態度為什麼是多變的?愛與恨產生的根源是什麼?什麼是心智?誰擁有心智?

心智知覺地圖就像一個萬能的透視鏡,擁有了這個思考框架,我們幾乎能夠洞悉所有人類社會與行為背後的原因。如果把人類比作機器,那麼這就像是我們終於打開了機器人的身體,看清楚了內部的線路排布。《人心的本質》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和理性,如果這本書沒有改變你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那麼任何書都改變不了。

●「谷歌效應」「白熊實驗」提出者社會心理學泰斗韋格納對人類zui後的致敬

「大多數研究者只是在解決心理學領域那些重要的問題,丹尼爾·韋格納卻總是去做這些問題的發明者。」這是哈佛大學幸福課教授吉爾伯特對已故的社會心理學領域傳奇人物丹尼爾·韋格納給予的評價。韋格納開創的「谷歌效應」「白熊實驗」「交互記憶」等研究改變了許多人的學習和工作方式。《人心的本質》是他在被診斷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之前構想出來,這種退行性疾病慢慢破壞了他的行動能力。韋格納邀請他的弟子庫爾特·格雷幫他把想法轉化成文字,這本書也成了他的最後一部著作。

●一個思維工具,九大情境,全面透視人類社會與行為

本書討論了在人機關係、敵對關係、組織等日常情境和事件下,如何利用心智知覺來理解和預測人類心理和行為,同時也解釋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匪夷所思的、有趣的、可怕的、滑稽的日常現象。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喻豐作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 · 平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喬納 · 伯傑誠意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作者簡介

丹尼爾 · 韋格納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社會心理學泰斗。他開創的「谷歌效應」「白熊實驗」「交互記憶」 等研究改變了許多人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獲得過多項心理學界至高獎項,包括美國心理協會傑出科學貢獻獎、心理科學協會威廉 · 詹姆斯獎、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傑出科學 家獎等。人們還用其姓名命名了一個重要獎項——丹尼爾 · 韋格納理論創新獎,用以獎勵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領域的傑出研究者。

庫爾特 · 格雷

●北卡羅來納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道德理解科學中心創始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領域傑出青年學者,師從韋格納教授。

原文摘錄

要想擁有道德權利,你就需要有感受性,也就是充滿情感和各種潛在痛苦的內心生活。相反,如果想承擔道德上的責任,你就需要有能動性,能夠做計劃,採取行動,並且能夠對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取得的成果進行評估。 很多動物顯然在意友善和公正,但因為其能動性有限,所以不能始終採取友善、公正的行為。非人類的動物雖然具有一些複雜的推理能力,但它們的前額葉皮質很小,就像青少年一樣,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衝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給他人造成的影響。 哲學家傑里米·邊沁非常生動地闡述了感受性的重要性:「(動物權利的)問題無關乎它們是否能推理或是否能交談,而關乎它們能否忍受痛苦。」 一項簡單的後續研究顯示,僅僅是給動物貼上「食物」的標籤,就能大幅降低我們所認為的動物感知痛苦的能力。 人在感知到不道德行為時,會自動補全因果,找到應該承擔責任的人或物。 人們認為可愛比聰明更重要,而且人性比解決問題的敏銳性重要,這說明心智知覺更多的是一種感覺,而不是推理。我們可以用眼睛去看,但在審視動物的心智時,我們似乎用的是心。

書評

為什麼納粹會屠殺600萬猶太人,為什麼有時人們會以折磨動物為樂,為什麼人們會激烈地爭論上帝是否存在。你可能每天都會琢磨老闆在想什麼,另一半是否快樂,那些年輕人想幹什麼。其他人的思想是如此真實,你可能從來不會懷疑這些想法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你認識的人很有可能都是沒思想的「殭屍」——缺少意識體驗。


通常,我們很想了解一個人,但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直接體驗他人的內心,這源自哲學上的「他心問題」,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如果你是男性,你就永遠無法體驗女性分娩的痛苦,如果你是女性,你就永遠不知道男性的睾丸被踢有多麼痛苦。


在《人心的本質》這本書中,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通過大量的數據闡述了人心的本質即心智,心智能力分為:感受性和能動性。


感受性體現的是存在體具有內心生活、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它包括感到飢餓、恐懼、痛苦、快樂、憤怒和渴望的能力,還包括人格、意識、驕傲、尷尬和喜悅等心理表現。


能動性由一組不同的心智能力構成:自控、道德、記憶、情緒識別、計劃、溝通和思考。這些能力的主題不是感覺和情感,而是思考和行動。構成能動性因素的心智能力是我們的能力、智力和行動的基礎。


感受性是從內部看心智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做一個人,一隻貓或一隻狗是什麼感覺。由於感受性涉及心智內部,因此對其他人來說,它非常難以琢磨。


相比較而言,能動性更透明,因為它是從外部看到心智的樣子,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存在體的行為和反應來判斷其計劃和思考能力。


換種說法就是,感受性與輸入有關,因為感覺和情感是由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傳遞到心智的,相反能動性與輸出有關,關係到心智所產生的動作和行為。


我們說一個人要有健全的心智,就是說要有很強的感受性和能動性,內能感受悲歡離合,外能獨立自主。如果一個人感受性很強,能動性很弱,那就是個巨嬰或者媽寶;如果一個人感受性弱,能動性強,那可能是個沒有感情的怪物或殺手。


心智為什麼重要?


心智構成了生與死的問題基礎,有心智的存在體需要得到道德關懷,沒有心智的存在體則不需要。嬰兒和機器人同時跌下懸崖,你會先救哪一個?嬰兒和機器人在玩槍,突然槍走火傷了人,你認為誰應該對此負責?


和多數人一樣,我們會原諒嬰兒,認為機器人該報廢。嬰兒的感受性比機器人強,因此擁有更多的道德權利,機器人的能動性比嬰兒強,因此需要承擔更多的道德責任。


亞里士多德把道德世界,分為得到受體和道德主體。道德主體是做出道德或不道德行為的存在體,比如英雄與惡棍,甘地與希特勒、警察與流氓;道德受體是善行或惡性的接受者,如被拯救被傷害,被遺棄被收養。因此道德主體是有思想的行動者,具有能動性,道德受體是易受傷害的感受者,享有道德權利。


從心智的角度,善惡不是獨立於人性而存在的神秘力量,而是通過主體和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可以用一個公式來定義道德或不道德行為:


道德程度的高低=主體的能動性+受體的感受性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最大的惡就是一個強大的能動性主體和一個易受傷害的受體結合,比如成年人打嬰兒,這是要受到巨大譴責;最大的善意,就是弱小的主體和強大的受體結合,比如一個小女孩拯救了一個落水的成年人,相反則會認為成年人應該做。


這可以解釋很多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愛動物的群體,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網絡上賣慘和撕逼行為,自己犯了錯,但是會打造自己弱小易受傷害的人設,那她就會享受道德權利,誰弱誰得寵。


再比如救助災區,面對同樣弱小的災民,一個普通人捐1塊就是善意了,一個有錢人捐10萬,就會被指責,事實就是如此。


這意味着,會造成偏見或不公,一個能動性強的人的感受性就會被忽略,他的所作所為就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或者被認為做得還不夠,在任何社會關係中,都是件很可怕的事。


我們說,這是道德定型。英雄和惡棍似乎對痛苦不敏感,所以我們好像不必在意對待他們的方式,我們常常要求邪惡的罪犯受到嚴厲懲罰,這並不奇怪。但有時我們似乎也沒有善待我們所敬仰的人,很容易忘記英雄作出的犧牲,忽視父母的情感,愛人的付出,領導者的痛苦。


這是我們心智上的缺陷,儘管克服人心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我們至少先了解到這是我們的缺陷,我們認為的理所當然是弱者思維,我們不應該忽視那些那我們所「敬仰」的人。


如何剝奪心智?


當我們不喜歡某人,害怕某人或與之競爭,甚至貪戀某人時,都有可能對他們去人性化,剝奪他們的心智。作者提到了三種方式:動物化、機械化、物化。


動物化就是,剝奪人的能動性,使其聽話馴從,就像寵物一樣。美國人曾對待非洲就是如此,他們認為:非洲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自由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會讓他們做出蠢事,給予他們守護和保護,以免他們心智死亡,是對他們的仁慈。


其實這就是奴役,很無恥。動物化會使感知者走向家長式的統治和自為高人一等。


機械化就是,剝奪人的感受性,強大,沒有同情心,沒有人情味,冷酷無情。描繪一個年輕人被培養成納粹,他的身體裡沒有歡笑、希望、寬容和仁慈的種子,只有敬禮、前進、前進、敬禮。


機械化經常被用在育兒上,給我們的印象,他們只會是做作業的機械,而忽視了他們情感的關注。無論是動物化還是機械化都是局部去人性化,最極端的就是物化,完全剝奪人的心智。


你有孤獨症嗎?


孤獨症不是一種病,孤獨症的定義是在社交互動、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及重複行為上存在障礙,因為他們無法對他人的想法進行模擬和推理,很難理解其他人的心理狀態。


孤獨症就是心智受損。心智受損的人,會在社會活動中,遺漏一些微妙的社交線索和對話線索。如果一個人不是故意不回復,很可能就是心智受損,要理解他們。


孤獨的近親就是精神變態,精神變態經常能判斷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哪怕只是為了操作他們,但他們的確很難理解他人的痛苦。


你以為的你就是真的你嗎?


心理學的一部分啟發是,認識到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可能存在偏差,當涉及自我時,這種認識的扭曲程度最大。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裡,古希臘人刻下了座右銘「了解你自己」。當觀察世界時,你是頭腦清晰、高瞻遠矚,還是透過自我欺騙的厚厚鏡片看到扭曲的世界或自己?


我們有意識的自我只是一位「解釋者」,為我們的行為編造出事後的解釋。有時候,為讓自己不顯得那麼膚淺,我們會編造一些其他的原因。


這似乎我們不是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或選擇,而是在提供地提供事後的理由。


比如我們點了巧克力蛋糕,而不是水果餡餅,是因為我們喜歡巧克力。但那不是只有你知道的特殊原因,其他人通過觀察我們的行為,也能推斷出相同的原因。這說明我們並不比外人了解自己多。


解釋行為和選擇,比解釋結果要重要得多的。


一個缺乏自我了解的人,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我們對結果/觀念編造的理由和證據,而是我們對這些解釋的正確性深信不疑,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是不是錯誤的。相反,我們一直試着證實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的事情,這種傾向被稱為證實性偏差。


證實性偏差,是指為了支持預先存在的理論,在搜索、解釋回憶信息上存在系統性的扭曲。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