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正亦暖話歷史 ---讀張煒的《歷史的溫度》(張杰)
作品欣賞
亦正亦暖話歷史 ---讀張煒的《歷史的溫度》
又是一年讀書季,樂得盤玩一假期。藉助學校的暑期讀書活動,今年暑期,讀了一本歷史的書,一本自帶溫度的歷史書。
朱光潛先生說,為寫文章而讀書,會讀得更細緻、更深入。坦誠地講,我讀得不細緻,理解得也不深入,那就姑妄言之吧。
先談內容,包括但不局限於歷史,有點文不對題的嫌疑。
滿清末造的夕照,民國變幻的風雲,抗戰的熊熊烽火,總總林林;科技與建築,體育與競爭,大V與總統,林林總總。從名字上看,好像說的是歷史,但又不同於一般的歷史小說。一般的歷史小說,或以人物為主線,比如《雍正王朝》,大氣磅礴氣勢如虹;或以朝代為主線,比如相對嚴肅的《南明史》,驚心動魄令人嗟嘆。而張煒筆下的歷史則是以結構相對零散的。寫人物,比如國外的居里夫人愛迪生愛因斯坦,國內的左宗棠劉翔和戴笠等,角色多重,有正有邪,有古有今。寫逸事,有戰爭與和平,有奧運與競選,還有戰爭的泣血和緬懷。
相較而言,書中分類龐雜,明面的線索並不明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讀感?
首先要明確的是,此書是隨筆,不是一般的歷史小說,所以不能按照歷史書籍來看,這點要注意。讀完書的讀者應該有這樣的體會。
文中的觀點也大都是老生常談,並不算得新鮮,但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你來看看下面的標題,基本上可以作為新媒體寫作的範例:如,寫蔣百里《為什麼他沒打過一場仗,卻是陸軍上將?》,如寫戴笠的《「戴老闆」之死》,寫埃菲爾鐵塔的《需要經歷時間考驗的,除了愛情,可能還有建築》等等。單看題目就不像歷史小說。
再看文筆,簡潔明快,構成了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為什麼會成為暢銷書,文筆自然也是功不可沒的。但隨筆畢竟還是隨筆,很多問題只是一帶而過,走馬觀花式的陳述,給讀者留不下太深的印象。它體現了公眾號寫作的特點,有快餐的感覺。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歷史是冰冷的,與我們常人的生活有不小的距離。歷史書上說,居里夫人是科學家,卻沒人告訴你居里和朗之萬不為人知的關係。教材說,李鴻章簽訂了多少喪權辱國的條約,他是賣國賊,卻不會告訴你李鴻章作為晚清的「裱糊匠」那種「秋風寶劍孤臣淚」的悲涼。而本書告訴你了,這或許是你在內容方面的收穫吧。
歷史是多面鏡。每個人因為個體的因素,看到的也有差別。書中,有殺戮,有殘酷,有陰謀,有心機,也有溫情和救贖。有的人看見了別人,有的人看見了自己。史書上的每一個名字,每一個故事,在作者的筆下呈現出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以及面孔後面的時代滄桑。
有人說,張煒筆下的歷史,亦正亦暖。正,體現在在塑造的歷史人物中敘述歷史故事的過程中,作者都儘量用一種第三方、儘量理性的自覺還原當時的歷史事件。畢竟,歷史上有很多的事件有不同的說法;而人物,也有多元性,大都是圓形人物。所以,我們評介事件和人物,都要儘量理性,這樣才更加公允客觀。
而暖,則是生活化了,無論事件還是人物。無論是哪個歷史事件,背後的主角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風趣的文字讓原本枯燥的歷史變得活色生香。
想起當初讀中學的歷史書,因為多方面的原因,還是比較枯燥的,學習歷史有些被迫的成分,因為考學,要用它去掙分數。書中的正面人物都是高大上的,沒有什麼缺點。書中的反面人物都是矮矬窮的,也沒有什麼優點。人物是偏平的,不豐滿的,也不夠真實。不僅是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是枯燥的、乾巴的,所有的知識最後都要擰成能夠換分的考點,歷史是有標準答案的,學生習慣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死記成就自己分數的知識點,沒有人會在乎蘊藏其中的精神流傳,最後考出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分數,卻沒能形成一個正確的歷史觀。
那怎樣才算是相對正確的歷史觀?
在《張衡的地動儀,到底是否存在?》一章中有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我們應該早已跨過了需要過分誇大一件事或一樣東西來滿足民族自尊心的時代,那樣做,只會映射出自己的自卑。有,我會證明,沒,我會承認。」這才是最大的自信。這也是我們應該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
作者簡介
張杰,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牢記「立德樹人」的理念,自覺把理論學習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多年擔任高中語文學科組長,協調同事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