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祖鎮鎮政府駐五祖,人口25400人,面積81平方千米。轄22個村委會:張思忍一天門白羊、劉岳、渡河橋、多雲、花山、木橋、江河、盧府、洪樓、西沖、陳勝一、向橋、郝大屋、阻馬嶺、蔡田、天山、大坪、小坪、中山、向大垸。[1]

2020年6月,被評為湖北旅遊名鎮。

中文名: 湖北省黃梅縣五祖鎮

外文名: Hubei province Huangmei County legend town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中國湖北省黃梅縣

地理位置: 黃梅縣境北部,壠坪水庫邊

面 積: 81 km²

下轄地區: 張思永、一天門、劉岳、白羊等村

政府駐地: 五祖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區碼: 43551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5400人

著名景點: 五祖寺

車牌代碼: 鄂J

方 言: 黃梅話

概況

黃梅縣轄鎮。位於縣境北部,壠坪水庫邊。面積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971人(2010年六普)。轄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一天門村,距縣城12千米。

沿革

鎮因境內東山的禪宗古剎五祖寺得名。1975年撤區並社,設立蔡田公社。1981年改為五祖寺公社。1984年改五祖區,1987年改五祖鎮。1996年,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張思永、一天門、劉岳、白羊嶺、花山、渡河橋、多雲、向橋、阻馬嶺、蔡田、小坪、大坪、天山、郝大屋、向大灣、中山寺、洪樓、木橋、江河、盧府、陳勝一、西沖22個行政村。

2004年,鎮政府駐五祖,人口2.54萬人,面積81平方千米,轄張思忍、一天門、白羊嶺、劉岳、渡河橋、多雲、花山、木橋、江河、盧府、洪樓、西沖、陳勝一、向橋、郝大屋、阻馬嶺、蔡田、天山、大坪、小坪、中山、向大垸22個行政村。

地理

位於縣境北部,壠坪水庫邊,距縣城12公里。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2.5萬。農產有水稻、洋芋、紅薯、棉花,特產茶葉、蠶繭、桐油、黃花菜、鮮魚。鄉鎮企業以磷肥生產為重,陶瓷業也久負盛名。明代在此建「直窯」,清代改燒「龍窯」,能生產較精製的瓷具。有舉世聞名的禪宗古剎五祖寺以及商周、戰國、秦漢等朝代的村落遺址10餘處。太平洞和劉岳村為新四軍江北游擊隊八大隊誕生地。1998年實現村村通電話目標。1949年5月設土橋區,1958年改為公社,1961年復區,1975年改公社,1978年更名蔡田公社,1981年更名為五祖寺公社,1984年再設五祖區,1987年建五祖鎮。轄張思永、一天門、劉岳、白羊嶺、花山、渡河橋、多雲、向橋、阻馬嶺、蔡田、小坪、大坪、天山、郝大屋、向大灣、中山寺、洪樓、木橋、江河、盧府、陳勝一、西沖22個村委會。

鎮境有公路總長度12.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公里;瀝青路面9.5公里。有村道22條,總長46公里,一般寬度3米,其中水泥路1條,長2.5公里。

經濟發展歷程

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1949年五祖鎮糧食平均畝產67.5公斤,總產43.6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395公斤,總產46萬公斤;1985年五祖鎮糧食平均畝產370公斤,總產6.4萬公斤。1988年因市區擴展,糧田面積縮小,根據區政府指示,五祖鎮成為無糧田鄉鎮。

建國初期,五祖鎮水利條件很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飯,70年代進行了兩次水利大會戰,1978年着力進行了新的水利開發建設,擴建大疃平塘,水域面積達1.67萬平方米,可蓄水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為700多公頃。可澆地達到90%以上。

五祖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水果、蔬菜、花生三大類。70年代小麥玉米實行小畦大被耕作技術;花生栽種提倡「薄地少肥密於沃地多肥,伏花生密於立蔓大花生,立蔓大花生密於爬蔓大花生,夏播套種密於春播」的密植技術,產量大幅提高。

五祖鎮主要果木除盛產蘋果外,還種植葡萄、梨、桃等。以「元老派」的「香蕉蘋果」最富盛名。以西沙旺栽種蘋果最早,始於1917年,70年代為鼎盛時期。1952年蘇聯專家首次參觀了五祖人的果園。1953年畝產首次創5000公斤。1963年果樹面積49公頃,總產量350餘萬公斤;1978年306公頃,總產量1.85億公斤。園藝學校樣板田參加省「放衛星」比賽,以畝產1萬公斤的成績獲得省高級園第二名。1988年,秋日光梨獲省優質果品獎;雪花梨被評為區優質梨。

五祖鎮蔬菜種植始於1950年,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蔥。1982年,五祖鎮蔬菜量達到200餘萬公斤。至1995年,五祖鎮擁有菜農科技戶20戶。隨着城市建設占用土地,2000年菜田面積僅存30餘公頃。

五祖鎮重視植樹造林,綠化面積不斷擴大。1987~1988年,植樹105萬株,成活率90%以上,被市綠化委評為3年近郊綠化先進單位。1990~1992年,改建補植造林217公頃,四旁植樹35.3萬株,被市評為林業系統先進單位,經省林業廳檢查驗收合格,五祖鎮平原綠化達標。1992~1995年,改建補植85公頃,景觀造林164公頃,四旁植樹39萬株。1994年被區政府評為綠化雙達標先進單位。1995年以後,主要開展村莊綠化和景觀林建設。

2000年底,五祖鎮實現農業總產值9153萬元,其中種植業85萬元,林業20萬元,牧業138萬元,漁業養殖業8910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建國前,境內僅有少數紅爐、白鐵、木、瓦作坊等零星私營手工業。1958年,辦起了農具修配廠、幸福船廠企業,從業人員31人,固定資產81.3萬元。1978年以來,辦起高壓開關設備廠、五金電器廠、制氈廠、油泵廠、印刷廠、電器廠、環境保護鍋爐廠、冶煉化工廠、汽車修配廠、第三皮件廠、粉沫噴塗廠、華海鋼鐵公司、康平飲料廠、聚氨塑料廠、聚氨脂實驗廠、褐藻酸鈉食品廠、氣缸廠、興德氣動機械有限公司、合金爐管廠、東方機械廠等企業。其中皮鞋廠、環保鍋爐廠為省級先進企業,高壓開關設備廠為市級先進企業。鎮辦企業總產值344萬元。2000年,五祖鎮共有工業企業85個,從業人員1.03萬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4.24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4.79億元,創利稅562萬元。

建築業:建國前,境內僅有大疃村一家木瓦作坊。1982年成立建築公司,從業人員250人。承建施工面積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9000平方米,產值165萬元,利潤8.5萬元。至1985年發展到從業人員1500人,突破1000萬元大關,年建築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被省建委批准為「鄉鎮三級資質」,進入市屬八大鄉鎮建築公司之列。1986年獲科協工作先進單位;1987年獲區科普工作先進單位;1991年獲市建委安全生產先進單位;1992年被市建築業管理處評為煙臺市建築行業支柱企業;199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明星企業。2000年,幸福建築公司從業人員450人,完成總產值2.21億元,實現利稅1665萬元。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建國前,境內有集市1處及一些零星店鋪。建國初,辦起了漁業生產合作社、群聯合作社。漁業合作社1954年成立附設信用社,翌年,發展到6個農村信用合作社,入社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2.5%。1978年之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1995年建起了商業街。1998年,十六村興建「市港城建築裝飾材料批發市場」。2000年竣工的永和商貿大廈,擬建成倉儲式、會員制商業中心。

特色產業

五祖鎮以漁業為主的農業發展較早,享譽海內外。1957年,五祖鎮從事漁業人員達到988人。1958年漁業總產量1309.5噸。1978年1102噸,2000年5640噸。五祖鎮農業在漁業發展的帶動下,均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經濟現狀

鎮境除少量淺丘外,平原區有柏條河、柏木河、蒲陽河、右乾渠灌溉之利,盛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籽和其它經濟作物。1999年,在鞏固發展原有商品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全鎮專業養殖戶增至340戶年出欄小家禽52萬隻、肥豬3.3萬頭;蔬菜種植基地村,引進「雙膜蓋」和「大棚種植」技術,重點發展春秋「兩淡」蔬菜,形成了「早春蔬菜+水稻+晚秋蔬菜」的高效產出模式;除開發荒山荒坡及林院發展的樟州柚已有500多畝投產外,又同省農科院合作,採取股份合作形式開發七條山,建成面積100畝的黃花梨示範園,帶動五祖鎮農戶利用房前屋後林盤及低產田土種植的黃花梨和枇杷,已初具規模;已形成以白果為主的經濟苗木700多畝,成為遠近聞名的白果和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基地。1999年,全鎮糧經比例已調整到8:2,實現農業總產值8760萬元,糧食總產2401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892元。

鄉鎮建設

隨着黃岡市「工業立市,借力發展,特色競爭」等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比較優勢、後發優勢日益凸現,五祖鎮黨委,政府及時抓住發展時機,充分利用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有利條件,堅持工業立鎮戰略,努力克服要素制約,做好「特色」文章,群策群力,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步入了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

強化工業主導地位,特色工業發展異軍突起。五祖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圍繞建設特色製造業基地目標,利用工業園區功能集聚作用,對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輻射力強及安置就業高,核心競爭力強的特色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對有特色,有活力的科技型,成長型小規模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對軸承、紡織、電子、建材等現有地方特色的製造業,鼓勵企業加大技改力度,拓寬合作、合資途徑,增強發展後勁和外向度;並引導企業爭創品牌,名牌;通過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扶優扶強力度和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等政策、策略的實施。僅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2.01億元,工業增加值2.2億元,同地增長分別為13.3%和14%,工業經濟形成了大、中、小不同規模企業群體,競相發展的良好態視在形成為以軸承、電子、建材、紡織、食品五大產業等為主導行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突出結構調整,綠色特色農業發展迅猛。常山的胡柚、食用菌等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並先後被命名為「胡柚之鄉」「食用菌之鄉」,五祖鎮充分利用這一綠色特色農業品牌優勢,加大對農業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通過開展農業招商工作,建立規範性農業招商項目庫,引進大麥圩絲瓜絡生產基地和全釘子度假村等農業招商項目;通過培育,通過以基地建設為抓手,推進效益農業規模化經營,新建種養特色百畝以上示範基地13個,規模特色養殖園地3個,胡柚精品園基地2個,胡柚標準化技術推廣示範基地3個,胡柚低產園改造基地5個,完成胡柚152工程蓄水池配套項目4個,以碧盛,石龍食用菌公司為龍頭,全鎮種植食用菌1577萬瓶(袋),食用菌生產榮獲「浙江省農業豐收一等獎」;通過深入實施「萬民農民素質工程」,提高了勞動力就業技能,促進勞動力資源向勞動力資本轉變,加快了向「產量增產,產品增值,農業增效,農業增收」的目標推進步伐。

投資環境

五祖鎮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沐浴着改革開放春風的天馬,借天時、地利、人和,圍繞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生活富裕、社會安定」的現代化新農村的要求,建有鄉鎮一流的移動發射塔、郵電大樓和程控模塊局,光纖傳輸、程控電話、移動通訊、鄉村公路覆蓋區域每個角落。為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中心村建設步伐,鎮黨委、政府立足長遠、敞開大門、廣交朋友,以開明促開放、開放促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配套服務,引來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投資創業、大展宏圖。

五祖鎮風光旖旎,服務娛樂設施配套。有漢代崖墓群,13對石獅,造型優美,雕刻精緻,栩栩如生。三面環水的鰍魚島四時景色紛呈:「三春桃花流水,果林噴香;夏日飛舟激浪,驚濤拍岸;金秋層林盡染,碩果纍纍;冬季梅香四野,漁歌唱晚。」依託小城鎮發展起來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餐飲、 服務業配套成龍。

五祖鎮歷史上農業、商貿業發達,民殷商富,勤勞、智慧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的農業文明。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又為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現代文明的蓬勃生機。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工程和跨越式發展戰略,採取了「科技興農、治水興鎮、修路富民和樹精品水果、立種養產業、抓畜牧改良、促農民增收」措施,實施了沿河、沿路、環集鎮的生態觀光經濟圈12.8平方公里,長江防護林經濟生態溝1.92平方公里,優質水果1.28萬畝,養、植基地村4個。全鎮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全鎮截止二OO三年底,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320萬元,實現鄉鎮企業產值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62元。二OO三年及今後工作,鎮黨委、政府將根據實際,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着力調整種草、養殖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形成以高效的生態觀光農業為主,以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為依託,以振興產業為重點的新經濟格局。

榮譽記錄

2020年6月,被評為湖北旅遊名鎮。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視頻

黃梅縣濯港村洪灣廣場舞舞蹈隊2018.2.22五祖鎮一天門社區廣場表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