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畝坪鎮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下轄鎮,位於建始縣東部與巴東縣隔河相望,西接茅田、三里、紅岩,南鄰花坪,東北與龍坪毗連,行政中心距縣城54公里,距州政府恩施市區104公里,距省會武漢540公里。
畝坪鎮下轄7個辦事處,42個村,345個村民小組,43267人(2017年)。[1]
建制沿革
1949年11月,建始縣人民政府成立,高坪增設為區,原保改為行政村。
1952年4月紅岩和高坪的石埡劃為一區,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設立高龍人民公社,是全縣8個大公社之一,1961年5月恢復區,原高坪的申酉劃為龍坪區管轄,區下設人民公社。
1968年1月,設"革命委員會",代替公社工作,1975年3月撤區並社,設立大公社,分設高坪和青花2個區級公社。
1984年8月撤社並區,區公所下轄土嶺、河落子、小水田、石埡、向午、花園、桑園、乾溝、青花、望坪、東樁、高店子12個鄉(鎮)人民政府,共計42個村。
1997年1月撤區建鄉,設立鄉人民政府。1997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鄉建鎮,行政區域不變,以原高坪鄉的行政區域為高坪鎮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全鎮共有7個辦事處,下轄42個村,345個村民小組。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具有行政代碼的社區和村:高店子社區、桑園社區、八角社區、石埡社區、望坪社區、十字路社區、白果樹村、大店子村、閔仕壩村、柏楊坪村、向午村、木耳山村、汪家槽村、小水田村、黃口壩村、土地嶺村、陶家埡村、蘇坪村、河落子村、麻扎村、大堰塘村、花石板村、石門村、花園村、乾溝村、赤沙地村、麻布溪村、東樁村、小窩坑村、姊妹山村、陳家灣村、塘壩子村、西面坡村、響水寨村、官店坡村、青里壩村、花鹿台村、九龍潭村、大橫坡村、綠化村、趕場壩村、把住荒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高坪鎮位於建始縣東部與巴東縣隔河相望,西接茅田、三里、紅岩,南鄰花坪,東北與龍坪毗連,距縣城54公里,距州政府恩施市區104公里,距省會武漢540公里。
地形地貌
高坪鎮是一個二高山與低山兼併的地方,平均海拔800公尺,境內山巒起伏,水旱農田散布其間,低山和二高山多平壩、水田、高山多槽、坦、坡地,河谷盆地星羅棋布。年降雨量1400-2300毫米。年平均氣溫14.9℃,氣候溫潤,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高坪鎮總耕地面積61696畝(其中水田6021畝),山林面積38萬畝,共259.72平方千米(2017年)。
水資源
高坪鎮內地表水資源豐富,主要有野三河、石門河、陰坡河、擦耳河、黃家灣塘堰、青林溝水庫、紅珠河水庫。
生物資源
高坪鎮有白肋煙、魔芋、柿子、富硒茶葉,已基本形成規模的有白肋煙、茶葉。白肋煙種植在全鎮已有30多年歷史,常年種植面積均在1.5萬畝左右,曾是美國菲莫煙草公司的示範基地,煙葉早已進入國際市場,多次被省、州政府授予"全州白肋煙生產第一鄉(鎮)"的稱號。
礦產資源
紫色砂岩,屬三迭系巴東組沙泥岩,風化後稱紫陶土,儲量極大,遍及全鎮的小水田、桑園、石埡、向午村一帶,是紫陶製品的原料,硫鐵礦經普查,含硫率24.7%。主要分布在土嶺的蘇坪村。大理石礦床紅筋紅石,產於石埡金銀山一帶,被318國道切成南北兩部分,路北礦石儲量為20萬立方米,路面礦石儲量為4.8萬立方米。(數據截至2011年)
人口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高坪鎮有13908戶,53357人,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共有6個民族,土家族占總人口的10.3%。苗、回等民族占總人口的22.3%,67.4%的漢族主要居住在低山村。(數據截至2011年)
截至2017年,該鎮(鄉)常住人口43267人。
經濟概況
2008年末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0元。
高坪鎮主要工業門類有食品製造加工業、煤炭開採業、土沙石開採業、水泥製造業。
歷史文化
高坪民風淳厚,善良好客,尊長愛幼,特別是迎賓、送客、歲時交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習俗,喜食酸辣,善飲包穀酒,有親友往來,必以酒待客。高坪人喜愛吃合渣,幾乎家家都有小石磨(現有的已用鋼磨代替),也幾乎家家都有醃菜罈子。這裡的土嶺、蘇坪一帶善用陶瓷罐罐泡茶,將茶葉放入罐內,用文火焙烤,再注入開水,用杯沖三次,稱之"茶沖三道香"。每年的十、冬、臘月是農民宰殺年豬的季節,有的要親友一起吃年豬飯。年豬殺了以後,用食鹽醃浸幾天以後,再取出用煙火慢慢熏烤成黃色,俗稱"臘肉",可長期儲存到次年,有親朋來時用豬蹄待客。在高坪男婚女嫁、造居、生兒育女、兒女考上大學,壽誕壽禮,皆辦酒席宴請賓客。一般農家婚事要經過媒人"討口氣"後,男女合八字,訂婚、過門、過禮、拜堂、回門等禮節,現大多自由戀愛喜事新辦,禮俗減省不少。生兒育女整酒招待親友。孩子出生後要給外婆報喜,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給孩子"洗三"。在孩子滿月前整酒,俗稱"打喜"或"送祝米",周歲抓周整酒。年滿六十歲的老人做六十大壽,俗稱"整壽酒"或"做生",親友提着禮物鳴放鞭炮祝賀。在高坪有水田的地方,少數村民在每年的水稻移栽到大田的日子要整"栽秧酒"。
老人死後,俗稱"告終",兒孫燒"落氣紙",親友近鄰聞訊後前來,請人為死者穿長布衫,件數一般為單數,布料一般為青色、白色,將死者穿戴好後"上榻"(即為兩條木板凳架一塊木板),然後入棺材,入殮時,還要將一布袋紙灰一併放入死者手邊,還要給死者系上腰線,多少歲多少根,稱"歲線",入棺之後,請道士看日子。送死者入墓的頭天晚上稱"大夜",親友知道後前去送葬,重親還要約上一班打匠(即打鑼鼓)熱熱鬧鬧去送葬,這天晚上有的要請"道士"先生為死者"開路",孝子手持"嚎喪棒"守靈。死者入墓前,還要請"風水先生"看地擇吉日出柩,在送死者入墓前天明時,還要舉行"封棺"儀式,即棺木揭開,讓死者的親友與死者泣別。然後用生漆、桐油、石灰調合後封上棺木蓋再出喪,晚輩及眾親友擁棺至墓地,一路鑼鼓、鞭炮聲不絕。每年的古歷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天要任選一天過端午。每年的古歷七月初十左右要過"月半",岳父、岳母接姑娘、女婿、孫子回娘家吃一頓飯。
名勝古蹟
石門河
石門河位於建始高坪,北通豫陝,西襟巴蜀,東臨江漢,南極瀟湘,肩擔重慶、武漢,比鄰長江三峽,是"兩大火爐"之間的避暑山莊。如果你乘車來石門河,滬蓉西高速公路是必經之道,汽車穿行于山環水繞的群山之間,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快感。你會覺得此時地位更高、心境更廣、眼界更寬!再沒有平日大都市裡水泥叢林的擠壓、交通擁堵的厭倦、霧霾廢氣的憋悶、日常瑣事的煩惱。在這裡,迎接你的是漫山遍野的香花、悅耳動聽的流泉,自由飄灑的雲霧,沁人心脾的空氣,樸素耿直的鄉民。這時才領悟到真正的人生,真正的富有,真正的高貴。
建始石門風景區享有"世界第一古人,中國第一古河,巴楚第一古道,施南第一佳要"的美譽。有"直立人起源,石門河藏寶,石佛寺發光,紫薇王顯靈"四大千古之謎。有"石臼,石門,石眼、石書"四大地質傳奇。即將開放的石門河景區分為:一個中心(高店子旅遊接待中心);兩大景區(直立人謎窟景區,石門天塹景區);三段峽谷(問心谷、洗心谷、舒心谷),四個驛站(直立人驛站,石門河大橋驛站,巴岩洞驛站,擦耳河驛站);五個景觀密集區(石佛寺景觀密集區,石蔓橋景觀密集區,洗心潭景觀密集區,喊歌台景觀密集區,佳音亭景觀密集區);六大文化特徵(人類文明進程文化,古道官商兵驛文化,地質科考文化,氣候生態文化,佛寺宗教文化,民間傳奇文化)。
石柱觀
石柱觀,離高坪集鎮21公里,古稱蟠龍山朝真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位於高坪鎮望坪中壩,高山環繞下一塊方圓5000多畝的平壩中。石柱高50多米,方圓有230米,石柱三腳鼎立,從柱腳下至頂鋪有238步蜿蜒石階,供遊人和朝覲者上下。崖頂有亭樓一座,主要由大殿、中廳組成,分別為六棱形四層亭閣和單脊歇山式廳房,均為土木結構。蹬道兩側古樹郁茂,景色奇秀,有石碑12塊,分別記載着明、清以來石柱觀的興廢史,其中最大的一塊石碑高1.7米,在山腳下不遠處有方圓3畝的池潭,沒有水源,卻四季有綠茵茵的水象塊碧玉,倒映着石柱,曾有"上有石柱沖天,下有金盆偃月"之說,1992年12月石柱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柱觀風景區含石門河、紅珠河、野三河峽谷、馬腳跡、一、二級電站建築群,桑園壩等景點。
野三河
野三河全長28公里,蜿蜒在建始與巴東相交的峽谷間,是湖北省乃至全國罕見的一條具有原生態環境的河流。由下而上依次分為野人峽、野水峽、野山峽。野人峽的上游12公里處有著名的"建始人"遺址,遠古時期是人類始祖"野人"出沒之地;野水峽源於兩岸眾多的瀑布和澄碧的一河野水;野山峽源於兩岸眾多的奇峰怪石。野三河的"三"字包括"野人、野水、野山"三個"野"的含義。
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原名巨猿洞,位於湖北省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七組與金塘村交界的山坡上,小地名窯場灣。1970年至200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了九次調查與發掘。發現早期直立人牙化石5枚及石器、骨器,同時發現包括步氏巨猿在內的哺乳動物化石9目、37科、68屬、87種,距今195-215萬年,是首次發現的直立人與巨猿共生的化石地點,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
所獲榮譽
2020年8月,被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評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