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風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產後風癱 |
別 稱: 產後風痿,產痿 就診科室 :婦產科,中西醫結合科 常見病因 :先天不足、產後出血過多或產後感受溫毒 或勞病體虛或體內淤血等 軟弱無力,眼瞼下垂 聲音嘶啞、抬頭無力等 |
產後風癱是指婦女產後出現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又名產後風痿,產痿,俗稱產癱。產後風癱屬於痿病的一種。本病證可見於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病、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疾病、周期性癱瘓、重症肌無力、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病。 [1]
病因
產痿的形成原因頗為複雜,可能系先天不足、產後出血過多、或產後感受溫毒,或勞病體虛或體內淤血等因素導致五臟受損,氣血虧耗,精津不足,肌肉筋脈失養,發為產痿。
產痿的病變部位在筋脈肌肉,根本在於五臟虛損,正如《臨床指南醫案·痿》所云:「夫痿證之旨,不外乎肝腎肺胃四經之病」。本病以熱證、虛證為多,亦有虛實夾雜者。 [2]
臨床表現
1.婦女產後,或合併有感冒、腹瀉病史,或有神經毒性藥物接觸史或家族遺傳史;
2.肢體筋脈弛緩不收,上肢或下肢,一側或雙側,軟弱無力,甚至癱瘓,部分患者伴有肌肉萎縮;
3.可伴有眼瞼下垂、視物重疊、聲音嘶啞、抬頭無力等症狀,甚至影響呼吸、吞咽。 [3]
辨證施治
產痿的治療,虛證以扶正補虛為主,脾胃虛弱者,益氣健脾;心脾兩虛者,健脾養心;肝腎虧虛者,滋養肝腎。實證以祛邪和絡為主,肺熱傷津者,清熱潤燥;淤阻脈絡者,活血行淤。具體用藥上要謹遵《內經》治痿的兩個法則:一是「治痿獨取陽明」,重視調理脾胃;二是痿病不可妄用風藥,正如《丹溪心法·痿》云:「痿證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
心脾兩虛證
證候:產後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或肌肉萎縮;心悸、失眠、體倦食少、月經後期或崩漏,舌淡、脈細弱。治則: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主方:歸脾湯合當歸補血湯加減。
脾胃虛弱證
證候:產後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或肌肉萎縮;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皓白、月經量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則:補中益氣,健脾升清。主方:參苓白朮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肝腎虧損證
證候:產後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或肌肉萎縮;腰膝酸軟、或伴有眩暈耳鳴、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主方:虎潛丸加減。
脈絡淤阻證
證候:產後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或肌肉萎縮;手足麻木不仁、肌膚甲錯,月經先後不定,或月經有淤塊,舌暗淡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治則:益氣養營、活血行淤。主方:補陽還五湯合聖愈湯加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