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享受小暑(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享受小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享受小暑》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享受小暑

間有句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到了,意味着一年中最熱的天來到了。

「春來踏青賞花,入夏柳下納涼,秋日讀書聽雨,冬可圍爐煮茶。」古時,人們一到小暑節氣,便或聚於樹下,或匯於竹林,或飲於亭軒;有詩酒伴,有荷風吟,有瓜果香。

今我有庭院一所,傍小河,河邊栽一行垂柳,只幾年,垂柳已拖一樹長長的柳絲,一有風動,便翩翩起舞,果然是千姿百態。按古人的意思,柳下是最好的消暑場所,而我無需尋覓,得天獨厚,因時常閒坐門前。眼中有河邊柳絲,有庭中石榴,看柳絲搖擺生風,觀石榴花紅欲燃;耳中有蛙鼓聲,或高或低,此起彼伏,樂此不疲。

小暑節氣里,處這樣的生活環境,是令古人羨慕的。

小暑的日子,我庭院裡靜坐,手邊是幾本書,半壺茶。有一本寫盛夏的詩集,裡面有唐白居易的《消暑》,有南宋陸游的《苦熱》,楊萬里的《夏夜追涼》,還有北宋秦觀的《納涼》等等。白居易的《消暑》詩云:「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空無長物,如此簡單,白老夫子卻十分的知足。陸游在《苦熱》詩中寫道:「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陸游的暑天,生活環境惡劣而又無奈。秦觀《納涼》詩云:「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在暑天裡,秦觀是追着風,尋找涼爽地方的。我這裡,有風,有景,豈不是得天獨厚!

還有一本當代作家《汪曾祺散文》,他在《夏天》里有這樣一段描寫:「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掛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搬一張大竹床放在天井裡,橫七豎八一躺,渾身爽利,暑氣全消。」這就是汪曾祺很滿意的夏天的早晚生活,現在,即使是平常百姓家,也具備這樣的生活條件。

我隨意翻,隨意看,看幾行字,喝一口茶,朝河邊望一眼,順便看一看藍的天空,綠的草坪,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這在古人的眼裡又是何等的奢侈!

忽然,院牆外有人探過頭來,原來是鄰家嬸子。嬸子是我入住新小區後的鄰居,只比我大了三五歲光景,鄰里們都叫她嬸子,我也跟着叫。嬸子手上挎一個小竹籃,我看到籃子裡是兩根黃瓜,四顆番茄,五六角大椒,黃瓜並不真黃,而是青色,番茄還沒有紅透,青里透紅,大椒碧青發光……一看就知道都是剛從藤或棵子上摘下來的鮮亮。嬸子說是送給我的。

我說我家有呢。

老嬸子一邊往外拿一邊說,你家有是你家的,可能是買的吧,我這個是我自家種的,新鮮,不用買。

古代文人雅士,夏日常以靜消暑,或邀友人一起雅集品茶,吟詩論道,焚香清談,談禪談花談月。而我,擁幾本書,守半壺茶,迎村間老嫗,收半籃瓜果蔬菜,晚上的菜蔬已有。如此鄉下寧靜光陰,全無暑意,有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的雅興。

想想,古人是羨慕我的,城裡人是羨慕我的,將來的我肯定也會懷念今天的這段美好時光!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