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禪心大茅山(黃艷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水禪心大茅山》是中國當代作家黃艷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雲水禪心大茅山
它,不遠也不近,卻一直在我的心口幽居。
儘管以前從未登臨, 卻與其有着某種神秘對視與聯繫,冥冥中感知它特有的氣息。那些從它身體擷取的花崗岩,平靜地鋪陳在客廳地面,二十幾年始終如初,給人一種明亮可鑑的坦蕩,堅毅緻密的篤定。
大茅山,是多年以前就聽說過的一座山,橫臥在懷玉山脈俊秀的臂彎,與聲名遠揚的三清山東西恃立。三清山那亦真亦幻的奇絕靈秀,玄迷隱奧的道骨仙風,似乎更適合如葛洪般道家高人出沒。而明清時期一度成為佛教聖地的大茅山,它又是怎樣的一座山?是巍峨險峻,毓秀安詳,還是慈悲溫婉。
都說出名要趁早,大茅山的名氣,雖然沒有三清山那麼響亮,但並不妨礙我愛上它。山峰突兀,林茂草深,飛瀑流泉,鳥啼蟬鳴。長久以來的低調隱匿,掩飾不了它毫不遜色的空靈野性。最難忘溝壑奇幽的梧風洞,長長馬溪那一澗碧水,七彩流光,魚翔淺底,柔滑溫潤。溪水時而奔涌,時而寧靜,熱情而不失婉約。它沒有名山大川的高渺傲冷,卻更具普度眾生的溫柔博濟,適合與所有人相遇。
遠山含黛近水如煙,天空澄碧纖雲不染,深壑幽遠淺水潺湲。當所有的山籟,凝聚成內心深遠的靜怡,那一刻,打動你的,是它那堅韌不拔的內涵,剛柔相濟的秉性,寧靜致遠的空靈。
它用靈性的薄霧,包裹着那些讓你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的東西,譬如97/100的森林高覆蓋,負氧離子超10萬的天然氧吧,夏夜低于山外七度以下的氣溫,2000餘種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樂園,諸如此類。於是在某個瞬間,你的貪戀被撩撥,你有些嚮往,有些依賴,你的欲望被無限放大,儘管你明知它不屬於你,卻願意為它更長久地留下來。
位於大茅山腹地的梧風洞,是一條幽深的峽谷。兩旁的游步道上,不時有大小樹木,穿過棧道地面預留的圓孔,愜意生長。濃密的枝葉,遮蔽着夏天火辣的日光。景區設施的精巧布局,昭示着人類對於樹木的善意,和對自然遲到的敬畏。大自然永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朋友,沁涼的山風,不時送來柔婉濡濕的情深意長。
很想摒棄所有的束縛,赤腳穿過游步道,任由馬溪谷底清澈湍流跌宕,撞擊禁錮已久的酣暢淋漓。因衣着不便的羈絆,和沿途護欄的隔阻,只好望水興嘆,放任一彎碧柔從眼前流過,而無法與其親密接觸。人生總有很多需要顧忌和不可逾越的東西,一邊呼吸着世上最自由潮濕的空氣,一邊體味咫尺天涯不能企及的遺憾,成就了彼此最遙遠的距離。
穹隆崔巍,拔地千霄,和筆架山一起綿延的峰巒,是猶如龍脊起伏的氣勢磅礴。七彩湖,仙女潭,天鵝潭,那種種巧媚與韻致,引來一群衣着靚麗,宛若天仙的女子,翩若驚鴻。頓時,清新的山水,與嬌艷的麗人互為明媚。而更多時候,願做個安靜的遠觀者,或許現實中呈現的美,總有些虛幻,有些稍縱即逝。對於太美的東西,已習慣於選擇適當的距離和角度,去彼此欣賞,去期盼更為天長地久的綺麗。
千山萬壑,層巒疊嶂,當俊朗的山峰敞開胸襟的剎那,瀑布似一道凌空銀練,甩動着巨響轟鳴,自崖頂傾覆而下。這樣的喧騰,除了看見義無反顧的勇猛,透過濺玉飛雪細珠如煙的朦朧,更願意賦予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意狂放,和「猶抱琵琶半遮面" 的妙不可言。
姐姐,快來看觀音瀑!據說是有佛緣的人,才可以看見觀音耶。」純美熱切的聲音,牽引着腳步。這是個可以拋開一切,兩次去肯尼亞支教的清麗女孩。非洲孩子雨季浸泡在水裡的教室,居住的難民營猶如垃圾場的惡劣生存環境,讓這個以寫作為生的才情女子,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為支教學校籌資,所需數目對她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承諾。她掏出了自己微薄的稿費,並向國內文友親人發起募捐,試圖用自己的綿力,對那裡的貧困做些改變。
觀音瀑下聽清音,雲水禪心撥雅韻。叩問靈魂的弦,要撣拂多少塵煙,才能卸去俗世的妝容,靠近彼此微涼的心境。
而此刻的你不用偽裝,便可看見雲水遨遊的逍遙,風過森林的坦蕩,蓮花甘露的靈光,清澈照人的心跡。你看見虔誠良善的面容,一個心懷悲憫的人兒,站在一段信仰慰藉的人生里。那充滿善意的眼睛,就是最美的眼睛, 這眼睛有多慈悲,心就有多乾淨。觀音瀑下,娑婆世界的愛與佛陀世界的慈悲彼此遙望,站成了世上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山林。」翠微之巔溪澗之畔,沉醉這山這水,是喧囂摒棄的身心融合,是燥熱消融的曠達雋爽。春山野水不染塵,青山秀水相偎依,大茅山溫柔多於冷峻,可以讓一切草木生靈,讓所有的相遇和故事,都隨着時間,自然緩慢生長。
這裡流行着一些傳說,或是帝王相爭,離亂避難,或是英雄輓歌,遷徙墾荒。這些故事,沒有人向你娓娓道來,那些或深或淺的畫面,或遠或近的氣息,在湍急的流水,葳蕤的草叢,繁茂的森林,淡淡的風中輕輕傳唱。
黃歇田,春申君種下了文韜武略。點將台、跑馬坪,黃巢練兵的鐘鼓號角戰馬嘶鳴,早已隨喧騰的溪流絕塵而去。遠處的廖家村,還在述說客家人避難遷徙的前塵往事。三百紅軍烈士鐵骨錚錚,空谷迴蕩。路邊殘存的卵石護堤,廢棄的屋舍,似純真年代留存的黑白底片,隱約着一代代農墾戰士、下鄉知青沸騰的熱血,飽漲的理想,瘦瘠的記憶,和最具擔當的時代精神。
世上所有的停留或擦肩,總有一些人事需要淡淡緬懷,一些時光用以慢慢存念。
如今的大茅山,因時代變遷和景區開發,近代那場大遷徙中,開疆拓土的墾荒大軍,那些意味深長的背影,悲喜交加的故事已漸漸淡去。只留下深情繾綣的山,韻味悠長的水,留下老屋靜掩門,蟬鳴空桑林,留下峽谷幽深曠野寂靜。那些來過和離開的人們,早已把眷戀的目光,複雜的情感,刻骨銘心的記憶,如水墨潑灑,滲透在這一幅山高水長的美麗畫卷里。
青山常在秀水長流,世間所有的美景和故事,都需要時間慢慢欣賞,靜靜回味。為了曾經發生的故事,那些美好或傷痛的存在,很想讓自己留下來。翻過每座山峰,趟過每條溪流,掀開山的皺褶,觸碰石的溫度,細數水的波紋,去把大茅山的故事讀遍。
往事如風,但願每個人的愛與信仰,都不會被時代所辜負,都能自由地安頓好自己的身體和靈魂。
靜候萬籟俱靜的清涼夜晚,溪水汩汩有聲,蟲兒淺和低吟,流螢提籠照蛙鳴。聽一曲雲水禪心,撫慰萬千思緒。朗月清風捎來野花的芬芳,裝點前世今生安恬的夢境。
作者簡介
黃艷麗,女,江西鉛山人,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