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歷山大·史密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亞歷山大·史密斯(英語:Alexander Smith,1865年9月11日-1922年9月8日),是一位生於英國蘇格蘭、後在美國執教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他就讀愛丁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18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擔任愛丁堡大學化學系助教,基督教愛丁堡大學校友。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東一些國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別被列為國教[2]

簡介

1890年夏季,史密斯有意到美國工作,獲當地的瓦伯西學院任命為化學和礦物學教授;此後,他先後在1894年和1911年分別轉到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他亦撰寫了一系列的化學教科書,闡述教學的指導方針。除了化學教育外,史密斯也進行了關於二酮、安息香縮合反應、無定形硫等題材的學術研究,並在1911年出任美國化學學會主席。

史密斯在1865年9月11日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納爾遜街4號,自小便對科學研究表現出不同常人的興趣。當史密斯還是三、四歲時,他對一隻小鳥產生興趣,便在百科全書里找到這種小鳥的圖片,要求家人讀出百科全書上的描述而未果,於是花了幾天時間自己閱讀。史密斯在10歲入讀愛丁堡學院;當時,他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成績不佳,在法語、簿記和速記則有優秀的表現。

1882年,史密斯入讀愛丁堡大學,師從亞歷山大·克倫·布朗(化學)、喬治·克里斯托爾(數學)和彼得·泰特(自然哲學)。他結識了日後成為物理化學家的同窗詹姆斯·沃克爾,兩人的友誼可能令史密斯對物理化學產生興趣。雖然史密斯主修化學,但他把不少時間投入到天文學上,並出版了四篇小有名氣的天文學論文。但是,他顧慮到前途的問題,認為在英國從事天文學研究不能維持生計。因此,在1886年以理學士學位畢業後,史密斯進入慕尼黑大學,繼續修讀化學,師從阿道夫·馮·拜爾。

在慕尼黑大學求學期間,史密斯專攻有機化學,同時也透徹地學習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他在萊納·路德維希·克萊森的指導下,於阿道夫·馮·拜爾的實驗室里工作。當時,史密斯對1,3-二酮進行研究,這項研究對解決一些與乙酰乙酸酯類之縮合反應和互變異構體有關的問題作出了貢獻,引起克萊森和其他化學家的注意。1889年,史密斯以哲學博士的學銜畢業。

視頻

亞歷山大·史密斯 相關視頻

真假基督教——宗教界知名人士揭批邪教系列專題片
人類社會有兩個難題,正確的信仰和盲目的迷從

參考文獻

  1. [時事熱點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與傳播],搜狐,2006-08-10
  2. 全球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災多難至今仍飽受戰火,30%人口吃不飽,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