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歷山大六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大六世 - 天主教教皇   亞歷山大六世(拉丁語:Alexander VI;1431年1月1日-1503年8月18日),本名羅德里哥·迪波吉亞(加泰羅尼亞語: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羅馬教皇(1492年8月11日-1503年8月18日在位)。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是波吉亞家族的一員,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的外甥。

  他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具爭議的教宗,是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與情人有子嗣的教宗。然而,他的壞名聲多半是由他的敵人謠傳所致。兩位亞歷山大六世之後的教宗西斯都五世與烏爾巴諾八世,都稱讚他為聖伯多祿之後的教宗中最為傑出的教宗之一。亞歷山大六世比較像是一名外交官、政治家而不像是一位教宗,但作為一位教宗,他的成就卻絲毫不亞於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在位期間的1493年,曾為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劃定了殖民擴張分界線,即教皇子午線。

  亞歷山大六世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教廷腐敗墮落的象徵,行為最為放蕩和不擇手段的教宗,他在政治上也擁有超出尋常的野心,並以大肆斂財和為兒子所進行的處心積慮的謀奪而臭名昭著,但他卻並非這些劣跡的首創者,他的前任們諸如西克斯圖斯四世英諾森八世之流為他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

簡介

  亞歷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原名羅德里戈·博爾吉亞(意大利語:Rodrigo Borgia,加泰羅尼亞語:Roderic Llançol de Borja i Borja,1431-1503年),教宗加里斯都三世的侄子,出生於瓦倫西亞王國的Xàtiva。 他被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但他也被批評為生活奢靡,買賣聖職和任人唯親。(西克斯圖斯四世甚至為了兒子在教堂里謀害美第奇家族的洛倫佐和朱利安兄弟,出售聖職聚斂財富也是從他首開先河。)

  亞歷山大六世共有5個為人熟知的私生子女,他們是:路易吉、愷撒、喬瓦尼、盧克雷齊婭和傑弗里。其中有毒藥公爵之稱的愷撒·博爾吉亞(Cesare Borgia,1476?-1507年),更以野心勃勃、極端殘忍冷酷和不擇手段著稱。

惡劣行為

放縱斂財

  羅德里戈·博爾吉亞早就聲明自己具有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偉大教皇的素質。據說他第一次殺人時才12歲,那次他用刀子捅死了一個同齡的男孩。他的叔叔,教皇加里斯都三世在羅德里戈25歲的時候任命他為紅衣主教,並給他謀了個教廷副大法官的職位,讓他在教廷中初步確立了地位。托他叔叔的福,羅德里戈的腰包很快地鼓了起來。

  當時有人寫道:"他非常富有,而且他對各國國王和君主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已經在聖安傑洛橋和菲奧里中心廣場之間的地段蓋起了一座美麗舒適的宮殿。他的巨額收入來自教廷的職位、他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擁有的修道院,以及他的3個教區瓦倫西亞、波圖斯和卡塔赫納……他的碗碟鑲着金飾,他的衣物都由繡花絲綢做成,他的藏書特別符合帝王或教皇的身份。我就不再贅述他那些豪華的床飾、馬具和其他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了,更不必說他擁有的大量金幣了。"

放縱私生活

  羅德里戈·博爾吉亞的財產為他日後購買教皇職位的行動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他把自己當做教廷的統治者,和情婦瓦諾莎·德·卡塔內(Vannozza de Catanei)過起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先前的艷史已經給他留下了不少孩子,而瓦諾莎在此後的20年裡又給他添了4個私生寶貝。其中的愷撒·博爾吉亞(Cesare Borgia)和盧克雷齊婭·博爾吉亞(Lucrezia Borgia)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小黑手黨。

  雖然羅德里戈對瓦諾扎情深意切,但他對一夫一妻制還是退避三舍,一如他對禁欲主義的態度。他的叔叔加里斯都三世對他的醜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在加里斯都三世1458年去世以後,下任教皇庇護二世就覺得看不過去了。雖然庇護二世本人也在床上勤為耕種,並生了兩個孩子,但他仍然為紅衣主教博爾吉亞的行為感到震驚。

  庇護二世在聽說了博爾吉亞某晚的縱慾狂歡之後提筆給他寫了封信:"孩子,我們聞悉4天以前有幾個錫耶納的女人聚集在喬萬尼·迪·比齊斯(Giovanni di Bichis)的花園裡。她們簡直是人間放蕩的極品,而你則忘了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和她們從下午一直廝混到晚上。像你這般年歲的神職人員應該時刻把自己的尊嚴和職責銘記在心。我還聽說那天艷舞不斷,浪語聲聲,而你對這一切則相當駕輕就熟。提到這些事情都讓我覺得羞恥,不但因為這種行為本身性質惡劣,而且它和你的地位極為不相稱。你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慾,把那些女子的丈夫、父親、兄弟和其他親戚攔在了門外……整個錫耶納城都在談論那個荒唐之夜……我的不快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紅衣主教應該是潔白無瑕的。"

  紅衣主教博爾吉亞在頻繁混亂的性交狂歡間歇中,繼續大把撈錢。他收受別人的錢財並免去他們的罪責,有的時候他甚至會放過最兇狠的罪行。他曾經用受賄的方式放過了一個殺死了自己女兒的父親。當別人對此頗有微詞時,他反駁道:"上帝的旨意並不是讓罪人去死,而是讓他們活着並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價!"

  提起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腐化生活,那是羅馬街頭人人皆知的。他們稱該教皇身材魁梧,濃黑的眉毛、鼓鼓的眼睛、肥厚的嘴唇,微微隆起的長鼻子,仿佛用刀切削過的,向里縮了進去的短下巴,使他從側面來看,活像一頭公綿羊。

賄選教皇

  博爾吉亞的財產除了可以為自己搞到教皇的職位之外還綽綽有餘。雖然教皇不再由羅馬的望族或天主教國家的君主們提拔上任了,但選舉教皇的主教們會收取大量賄賂。在1484年西克斯特四世去世以後舉行的教皇選舉會議上,博爾吉亞敗給了著名的巫師殺手英諾森八世。然而,1492年英諾森八世作古以後,博爾吉亞捲土重來,這次他說什麼也不想再和世界上最有權威的皇位擦肩而過了。結果這次參選差點兒讓他破產。

  競爭十分激烈,但博爾吉亞財大氣粗。他曾吹牛說他家的金子能堆滿整個西斯廷教堂。雖然他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外國佬(博爾吉亞和他的叔叔卡利斯圖斯三世都是西班牙人),但是他開出的價格卻讓不少冷酷的羅馬主教們感覺良好。

  可是他也碰上了一個十分頑固的對手。紅衣主教阿斯卡利奧·斯福爾扎(Ascario Sforza)同樣家財萬貫,而且他來自米蘭公國的統治家族(斯福爾扎家族),所以他的靠山更硬。博爾吉亞把斯福爾扎叫到一旁,直白地問他需要多少錢才願意退出。斯福爾扎最後同意在教廷擔任副大法官,並接受一筆巨款。第二天,滿載金條的騾子隊一路向斯福爾扎的豪宅進發。現在博爾吉亞還需要一張選票,不過這一張他也從威尼斯主教手中買到了。雖然威尼斯主教拿的錢和博爾吉亞付給別人的比起來不過是個零頭,但對那個96歲的老主教來說,他這輩子也沒幾天可以享樂了,所以他也挺知足。

  選舉如期進行,羅德里戈·博爾吉亞不出所料地獲得了勝利。新當選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無法抑制內心的喜悅,他在法衣加身的時候激動地喊着:"我是教皇啦!我是教皇啦!喬瓦尼·迪·美第奇(Giovanni di Medici)(後來的教皇利奧十世)曾評論道:"我們被世界上最野蠻的惡狼抓住了,我們或者逃跑,或者被他生吞活剝。"

貪婪與謀殺

  亞歷山大六世舉行過奢華荒淫的加冕儀式之後,便開始在新職位上施展拳腳。他把長期廝守的情婦瓦諾莎換成了更年輕、更水靈的吉烏利婭·法爾內塞(Giulia Farnese)。那姑娘16歲,而教皇已經是奔60的人了。羅馬百姓們立刻給吉烏利婭起了"教皇的婊子"和"基督的新娘"之類的綽號,但是她的地位為她積累了一定的勢力,讓她哥哥謀了個薪水頗豐的主教職位,她的哥哥後來成了教皇保羅三世。

  要想在教廷里任職就得大花血本,亞歷山大六世利用任命新主教的方式攫取錢財。據說一旦對方付了錢,教皇就會使用"博爾吉亞毒藥"把他毒死,好空出位子再讓別人購買(亞歷山大六世的兒子愷撒·博爾吉亞是個例外,他一分沒花就當上了主教)。在1502年4月21日,一位名叫費拉里的紅衣主教突然去世了,這使亞歷山大六世家族得到了50萬杜卡特。次年4月,死神又突然帶走了紅衣主教米基耶基,教皇的人馬衝進了他的庭院搶奪他約15萬杜卡特的財產時,死者的身體還未僵冷呢。謀殺案與教皇及其兒子凱撒有關。

  教皇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其為人還可以從他對女兒的婚姻的態度中看出。他有一個最寵愛的女兒,名盧克雷齊婭。為了侵占某世俗公爵的領地,教皇採用聯姻的辦法,等時機成熟就設法兼併,如遭到反抗就採用謀害手段解決,然後把他的女兒轉嫁另一個獵取的目標。這位女兒為此訂過2次婚,結過3次婚。

博爾吉亞毒藥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出身於西班牙著名的博爾吉亞家族,他的伯父阿方索·德·博爾吉亞(Alfonso Borgia 1378-1458)於1455年當選為教皇加里斯都三世(1455-1458年在位),於是倚仗其伯父的地位,他得到了意大利幾處富庶的封地。1457年,他在羅馬教廷掌管財政,深知教廷中出售一個大主教或紅衣主教職位能獲得巨額款項。這與後來出現的"博爾吉亞毒藥"(Cantarella,譯"坎特雷拉")直接相關。

  "博爾吉亞毒藥"就是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利用設宴之機把毒藥放在客人的酒中,毒死對方。這是該教皇的一種計謀,為了把教廷一些紅衣主教的財產攫為己有,為了出售空出的教職而大發其財,為了把各公爵最富有的教堂和他們的財產依法轉歸己有,所有這一切,目的都在於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和放蕩淫逸的縱慾,以及醉心於教皇國的軍事擴張。

教皇之死

  諷刺的是,亞歷山大六世本人也是被毒死的,那很可能是他想毒殺別人的時候失手了。1503年,73歲的教皇離奇地死去,他的助手約翰·伯查德生動地記下了當時的情景。

  "教皇在床上來回翻騰,吞咽困難,他的臉漲成了桑葚的顏色,周身的皮膚開始脫落,肚子上的脂肪化成了水,腸子涌了出來。亞歷山大六世掙扎了好幾個鐘頭才斷氣,但他需要面對的羞辱才剛開始。就在他烏黑的屍體開始流湯兒的時候,他的舌頭突然腫大起來,並把嘴頂開了。"

  據伯查德回憶,他的嘴就像爐子上的水壺一樣冒着白沫。他的屍體像氣吹的一樣鼓了起來,寬度很快就和長度一樣了。最後,它爆裂了,每一個孔洞都散發出硫磺一般的惡臭。威尼斯大使寫道:"那是人們見過的最醜陋、最怪異、最恐怖的屍體了,怎麼看怎麼不像人。"這番話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亟待改革的羅馬教廷。

死因之謎

  對於他的死因,史家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傳統說法,認為是教皇不慎飲下為客人準備的毒酒,送了性命。這種說法主要是由反對教皇權力的史學家提出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教皇死於暴病,此說以近代德國教皇史學家巴斯托爾為代表。

  巴斯托爾在其《教皇史》第四卷中寫道:1503年8月6日,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偕同他的大兒子凱撒在一位紅衣主教的別墅中設宴,他們與別墅的主人開懷暢飲,這時在羅馬城的居民中正流行着瘟疫。教皇在正午12時突然倒在床上,不省人事,整個下午未甦醒過來,傍晚斷了氣,其屍體迅速腐爛,呈現腫脹,以致使他的家族懷疑他中毒致死。

  巴斯托爾接着寫道:後來羅馬街頭流傳他錯飲了一杯原為這位紅衣主教準備的毒酒,應該說,害死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是一種"毒品",但這種毒品不是別的,是羅馬瘟疫的"毒菌"。這裡,巴斯托爾承認教皇具有中毒的現象:全身浮腫,屍體迅速腐爛。

教皇子午線

  地理大發現時,哥倫布和達·伽馬的地理髮現提出了關於新發現地區的主權歸屬問題。早在1454年,教皇尼古拉五世就頒布一道敕書,把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發現的領土送給葡萄牙人。當哥倫布在第一次探險中發現美洲後回到西班牙時(當時他相信他所到達的地方就是印度),西班牙宮廷害怕葡萄牙和它爭奪這個新發現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承認西班牙對於這塊土地的主權。

  為緩和西班牙和葡萄牙日益尖銳的矛盾,1494年6月7日,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仲裁,兩國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托爾德西里亞斯小鎮簽訂了的一份瓜分新世界的協議,稱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Treaty of Tordesillas)。協議規定兩國將共同壟斷歐洲之外的世界,並特別將位於佛得角群島以西300里格(約合1770公里或1100英里),大約位於西經46°37'的南北經線,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分界線以西歸西班牙,以東歸葡萄牙。西、葡兩國分別於該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該條約。這條分割線,也被稱為教皇子午線。

  1500年葡萄牙探險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意外越過子午線,並發現了巴西。1512年葡萄牙在太平洋發現了極有經濟價值的香料群島摩鹿加。這引起了西班牙的垂涎。1521年環球航行的西班牙探險家麥哲倫,也在摩鹿加登陸。西班牙與葡萄牙在這裡遭遇。葡西兩國從1523年開始談判,至1529年達成薩拉戈薩條約(Treaty of Saragossa),修訂勢力範圍界線,並明確這一分割線在太平洋上的位置。太平洋分界線劃在摩鹿加群島以東,西班牙退出摩鹿加群島,葡萄牙為此賠償西班牙35萬金Ducat。而太平洋分界線以西的菲律賓則繼續被西班牙統治。

亞歷山大六世與哥白尼

  哥白尼在1506~1515年間已經寫成"太陽中心學說"的提綱--《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可是《運行》一書卻直到1543年他臨終時才出版。他在《運行》一書的"序言"里提到這種情況時說:"在漫長的歲月里,我曾經遲疑不決。"

  哥白尼對於這本著作的出版,為什麼要"遲疑不決"呢?原因就在於他害怕教會對這一新興科學理論的迫害。

  早在哥白尼旅居意大利的時候,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就重新頌布"聖諭",禁止印行未經教會審查的書籍,可疑的書籍一律焚毀。

遊戲《刺客信條2》中的亞歷山大六世

  在育碧軟件開發的動作遊戲《刺客信條2》中,亞歷山大六世是遊戲中最大的反派角色--害死遊戲主角艾吉奧父親和兄弟的幕後黑手,以及遊戲最終章的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