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二者不可得兼

二者不可得兼

二者不可得兼,一般情況下用來形容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出自《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

而取熊掌者也。」  

簡拼 EZBKDJ[1]

拼 音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出 處 《孟子·告子上》

目錄

目錄

基本信息

典故

相關內容

基本信息

  漢語拼音èrzhěbùkědéjiān

  成語釋義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使用例句你一方面要顧着你們的孝道,一方面又看着眼前的危險;可是二者不可得兼。老舍《二馬》三  

典故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相關內容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並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

有很重要的地位,為「四書」之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

也)。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

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參考資料

  1. 二者不可得兼,搜狗, 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