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靈脂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靈脂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五靈脂為鼯鼠科動物復齒鼯鼠Trogopterus ranthipes Milne-Edwards.的乾燥糞便。全年均可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宋代有醋熬(《聖惠方》)、醋炒(《總錄》)、酒研(《證類》)、微炒(《旅舍》)法。元代增加了姜制、酒淘(《丹溪》),酒洗(《瑞竹》),燒制(《精義》)等法。明代有制炭、煮(《奇效》),醋面煨、土炒、火炮(《濟方》)等法。此時,其炮製方法已達十餘種。

【現代炮製方法】

1、五靈脂: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靈脂塊,搗碎。

2、醋五靈脂:取淨五靈脂置鍋內,用文火加熱,微炒後噴淋米醋,炒至微干,有光澤時取出晾乾。五靈脂每100kg用米醋10kg。

3、酒五靈脂:取淨五靈脂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腥氣溢出,色黃黑時,立即取出,趁熱均勻噴淋定量黃酒,攤開晾乾。五靈脂每100kg用黃酒15kg。

【飲片性狀】

本品為長橢圓形顆粒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潤性光澤;斷面黃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纖維性。質疏鬆或有黏性。氣腥臭。醋五靈表面灰褐色或焦褐色,稍有光澤,內面黃褐色或棕褐色。質較松。略有醋氣。酒五靈脂呈黃黑色,略有酒氣。

【炮製目的】

五靈脂味咸、甘,性溫。歸肝經。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能。五靈脂生品有腥臭味,不利於服用,多外用,具有止痛止血的作用,用於蟲蛇咬傷等。醋炙後能引藥入肝,增強散瘀止痛的作用,並可矯臭矯味,用於產後惡露不快,吐血,婦女月經過多等症。酒炙後能增強活血止痛的作用,並可矯臭矯味,用於經閉腹痛,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等症。

【臨床應用】

1、生用常與雄黃、半枝蓮等共研細末,用麻油或菜油調塗患處,有止痛止血的作用,用於蟲蛇咬傷等症。

2、制用

(1)醋制

①胃脘疼痛:常與高良姜、延胡索、木香等同用,能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用於氣滯血阻,胃脘疼痛或嘔吐酸水等症。如九氣拈痛散(《中國藥典》)。

②吐血、衄血:常與蘆薈同用,具有祛瘀止血的作用,用於血脈瘀滯,血行失常,吐血、衄血,腸風下血,婦女月經過多,崩下漏下,如五靈脂餅子(《聖濟總錄》)。

③胸脅痛:常與薤白、乳香、丹參等同用,具有寬胸利氣,行血止痛的作用,用於心血瘀阻,氣行不暢,心胸或脅肋疼痛等症。

(2)酒制

①經閉腹痛:常與蒲黃等同用,能增強活血通經的作用。用於血滯作用,或經來腹痛,量少色黯,如失笑散(《局方》)。

②產後惡露不下:常與當歸、川芎、益母草等同用,具有去惡露、生新血的作用。用於產後惡露不下,或下血甚少,小腹疼痛,如紫金丸(《楊氏產乳方》)。

【現代研究】

五靈脂含尿素、尿酸、維生素A類物質等。動物實驗表明它能緩解平滑肌痙攣。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結核桿菌,對小白鼠實驗性結核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比較了生品、清炒、醋炒五靈脂的炮製條件、尿素含量和浸出率,結果認為清炒藥材變化不大,醋炒後具有良好的光澤感,氣味亦優於清炒,且尿素含量低,能提高藥品質量。用米醋、黃酒制五靈脂,具有油黑色光澤,服後胃中受納舒適,沒有反吐之感,且止痛效果顯著。 比較五靈脂及其炮製品(醋制、酒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結果表明,鈣和鎂的含量以生五靈脂為最高,鐵的含量以炮製品為高。炮製後,有害元素鋁的含量比生品降低,水煎液中的含量減少更為顯著,說明五靈脂經炮製後可降低原藥材中鋁的含量,降低毒性。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炒黃、炒炭等。 2、文獻摘錄「以醋和面裹,燒令香熟,去面」(《普濟方》)。「專治女科,行血宜生用,止血須炒」(《蒙筌》)。「其色黑如鐵,凡血遇黑即止,炒用,以理諸血症」(《辨義》)。

【總結】

五靈脂炮製方法甚多,從宋代開始就使用輔料和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近年來各地的炮製規範中收載的大多是醋製法,也有用酒炒法,認為醋能引藥人肝,理氣行水,消腫解毒,散瘀止痛。酒能通脈絡,資其祛風活絡,治冷痹骨節疼痛。由於各地輔料用量不一致,成品標準亦有所不同。但其炮製方法相同,都是採用先炒藥後加輔料的方法炮製。若先拌輔料後炒藥,成品就成散狀,不便煎煮和服用。各版《中國藥典》均採用生五靈脂和醋炒五靈脂兩種炮製品。 [1]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靈脂塊,搗碎。

【飲片性狀】

本品為長橢圓形顆粒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潤性光澤;斷面黃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纖維性。質疏鬆或有黏性。氣腥臭。醋五靈表面灰褐色或焦褐色,稍有光澤,內面黃褐色或棕褐色。質較松。略有醋氣。酒五靈脂呈黃黑色,略有酒氣。

【炮製目的】

五靈脂味咸、甘,性溫。歸肝經。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能。五靈脂生品有腥臭味,不利於服用,多外用,具有止痛止血的作用,用於蟲蛇咬傷等。

【臨床應用】

生用常與雄黃、半枝蓮等共研細末,用麻油或菜油調塗患處,有止痛止血的作用,用於蟲蛇咬傷等症。

【現代研究】

五靈脂含尿素、尿酸、維生素A類物質等。動物實驗表明它能緩解平滑肌痙攣。水浸劑(1:2)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結核桿菌,對小白鼠實驗性結核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比較了生品、清炒、醋炒五靈脂的炮製條件、尿素含量和浸出率,結果認為清炒藥材變化不大,醋炒後具有良好的光澤感,氣味亦優於清炒,且尿素含量低,能提高藥品質量。用米醋、黃酒制五靈脂,具有油黑色光澤,服後胃中受納舒適,沒有反吐之感,且止痛效果顯著。 比較五靈脂及其炮製品(醋制、酒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結果表明,鈣和鎂的含量以生五靈脂為最高,鐵的含量以炮製品為高。炮製後,有害元素鋁的含量比生品降低,水煎液中的含量減少更為顯著,說明五靈脂經炮製後可降低原藥材中鋁的含量,降低毒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