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圖片來自搜狐網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抒寫了與友人離別多年而乍相會又分別時的心理歷程。詩人與老友久別重逢,竟以為在夢中,而明朝還要分別,兩人在孤燈下飲着離別的酒,只覺戀戀不捨,表現出兩人的情誼及對友誼的珍惜。

原文

司空曙〔唐代〕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煙。(深竹 一作:濕竹)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譯文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多少年沒見了。

孤燈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雲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鑑賞

  這是首惜別詩。詩寫乍見又別之情,不勝黯然。詩一開端由上次別離說起,接着寫此次相會,然後寫敘談,最後寫惜別,波瀾曲折,富有情致。「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乃久別重逢之絕唱,與李益的「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次別後,已歷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為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髮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別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頷聯,恰成因果關係。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為真,以真作假。久別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正說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別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說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態,盡見於三字之中,也是不為過的。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敘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只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裡,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着片片煙雲。

  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麼淒涼。詩人寫此景正是藉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面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用一「更」字,就點明了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離杯惜共傳」,在慘澹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捨的離情。惜,珍惜。詩人用在此處,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於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沖淡。這說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簡析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抒寫了與友人離別多年而乍相會又分別時的心理歷程。詩人與老友久別重逢,竟以為在夢中,而明朝還要分別,兩人在孤燈下飲着離別的酒,只覺戀戀不捨,表現出兩人的情誼及對友誼的珍惜。全詩句式工整,淡淡道來,卻是情深意長。

司空曙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傳》作文明,此從《新唐書》),廣平府(今河北省永年縣。唐時廣平府轄區為現在的廣平縣和永年縣等。依《永年縣誌》記載,司空曙為今天的永年縣)人,唐朝詩人,約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司空曙為人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他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同時期作家有盧綸,錢起,韓翃等。他的詩多幽淒情調,間寫亂後的心情。詩中常有好句,如後世傳誦的「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像是不很着力,卻是常人心中所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