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亨利縣 (伊利諾伊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Illinois

中文名 : 伊利諾伊州

伊利諾伊州(Illinois)位於美國中西部,北接威斯康星州,東北瀕密歇根湖,東界印第安納州,東南鄰肯塔基州,西隔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州和艾奧瓦州相望。面積14.6萬平方公里,首府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

該州別名"內陸帝國" (The Inland Empire)或"草原之州" (The Prairie State)。州花是紫羅蘭(Native Violet)。州鳥是北美紅雀(Cardinal)。州樹是白橡(White Oak)。[1]

歷史沿革

以印第安人伊利諾伊部落之名命名。1673年,法國探險家路易·若利埃和雅克·馬凱特首先探測了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諾伊河。1763年,英國取得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的統治權。1784年劃歸美國。1809年2月3日,伊利諾伊領地成立。1818年,伊利諾成為美國第21州。因1834年林肯當選為州議員開始其政治生涯,該州也被稱為"林肯之地"。

伊利諾伊州(Illinois, IL)面積15萬平方公里(全美排名第25位),人口1283萬(2010年人口統計數據),在50州內列第5位,其中2/3居住在芝加哥及其周圍地區,白人、黑人和亞太裔分別占總人口的71.5%、14.5%和4.6%,約有華僑華人10餘萬人。

首府春田市(Springfield),位於伊州中部,人口11萬,是伊州的政治中心。芝加哥市(Chicago)是該州最大城市,地處伊州東北角,人口289萬,為美國第三大城市和重要的工業、金融、農產品加工和交通中心。城市高層建築頗具特色,被譽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伊州2011年GDP6723億美元,人均GDP52116美元(全美排名第13位)。2011年對外貿易額1870億美元,占全美外貿總額的5%,其中對華貿易額268.71億美元,出口額38.97億美元,進口額229.74億美元。

伊州是美國傳統製造業中心,主要產品為機械設備、農業機械、移動電話、醫療器械及農產品等。2009年《財富》雜誌評出的美國500家最大公司中有31家的總部設在伊州,在全美各州中位居第4。經濟外向型特徵明顯,1/7就業人口與出口有關。伊州也是農業大州,有農場7.8萬多個,農業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2.7%,產值占州年生產總值的2%。

教育、文化和新聞事業發達。共有報紙700多份,其中日報50份,主要有《芝加哥論壇報》和《芝加哥太陽時報》。有50餘家電視台,近400家電台。大專院校188所,數量居全美第5位,在校生75萬人,其中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綜合排名位列全美前十位左右。

伊州與遼寧省(1982年)和台灣省(1992年)互為友好省州,芝加哥與瀋陽(1985年)和上海(1985年)互為友城。此外,喬利埃特(Joliet)、洛克福特(Rockford)、柏林布魯克(Bolingbrook)、佩里亞(Peoria)、蓋利斯伯格(Galesburg)分別與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常州市、河南省許昌市、遼寧省本溪市和安徽省馬鞍山市互為友城。

地貌

伊利諾伊州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82米,自北向南傾斜。西北部較高,有起伏平緩的丘陵。全境最高點海拔378米,為西北角有查爾斯丘。北部和中部的黑土非常肥沃,為世界上最佳耕地之一。地表有厚層冰川沉積,叫做冰磧層。第四紀內,北美洲北部及中部出現大陸冰川。冰川向南推進時,把全州大部分地面蝕平,好似平鍋的鍋底。冰川融化後消失,把冰內夾帶的泥砂石塊堆積在地面上,成為冰磧物,似一張圓餅攤在鍋底的平面上。冰川避開了州西北角及州境南端兩個丘陵區,這一帶未遭受大陸冰川的破壞。南部馬里恩附近小丘區是大陸冰川南進的限界。南端河岸港開羅以南未受冰川的刨蝕。除上述西北角及南端大丘陵區外,都遭受大陸冰川覆蓋數千年到數萬年之久。

氣候

伊利諾伊州屬溫帶氣候,冬季寒冷多雪,夏炎熱。冬季平均氣溫,北部為-6℃,南部為3℃;夏季平均氣溫分別為21和25℃。年平均降水,北部為800~1200毫米,南部為1200~1600毫米。南部生長期為210天,最北部僅有160天。

自然資源

伊利諾伊州主要礦產有煤、石油、鉛、鋅、石灰石和玻璃砂。煤產量居全國第四位,石油居第八位。煤炭主要分布於州的中部和南部,石油分布於南部。其他礦產資源有鉛、鋅、石灰石和玻璃砂等。

人口民族

伊利諾伊州人口約1291萬,位居全美第5,白人、黑人、拉美裔及亞太裔分別占總人口的71.4%、 14.6%、14.9%和4.3%,約有華僑華人10餘萬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