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中國文化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于成龍

在那部關於康熙皇帝的戲說電視劇里,一代名臣于成龍,竟被戲說成了動輒就微服私訪的康熙皇帝的高級保鏢或超級救火員。每到康熙皇帝遇難時,總是那個號稱于成龍的大員就會及時帶着大批人馬趕到,雖然這個于成龍一再口稱「恕臣救駕來遲」,其實每每來得正是時候。於是一邊是龍顏大喜,一邊是罪犯們束手就擒。一則胡吹亂說歷史的「戲說」,也就在賺了個缽滿盆滿之後熱熱鬧鬧的收場。


自然,戲說決非歷史。歷史上的那位于成龍,不僅在當時就是一個難得的好官、清官,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我們的「公僕」們好好學習學習的。


于成龍,山西永寧人。獲得功名是在明朝末年的崇禎年間,但真正當官,卻是在清初的順治十八年,那時,他已過不惑之年,45歲了。這官說來不算小,廣西羅城知縣,正處級。然這羅城,處萬山之中,雖號稱縣,居民僅有6家,既無城廓,也無官舍,所謂縣太爺衙門,數間茅屋而已。縣四周民風強悍,常有悍匪入境或盜或搶。若以今天的情形度之,到這樣的地方去工作,稱不上提干,至多只能算是「支邊」或「扶貧」。于成龍到任後,用泥土壘個台,就算是辦公桌了。他走村竄寨召民歸附,若有周邊悍民再來侵擾或盜竊,抓到後報請上官核實後即就地處決。又親率鄉兵將常來羅城殺掠的賊巢搗毀,自此周邊悍民不敢再來侵犯。于成龍用這種非常手段,還了老百姓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如是,老百姓也就能樂業了。羅城人的生活生產逐步恢復了正常。


于成龍當官,大約也不常做什麼指示報告之類,而是「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當地老百姓不叫他縣大老爺,而以土話叫他「阿耶」。


這「阿耶」可能相當於漢話的「大爺」或「老爹」之類。老百姓能樂業,也就有了收入,可交田賦了。羅城人交賦很特別的,是一定要將田賦親自交到于成龍的手上,之後,再多交一些錢,放在于成龍的泥巴桌子上。于成龍問這是為什麼?這些留錢的老百姓就笑着說:阿耶不向我們在正賦之外多征銀子,又不向我們要穿的吃的,阿耶喝酒,我們就給阿耶一點買酒的錢吧。于成龍也不裝模作樣,還真留點買酒的錢,但也決不多留,夠一壺即可,多的,就叫拿走。這樣的縣大老爺,那日子的清苦也就可想而知。日子一久,跟隨于成龍一道千里迢迢來羅城上任的手下人們,吃不了這苦的,走人了;咬牙跟下來的,但身體終究挺不住,死了。于成龍成了孤家寡人一個。見了這樣的情景,羅城的老百姓對于成龍這父母官,更是尊敬而愛憐。於是,每天一早一晚,羅城人總有人要來看望他們的縣太爺是否安好。大家湊了些錢,對于成龍說:我們知道阿耶很清苦的,我們不忍心見阿耶這麼樣過日子,就湊了些錢,阿耶你就收下買些油鹽柴米吧。于成龍不收,笑着道謝道:我一個人過日子,要不了多少東西的。你們把錢拿回去,買些好吃的孝敬你們的父母,那就如同是我享受了一樣的。老百姓們沒法子,只好收了錢,傷傷心心地轉回家去。


有一天,羅城人聽說于成龍老家來了一個人,歡喜得奔走相告,相約了來到于成龍衙中,說:阿耶,你家來人了,可以帶點東西回去安頓一下家裡了!便將湊了的錢拿出來要于成龍收下。于成龍還是笑着拒絕道:這裡距我家有六千多里地,他一個人光走路都夠累的了,哪裡還能再拿什麼東西?羅城人見于成龍仍是不收,就都哭着跪下一再請求。見此情景,于成龍也感動得淚流滿面。然而,哭歸哭,錢,于成龍還是分文不受。


寫至此,我想,人若能起死回生,真該請這位於先生到全國作一次巡迴報告,讓那些動輒以百萬計千萬計甚至以上億計的貪官污吏們來好好聽一聽,同是為官,你這官與于成龍那官,還有一點點可比之處麼?


于成龍在羅城一呆就是7年。7年間,于成龍在羅城招回流落在外的老百姓,建學校,修城牆,疏通護城河,終將羅城這樣一個原僅6戶人家的小縣治理得有模有樣。有了這樣的政績,經總督盧興祖等人的舉薦,于成龍得以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于成龍離開羅城時,羅城人跪在路上嚎啕大哭,道:阿耶走了,我們羅城人沒有天了。這些人哭着送了于成龍數百里遠,經于成龍反覆勸阻,方才依依離去。但有一瞎子就是不走。于成龍問他為何不走,瞎子說:我知道你荷包里的那點點錢,是不夠你走到合州用的。我學過算命,我得跟你一路走,等到你的錢用光時,我好給人算命賺點錢來幫助你。這事要放在今天,肯定是個天方夜譚。知州,至少是副廳級了,風風光光上任,即便坐不上奧迪A6,桑塔納絕對是少不了的,會缺少路費麼?然于成龍還真讓瞎子算準了。于成龍原只是覺得瞎子一片誠意,拂之不忍,哪知一路上雨天不斷,想走快都不可能,荷包里那點原本就少得可憐的錢硬是用光了,還真靠了瞎子一路算命,這才走到合州。


這合州也決非溫柔之鄉,雖下轄3縣,歷經大亂後留下來的老百姓,總共幾百人,每年的正賦收入不過15兩白銀,但供役卻極繁重。于成龍到任後,如實向上級報告了合州的貧困情況,請求免去了各種繁重的賦稅。他又騎匹骨瘦如柴的老馬,帶個餓得一臉菜色的跟班,四處借錢來給老百姓買牛購種,招集外流人員返鄉以恢復生產。經過他的一番努力,一個月內,全州新增住戶一千多戶。于成龍在合州屁股剛坐熱,一紙調令下來,又把他調到了黃州去任黃州同知。


黃州仍非是個好去處。這裡多深谷汊湖。在這些深谷汊湖中,又多有盜賊的老窩。這些盜賊膽大妄為,大白天的就敢公開搶劫,無人奈何得了他們。于成龍到任後,軟硬兩手兼施。一方面,招撫一個匪首彭百齡,饒了他,讓他去抓其他的盜匪贖罪;一方面,他自己化妝成了一個討飯的,進入盜匪老窩,一連偵察了十多天,摸清情況後,率兵一鼓作氣將匪窩搗毀,抓住匪首9人。于成龍化裝成討飯的能蒙住盜匪們,也證明了他平時的生活確實清苦。現在隨便拉個鄉鎮幹部出來,肥頭胖腦、油光水滑的,裝得成叫花子麼?于成龍對這些匪首的處置也還真標新立異。他將老百姓召集攏來,將匪首悉數推出,對老百姓們說,凡有人站出來擔保不再為匪的,可以釋放。有兩人有人擔保,于成龍真把他們放了,餘下7個無人擔保的,便一繩子捆後就地活埋了。其他盜匪們聞知,全都逃得遠遠的去了。清除了匪患,也就還了老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他的頂頭上司巡撫張朝珍也「舉其異」,如實上報了他的業績。那部戲說電視劇讓康熙爺當叫化子,靈感可能就源於此。


康熙十三年,于成龍遷武昌知府。時值吳三桂造**,進兵湖南。朝廷大軍征討岳州,令于成龍造浮橋接應。這一回老天爺不佑于成龍,橋造成了,偏發山洪,橋被衝垮,于成龍為此而被罷官。此時,吳三桂勢頭正大,他反清的文告傳遍了湖北,湖北境內的麻城、大冶、黃岡、黃安等地,都有人占山為王響應吳三桂。有一個叫劉君孚的,曾在于成龍的手下當過差,在緝捕盜賊方面還有點本事。劉君孚也接到了吳三桂的文告,便和藏匿在他家的大冶來的賊頭黃金龍一起,聯合大盜周鐵爪,占據了曹家河反叛。官兵進剿,被其打敗。無奈,巡撫張朝珍知道于成龍得民心,只好起用他,要他征討劉君孚。


于成龍受命後,日夜兼程趕往劉君孚的老窩。他知道劉君孚雖反,但仍心存猶豫,尤其是他的手下,真正要造**的人並不多,只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怕回頭也被朝廷誅滅,於是只得硬着頭皮干而已。距劉營十里許,于成龍駐紮下來,張出榜文宣告,凡3日之內投誠的,免罪,過了3日,則以從逆論處。榜文一出,每天來自首的就有一千多人。這一來,劉君孚勢力大減,想投降,又怕被誅,可謂走投無路。這時,于成龍派人送信給劉君孚,言明將親往招安。屆時自己騎了匹騾子,只帶了兩個人,一人打傘,一人敲鐘,一路令那兩個隨從大呼:於太守救你們來了!悠悠然朝劉營而去。


劉君孚聞知,即藏于山後,令數百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旁。于成龍來到營中,坐於大廳之上。叛軍們橫眉怒目環列四周,那陣勢似乎只要感到于成龍對他們稍有不利,便會將于成龍撕成八大塊。于成龍對此似乎不覺,坐定,便問左右:「劉君孚我那老奴在哪裡?」將劉君孚稱之為老奴,一則言明了他和劉君孚以前的主僕關係、二則是顯示他于成龍至今舊隋不忘。之後,他又和守着他的叛眾拉起了家常,問他們:山中雨水夠不夠?莊稼長勢如何?你們都是一些安份守己的老百姓,怎麼會造**呢?天氣這麼酷熱,你們的父母妻兒藏在什麼地方,他們受得了嗎?一番輕言細語,說得橫眉怒目看守他的叛軍們,一個個痛哭流泣,磕頭如搗蒜。于成龍見狀,說道:天太熱,我要稍睡片刻。說罷倒頭便睡,鼾聲如雷。一覺醒來,仍不見劉君孚,便罵道:劉君孚老奴,為什麼還不出來?我來了,也不設席擺酒,成什麼話?劉君孚見于成龍對自己如此不設防,心始安定,這才出來,率眾磕頭受撫。


劉君孚受撫後,反戈一擊,率眾抓了黃金龍並斬之。于成龍平叛有功,巡撫張朝珍據實上報,並請復官,任黃州知州。張巡撫的報告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批准。


于成龍至黃州赴任,又遇湖北大亂。永寧有何士榮反,陽邏有陳鼎業反,白水畈有周鐵爪、鮑世庸反,石陂有劉啟業反,這些人各擁有數千人馬,號稱十萬,直向黃州殺來。此時的黃州城內,官民全計,總共只有數百人。有人向于成龍建議,鑑於敵我力量懸殊,請他退出黃州專守麻城。于成龍說:黃州,乃七郡咽喉之地,若一旦放棄,則荊州、岳縣也就瓦解了,因此,我誓死不敢放棄黃州。但坐守黃州也非良策,應當主動出擊。賊人雖多,但都看何士榮行止行事。若能先剿滅何士榮,其餘的可不攻自下。於是召集鄉兵,得二千多人。于成龍令黃岡知縣李繼攻陳鼎業。何士榮此時占據了黃土坳,于成龍令把總羅登雲、武舉人張尚聖迎擊。不料兩軍相遇,清軍不利,于成龍便急忙趕到張尚聖營中督戰。到了中午,鄉兵們得到消息都匯集起來,有五千多人,駐紮在箔金寨,與叛軍對壘。第二天一早,何士榮率數萬之眾分東西兩路向清軍發起了進攻。東路叛軍人少,羅登雲率領一千多人前去抵抗。西路叛軍人多,于成龍親率千總李茂升抵禦西路叛軍。于成龍令張尚聖抵禦叛軍右面,把總吳之蘭進攻叛軍左面。然戰鬥剛一打響,吳之蘭便中炮陣亡。叛軍見之,鬥志猛增,攻勢更急,以至戰火燒着了于成龍的鬍鬚。情況危急,部下勸于成龍暫且避一避。于成龍怒叱道: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敢言退者,斬!又對李茂升說:我若戰死,你可向張朝珍巡撫報告。說罷,揚鞭驅馬直向叛軍陣上衝去。李茂升恐于成龍有閃失,急發炮火轟倒了叛軍大旗,並率軍跟進。交戰中,李茂升馬中槍,李茂升跳下馬來,接連射殺二人,換了匹馬後,又手刃數人。張尚聖則率軍從山右繞到叛軍陣後,前後夾攻,叛軍大敗,割下用以計功的叛軍左耳有數千隻之多。何士榮左臂斷了被擒。羅登雲迎擊東路叛軍,亦將東路叛軍擊敗,叛軍潰敗數十里。于成龍繳得叛軍花名冊,看也不看立即就燒了。于成龍又乘勝追擊叛軍直到呂王城。這時,有人建議稍事休息。于成龍說:破竹之勢,不可失去。埋鍋造飯吃畢,于成龍便下令將所有的炊具全部毀棄。于成龍在馬上草擬了一份宣傳文告,說:有能抓住叛賊來的,重賞;有來投降的,免死;被脅從叛亂的,回來的可閉門在家;只要沒有武器,即使從了賊,也一概不予追問;若私藏武器,即使是一般老百姓,也要處死。潰敗的叛軍聽說何士榮被擒,而花名冊又被于成龍燒了,於是紛紛丟下武器,散了。何士榮破,周鐵爪、鮑世庸等隨後也一一被擒。


這一仗,于成龍立了大功。他自召集鄉民拒敵,並以數千鄉兵剿平數萬叛軍,前後不過24天,而且沒有花費公家一匹布,一斤糧。


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這職務相當於省高級法院的院長。當時,鄭成功常從台灣進犯泉州、漳州諸郡,有人因被扣上「和鄭成功有聯繫」而獲「通海罪」,竟株連了數千人。此案若成,這些人當被屠殺。于成龍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後,向康親王上了一書,說明這案子牽涉到的,大多數都是一般老百姓,應予釋放。康親王一向看重于成龍,同意了他的請求。福建清軍中,又多掠良家女子為奴。于成龍又四處集資為這些女子贖身,讓她們各自回家。巡撫吳薦廉上疏稱讚于成龍才能。于成龍由是升任布政使,副省級了。


康熙十九年,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他一到任即下令,省所屬各級官員,不得私加火耗銀子來饋遺上級官員。所謂火耗,本是碎銀熔鑄成錠的損耗,然後來則成了賦稅正款外的勒索。清初時期,火耗極重,私加火耗,多為各級官員中飽私囊。于成龍這一紙令下,不知減輕了該省老百姓多少負擔。


康熙二十年,因母喪,于成龍告假獲准。然服喪不久,即受命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到任後,經常微服私訪,以了解民間疾苦和下屬官員的操行。他自己辦公,則常常是通宵達旦。江南民俗本好奢華,但作為正二品大員的于成龍,一月難得吃上一回肉,常年以青菜為主菜,故而得了個「於青菜」的外號。他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江南士紳百姓,相率學習,將綾羅綢緞換成了粗布衣服,外出輕裝簡從,做家俱也不再描金繪銀,婚喪嫁娶也不再鋪張浪費。在于成龍治理期間,連強盜偷兒們都遠遠地逃離開了。于成龍上任沒幾個月,江南江西大治。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龍又兼任江蘇和安徽兩省巡撫。不知是否勞累過度,沒有多久,就在任上逝世了。


于成龍能以一代廉吏名垂青史,固然是他清廉秉性所至,但遇到了康熙這麼一個有頭腦的皇帝,也是他的福份。小人代代有,就看能否識別之。于成龍官至兩江總督,境內大治,但仍有小人打他的小報告。于成龍清廉如此,但風聞這些小報告後,仍就不免憂心忡忡。熊賜履被罷相後,住在江寧。一天,于成龍看望熊賜履。他們坐在一棵梧桐樹下閒談時,于成龍談到了自己的憂慮。熊賜履當即勸道:沒想到你也害怕這些小人饞言。大丈夫勘得透時,雖生死不可易,哪裡還顧得上這些小人的流言蜚語呢?于成龍當時倒是感謝了熊賜履的勸告。但流言蜚語並未因此而止。第二年,于成龍再拜訪熊賜履時,面仍有憂色。熊賜履就厲聲說他:難道你忘了我們在梧桐樹下說的話了嗎?這次造訪沒多久,于成龍就辭世了。于成龍即便是遇到了康熙這樣一個英明的皇帝,仍隨時如坐針氈。可見官場險惡,小人險惡。


于成龍過世後,他手下的將軍、都統、幕僚們去整理遺物時發現,這位正品大員的遺物不過一隻竹編的箱子。打開來看,箱子裡,只有一套袍子,幾隻裝鹽和豆豉的罐子而已。康熙皇帝聞知,乃讚嘆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皇帝褒獎自然是好,但公道更在人心。聽到于成龍去世的消息,「民罷市聚哭」。古往今來,有幾個官員的去世,能讓「民罷市聚哭」的啊!

視頻 

一代廉吏 于成龍

參考資料 

  1. 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