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心向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心向善
圖片來自六圖網

人心向善,法師的僧衣補了224個補丁,他常穿的一雙黃鞋還是一個出家人送給他的,他的被子也是出家前用的,一把洋傘也是用壞了,修了又修,補了又補。

原文

傳統文化對「善」非常推崇,「從善如流」「上善若水」等等。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又云:「心向善,福未至,禍已遠;心向惡,禍未到,福已去。」

人心向善,「向」這個字是關鍵,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選擇。

選擇一種向善的生活,隨時把善意傳達給別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別人也會把更多的善意回應給我們,久而久之,我們就積攢下了福分,自己的快樂有人分享,也能夠分享到他人的快樂。

雖然有些時候,我們的善意並不能得到善意的回應,但這並不是棄善揚惡、以牙還牙的理由。老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可以作為退一步的選擇。

古訓云:「虛心能納福,和氣自生春。」

一個不可一世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往往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坎坷一生。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他的幾個弟弟「最要虛心」,指出恃才傲物的人往往「潦倒一生」,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動謂人不如己」,總是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目中無人;一個是「不肯反求諸己」,也就是不懂得反省,凡事喜歡在別人身上找毛病。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切莫將張狂作傲骨,應學麥穗能低頭,翠竹到凌雲處仍虛心。虛心待人,腳踏實地,自然福緣多多。

《菜根譚》:「守正安分,遠禍之道。趨炎附勢之禍,甚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長。」

趨炎附勢者,能得到一時的好處,同時也會有不測之禍。歷史上那些奸臣、寵臣、佞臣趨炎附勢,一時榮華富貴,作威作福,然而失勢之後,轉眼之間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滅全族,其禍真是又慘又速。

守正安分者,保持獨立人格,固然清貧寂寞,卻可以得到持久的平安、平淡之福。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人最難得是問心無愧,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古人云:「躁急無成,平和得福。」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什麼都不容易成功,以至一事無成;性情溫和、心緒平靜的人,往往各種福分會自然到來。

一個盛滿水的容器,如果放得不平,傾倒了,裡面的水就會流出來,同樣,人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儲蓄福報。

平和的心態使我們心中滿是優美的風景,給我們一種超然的境界:春風得意時,不會欣喜若狂;命途多舛時,不會自暴自棄;高朋滿座時,不會昏眩失態;曲終人散時,不會寂寞孤獨……

古人云:「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

事物到了極致就會走向反面,禍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得意到了極點,往往就是失意的開始;最輝煌的時刻,就意味着將要開始走下坡路。

所以古人「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就是要惜福。

弘一法師是一個能自律、惜福的典範,他說:「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

法師的僧衣補了224個補丁,他常穿的一雙黃鞋還是一個出家人送給他的,他的被子也是出家前用的,一把洋傘也是用壞了,修了又修,補了又補。

就連他所穿的小衫褲,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也是五六年換一次。法師說這是要惜福。[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