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不可貌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不可貌相 (成語釋義)人不可貌相,漢語成語,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判斷一個人。

成語來源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學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與相德。《純陽相法》曰:「任是不揚(貌丑)難錄取。」其註:「胡僧云:休嫌貌不揚,白璧璞中藏。誠能知美中有惡,惡中有美,相術不減姑布子卿矣。」即是說高明的相士並不以貌取人,而是善於發現璞中之璧。《鬼谷子相辨微芒》亦曰:「執形而論相,管中窺豹也。不離形,不拘法,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其相之善者也。」《韓非子·顯學》曰:「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所言孔子以貌人自嗟失誤之事,後世相學家常引為相形必須同時相德的例證。[1]

我愛歷史網

基本資料

【成語】人不可貌相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愛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賊也?」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不能以貌取人

【相近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反義詞】以貌取人

【押韻詞】神色張皇、安堵如常、勝負兵家之常、搜索枯腸、飯坑酒囊、坐不窺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索盡枯腸、好事多妨、較短量長

【英語】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成語舉例】說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13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