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金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金條

二金條,別名二荊條,是一種辣椒。屬於茄果類蔬菜,適應性強,產量高,供應季節長,不但可以露地栽培,而且也適於保護地栽培。二金條辣椒主產於四川,果實深紅油亮,長角型,適宜干制或醃漬,為中早熟品種,對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及落花落果等有較強抗性。

目錄

簡介

植物特徵

栽培要點

採收要求

環境條件

病害防治

簡介

二金條辣椒,又名二荊條,是雙流縣最具地方特色的經濟作物之一。郫縣豆瓣以香辣著名海內外,也是因其採用了雙流二荊條辣椒作主要原料。2009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告發文,批准雙流二荊條辣椒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稱號,保護範圍為公興、黃甲等13個區域。

植物特徵

二金條辣椒莖部木質較發達,根群發達,側根分枝較多,根部分布於15~25cm深的土層,株高50~85cm, 分枝性較強;葉單生為卵圓形,較大,寬3~4cm,綠色,表面光滑;第一花序着生於主莖第10~14節位,花單生為白色;果實為長羊角形,頂尖微鈎,向下着生,果實長15~18cm,橫徑0.9~1cm,青熟果綠色,老熟果鮮紅色,果肉厚0.15cm,胎座小,單果重8g,味辛辣。紅熟果宜干制,青果鮮食。種子扁圓形,呈淺黃色。

栽培要點

一般是先育苗而後定植。在栽培管理中,特別注意施肥、 灌水與採收的時期。在生產上主要存在落花、落葉、日傷及病蟲害問題。

播種育苗

有冬播與春播之分,冬播在12月上旬至下旬,春播在2月春暖之後。冬播的秧苗生長健壯,開花早,結果早,早期產量較高。但苗期管理費工,故冬播時期也不宜過早。在11~12月間利用保溫苗床或用塑料薄膜覆蓋播種、育苗,立春後定植。在育苗過程中,生長較番茄慢,不易徒長,肥水可以比番茄、茄子的少些。但如土溫低而根系不發育,影響幼苗生長。

定植

一般晚霜結束,旬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定植。原平地區一般5月6日開始定植,5月20日前定植完畢,每667m2栽植4500株,株行距45cm×24cm。具體方法是進行分苗的在定植前1天苗床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不進行分苗的,將秧苗在500倍多菌靈藥液中蘸根處理。而後開穴,同時每穴施入硝酸磷30粒或磷酸二銨15粒左右與土拌勻,再澆穩苗水,隨水擺苗,覆土後一定要將膜口封嚴,防止膜下雜草叢生。

田間管理

辣椒的田間管理是利用施肥灌水措施來控制營養生長與開花結果的關係,達到多開花、多結果,延長結果期。

施肥

用有機肥、糞肥及堆肥做基肥。在未施基肥的情況下,要用追肥來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追肥一般用腐熟的糞肥,或加施過磷酸鈣、草木灰、硫酸銨或尿素等肥料。在定植後的一段時間裡,增施追肥,可以促進緩苗和髮根,有利於莖葉生長。為了提早開花,提早採收,可在定植後至現蕾的一段時間裡,少施氮肥,以提早結實。但為了提高總產量,可在現蕾開花前,多施氮肥,勤灌溉,促進枝葉生長,增加開花節數。這樣,開花結果期會延遲一些,但總產量較高。如果植株生長纖弱,則要及時增施追肥,促進多分枝,多開花結果。噴施葉面肥,以 1‰~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霧,在盛花和盛果期每15天噴霧一次,連續2~3次為宜。

落花落果與落葉

溫度過高或過低是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早春開的花,由於溫度過低,影響了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長,容易脫落。此外,如果氮肥施用過多,植株徒長,也會引起落花。如果栽植過密,枝葉徒長,光照不足,第1~2層的花大都脫落。到生長後期(7~8月間)高溫、乾旱,也會引起落花以及落果、落葉。在過於乾熱以後,突然遇到雷雨,也易引起落花及落果。應用生長調節劑防止落花,有一定的效果。用對氯苯氧乙酸 (PCPA)25~30mg/kg 或6000~8000倍辣椒靈等,在開花期間噴灑,可以防止落花,增加早期產量。

落果及落葉問題,有生理的原因,也有病理的原因。如果實的近萼片處的輪紋病(即早疫病)往往引起大量的小果脫落,到果實膨大以後,仍有脫落現象。白星病、炭疽病、輪紋病、細菌性葉斑病及病毒病的寄生往往引起落葉。由於水分失調,土壤過熱、過干,或者排水不良,土壤空氣過少,影響根系的吸收,甚至爛根,則是引起落果與落葉的生理原因。

磷肥不足,也會引起落花落果。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強肥水管理,並結合藥劑處理。在管理上,要合理施肥、灌溉,特別在炎熱乾旱的季節,要及時追肥、灌水,保證肥水充足,同時也可採用地面覆蓋,以降低土表溫度,減少蒸發。由病害所引起的落葉,可用藥劑防治,如波爾多液、代森鋅等,對於這些真菌性的葉斑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採收要求

二金條辣椒採收要根據收購要求而定,以鮮紅椒為產品的,當單果全部變紅時,及時採收;干制辣椒最好分批採收,當果實呈深紅油亮時,選擇晴天收穫,也可一次性採收,當早霜來臨前,全株拔起分級採摘,自然晾曬,但要防止堆積過多,引起果實霉變。

環境條件

不耐寒,喜高溫濕潤季節生長,最適溫度在21℃~26℃之間。辣椒對溫度的適應比較廣,試驗證明,幼小的植株,適宜於莖生長的夜溫為22℃~25℃。隨着植株的長大,適宜的夜溫逐漸降低。到播種後108天的植株,當日溫為27℃,適宜於莖生長的夜溫可低到8.5℃。適於開花結實的溫度,也是在幼小植株較高(以夜溫16℃~21℃為適宜),等到植株逐漸老時,適於開花結實的夜間溫度逐漸下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從沙質土到壤土,均能生長。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為適宜。由於辣椒的單葉面積較小,蒸騰較少,比較耐乾旱。對於作為調味用的干辣椒,適宜山區的黃壤和紫色土。

病害防治

辣椒疫病[1] 為害症狀:為害葉、莖及果實。葉片病斑暗綠色,近圓形,不明顯邊緣。在莖、枝上,病斑黑色,邊緣不明顯,多呈條斑,有時病斑發生在莖的一側,整段變黑,其上端枝葉枯萎死亡。果實多從蒂部開始,顯邊緣。果實多從蒂部開始,病部暗綠色,水浸狀,無明顯邊緣,果實失水形成乾果,殘留在枝上不落。

發生特點:卵菌引起。主要隨病殘體留地面越冬。氣溫23~31℃適於病菌生長發育和侵染,土壤濕度和降雨是影響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偏施氮肥,種植過密,排水不暢,疫病發生早、為害重。

藥劑防治:25%阿米西達(10毫升1桶水),10%世高(10克1桶水),72%普力克(25毫升1桶水),10%科佳(10毫升1桶水)。可兼治晚疫病,交替使用,7~15天1次,連續2~3次。

辣椒瘡痂病

為害症狀:葉、莖蔓、果實均可得病。葉被害,初現許多圓形或不整齊水浸狀斑點,後擴大成不規則黃褐斑,稍隆起呈瘡痂狀,多個斑可融合成大斑,引起葉片脫落;莖被害,呈不規則條斑,後木栓化或縱裂;果實上出現圓形病斑,稍隆起,黑綠色,後期木栓化。

發生特點:細菌引起。主要隨種子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害多發生7~8月份雨季,特別是暴風雨或風雨過後連續幾天高溫天氣,病害易暴發流行。土質黏重、缺肥、植株生長不良時病害發生。適宜發生的溫度是24~30℃,降雨是侵染的必備條件。土質黏重、缺肥、植株生長不良時病害發生重。

防治技術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

(2)種子處理,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撈後沖洗再播種,用2.5%適樂時拌種劑進行包衣處理。

(3)藥劑防治,20%施寶靈或80%金納海或可殺得2000或77%多寧或強效抗枯靈。

參考資料

  1. 二金條,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