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絲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絲哨很多地方,端午節那天一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祈願避邪和防止五毒等惡氣近身。地方要一直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門前的排水溝里寓意帶走百病送走災害「。[1]
基本內容
兩千多年前的古書《風俗通義》里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可以證明在漢代時就有了這類習俗。將白線染成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然後擰成彩縷。不同地方分別被叫做五絲線,「五色線」、「朱索」、「百索」......
後來,民間一般都用就地取材繡花絲線來隨心搓結,顏色多且艷麗,用色不拘多少。
而沂蒙山區的某些地方,在大約300多年前的明代就開始習慣把泥哨配上五絲線做成五絲哨,掛在兒童的脖子上用來趨吉避凶。
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小孩就會戴上五絲哨,走到一起時都會鼓起腮幫子,比比看誰吹的更響,頗有情趣。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民間傳說端午節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的說法,但最廣為流傳是紀念屈原,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楚國人不舍賢臣屈原,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魚分食,人們自發蕩舟江河以驅散魚群,或投米糰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後來這個風俗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端午習俗。
參考文獻
- ↑ 中國民間玩具怎麼分類?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