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亞腰葫蘆

亞腰葫蘆是一個常見的品種,古今種植都非常普遍。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像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它的名字所以叫「亞腰葫蘆」,俗稱「亞葫蘆」。 亞腰葫蘆是人們對腰很細的葫蘆的一種叫法,它是葫蘆大家族中的一員。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亞腰葫蘆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目: 葫蘆目 Cucurbitales
  • 科: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 屬: 葫蘆屬 Lagenaria
  • 種: 葫蘆 L. siceraria

簡介

亞腰葫蘆是一個常見的品種,古今種植都非常普遍。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象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它的名字所以叫「亞腰葫蘆」,就是取其細腰說的。李時珍稱這種葫蘆為「蒲盧」,又叫「藥葫蘆」。因古人常用其裝藥故也。

在繪畫作品中看到道家總是隨身攜帶一個亞腰葫蘆,就是裝丹藥用的。《水滸》中寫林衝風雪山神廟,槍上挑着盛酒的葫蘆,也是這一種。亞腰葫蘆大小差別很大,據說大者有一米來高,十分罕見,應該是用特殊工藝培植出來的;而小者只有豌豆大小。

《明宮史·火集》載:「仍有真正小葫蘆如豌豆大者,名目『草里金』,二枚可植二三十兩不等,皆貴尚焉。」著名詩人艾青就藏有一枚清代「草里金」,可惜被他的朋友不慎掰斷了。

最經常見到的亞腰葫蘆大者高20-25厘米,小者10厘米左右,主要用以觀賞。有人在小葫蘆的表面塗上紅漆或畫上花紋圖案,作為吉祥物掛在小孩的衣服上,象徵長命富貴。

形態特徵

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像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

生長環境

葫蘆為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 。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不耐寒,也忌炎熱,生長最適溫度在30℃左右。適宜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喜土雜肥。根系發達,結果性強,特別是小亞腰葫蘆,一般能結果幾十個,多者百餘個,十分誘人。

主要價值

葫蘆是一種常見植物,在植物學上屬於葫蘆科,它在我國有十分悠久的栽培歷史。在人們的觀念中,葫蘆給人們帶來福祿,葫蘆文化也是佛教的一部分,葫蘆用來做容器,盛水、盛酒、做鼻煙壺、並可食用。葫蘆給制陶業、畫家、詩人、音樂家和雕刻帶來了啟發。葫蘆被用在在傳統的婚禮合婚儀式上表示美滿。葫蘆可以做蟲具、花瓶、家庭擺設和寶物。

葫蘆除食用的外,還有一種亞腰葫蘆,主要用於觀賞,這種葫蘆還有一個閒途,就是盛蛐蛐。入冬後,蛐蛐迷將其裝在身上,往往伴着嗚叫入睡。 [3] 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栽培技術

1、選准品種:瓢葫蘆和大亞腰葫蘆等因長勢強、結果性差、果實大且不易成熟,不適於盆栽。唯有小亞腰葫蘆長勢偏弱,又容易結果,果實成熟期也短,最適合盆栽。

適時播種: 葫蘆播種以穀雨前後為好,但各地氣候不同,可適當提前或錯後。播種前選顆粒飽滿、無霉變的種子放在碟子或碗中,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倒出水,蓋上紗布或浸濕的棉花,放在向陽處,7天即可生芽。與此同時,用口徑20厘米以上的深瓦盆裝上肥土,以沸水澆灌殺死病蟲,沸水一定要澆透。幾天後待種子生芽,即可打孔播種。播種時種芽向下,種頂稍低於盆土面,上再覆一層薄細土,然後透明塑膜蓋嚴,放在向陽處,約7天即可破土。以後逐漸除去遮蓋物,曬苗。

2、精心管理:盆栽葫蘆不論是在陽台還是院內,都要放在陽光充足處。結果前培育壯苗是關鍵。一是要及時追肥。生長期以發酵好的麻醬渣和豆餅為好,可以稀釋後和澆水同時進行。現蕾期要加施磷鉀肥,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實質量。

二是要曬苗。葫蘆的生長最適溫度是30℃左右,喜歡多日照,所以要儘可能多地曬太陽。炎夏的中午,以葉蔫而不焦為好,這樣可以培養壯苗,控制瘋長。待蔓長到1米左右高時,從根部上數第3~4個葉處打頂。因為葫蘆有側枝結果習性,這樣可使底部早生側枝早結果,並降低支架的高度,便於觀賞。側枝芽蔓長出後一般有3~4個葉即能現蕾,雌蕾形似兩個摞起的球。如無蕾,便是滑條。滑條長勢強盛,如不及時掐掉,會奪去整個植株的養分,使其他果枝萎蔫回縮,變成死芽。也可在滑條的3~4個葉處再次打頂,使滑條變為結果枝。

3、葫蘆是異花授粉植物,花期授粉是坐果的關鍵。盆栽葫蘆由於數量少,蜂源少,花期又很難相遇,必須人工授粉才行。葫蘆每天傍晚開花,次日上午10點前時最佳授粉期。授粉時用乾燥的毛巾和小棉團,從雄花中採取花粉,迅即接到雌花蕊里,不可耽擱。如遇雨天,要提前用塑料袋把雄花和雌花套好,不要受雨淋。盆栽小亞腰葫蘆以一盆1株為好,但最好種兩盆,以便授粉。如陽台種植,也可用大盆植2株,於陽台四周立豎杆,上方縛橫杆,構成棚架,將葫蘆牽引至棚架上,可為室內遮蔭降溫,讓人感覺愜意。

防範蟲害

防治病蟲害: 葫蘆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主要害蟲是蚜蟲。梅雨季節是白粉病高發期,盆栽葫蘆如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最易染病。

①儘可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合理施肥,增大磷鉀肥用量,不偏施氮肥,注意清潔衛生,發現病株病葉及時剪除。

②儘量不重複使用盆土。盆土最好用高溫消毒,用具也曬一曬為好。

③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保護,不使病害發生和發展。發病早期可噴50%的多菌靈等抗菌劑。蚜蟲能使葫蘆葉片變形皺縮,並會傳播病毒,其分泌物還能誘發煤污病,因此必須注意防治。蚜蟲繁殖率極高,如不及時防治,很快就會殃及全株及附近大部分植株的嫩葉。

發現少量蚜蟲後可用手擠壓,再用水沖洗乾淨;也可連續數次塗抹肥皂水、麵湯或噴灑1∶50的煙草水,這些都是無毒無污染的,適合家庭採用。[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