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氧化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種黃綠色到橙黃色的氣體,是國際上公認為安全、無毒的綠色消毒劑。低濃度的二氧化氯具有青草和泥土的混合氣味,高濃度時具有與氯氣相似的刺激性氣味,具有強烈刺激性,接觸後主要引起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濃度可發生肺水腫,能致死,對呼吸道產生嚴重損傷,高濃度的本品氣體,可能對皮膚有刺激性。皮膚接觸或攝入本品的高濃度溶液,可能引起強烈刺激和腐蝕,長期接觸高濃度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1]

化學性質

高濃度時呈紅黃色,低濃度時呈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臭味氣體:11℃時液化成紅棕色液體,-59℃時凝固成橙紅色晶體。有類似氯氣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常態為氣態,固體為橙紅色。沸點11℃。相對蒸氣密度2.3g/L。遇熱水則分解成次氯酸、氯氣、氧氣,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於冷暗處相對穩定。二氧化氯能與許多化學物質發生爆炸性反應。對熱、震動、撞擊和摩擦相當敏感,極易分解發生爆炸。受熱和受光照或遇有機物等能促進氧化作用的物質時,能促進分解並易引起爆炸。氣相濃度超過10%則會發生爆炸,若用空氣、二氧化碳、氮氣等惰性氣體稀釋時,爆炸性則降低。屬強氧化劑,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與很多物質都能發生劇烈反應。腐蝕性很強。[2] 可溶性:極易溶於水而不與水反應,幾乎不發生水解(水溶液中的亞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質的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溶於鹼溶液而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

水中溶解度:20℃時0.8g/100ml、8300mg/L

化學鍵:Cl原子以sp雜化軌道形成σ鍵,分子為V形分子。 氯原子中的一個電子垂直於 O-Cl-O 平面,並與 O,O 的4個電子形成 3原子 5電子 大π鍵(離域π鍵)。

氧化作用:

1.對錳的氧化

二氧化氯能夠把二價錳氧化成四價錳,使之形成不溶於水的二氧化錳(MnO2),即:

2ClO2+5Mn++6H2O=5MnO2+12H+2Cl通過氧化,二氧化氯對錳的去除率為69%~81%,而氯對錳的去除率僅為25%,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為5.0mg/L。

2.對鐵的氧化

二氧化氯同樣也能夠把二價的鐵氧化成三價的鐵,形成氫氧化鐵沉澱,即:

ClO2+5Fe(HCO3)2+13H2O=5Fe(OH)3+10CO3+Cl+21H 通過氧化,二氧化氯對鐵的去除率為78%。

3.對硫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在pH值5~9的區間內,很快將硫化物(S)氧化成硫酸鹽(SO4),即:

8ClO2+5S+4H2O=5SO4+8Cl+8H 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為3.0mg/L時,硫的去除率為81%。

4.對氰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可以將氰化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即:

2ClO2+2CN=2CO2+N2+2Cl 當氰化物的濃度為3.0mg/L,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為5.0mg/L,其氰化物的去除率一般都大於85%。

國外大量的實驗研究顯示,二氧化氯是安全、無毒的消毒劑,無"三致"效應(致癌、致畸、致突變),同時在消毒過程中也不與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可產生"三致作用"的有機氯化物或其它有毒類物質。但由於二氧化氯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應避免在高濃度時(>500ppm)使用。當使用濃度低於500ppm時,其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時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的影響,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響。對皮膚亦無任何的致敏作用。事實上,二氧化氯的常規使用濃度要遠遠低於500ppm,一般僅在幾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國際上公認為安全、無毒的綠色消毒劑。

金魚毒性實驗及小白鼠毒性實驗中得到兩個結果:a.ClO2的安全濃度為0.75m g /1,b. 由小白鼠急性經口毒性實驗,ClO2屬實際無毒型水處理劑。

急性毒性試驗, 最高灌以劑量10000mg/kg穩定性二氧化氯時, 小鼠仍無明顯中毒症 狀, 飲食與活動均正常。試驗過程中各組動物均無一死亡表。經計算, 其經口LD50>10000mg/kg。

急性皮膚刺激性,觀察表明, 去除藥物後1~48小時, 兔脊背敷貼部位皮膚均未出現紅斑和水腫等刺激症狀, 反應積分均為0。

急性眼粘膜刺激性,向兔眼結膜囊內滴入濃度9.7~11.4mg/L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5s後, 用生理鹽水沖洗乾淨。兔眼結膜血管在6h內出現輕度充血, 至24h症狀基本消失, 症狀48h完全消失。家兔48h眼刺激積分指數為0, 屬無刺激性物質。

製備

由氯酸鈉與硫酸和甲醇作用或由氯酸鈉與二氧化硫作用而製得。以氯酸鹽為原料,在酸性(硫酸)介質中還原製得二氧化氯。工業上採用的還原劑主要為二氧化硫,此法稱之為馬蒂遜法,具體工藝過程為:將含約600g/L氯酸鈉溶液與工業濃硫酸連續定量地送入主反應器,經空氣稀釋的5%~8%二氧化硫氣體通過氣體分布板分別進入主、負反應器進行反應。反應所產生的氣體經洗滌塔洗滌,除去夾帶的泡沫和酸霧,所產生的二氧化氯氣體送入後續工序使用。負反應器溢流出的廢液進入氣提塔,從塔底通入少量空氣,,氣提出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氯,匯入主反應器。

二氧化氯是一種極易爆炸的強氧化性氣體,在生產和使用時必須儘量用稀有元素氣體進行稀釋,同時需要避免光照、震動或加熱。因此,二氧化氯的製備方法一直是科學家長期尋求解決的問題。世界常用的二氧化氯製備方法主要集中為三種。

1.氯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法(Kestiog法)

歐洲一些國家主要採用氯酸鈉(NaClO3)氧化濃鹽酸的製備方法,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ClO3+4HCl(濃)=2NaCl+Cl2↑+2ClO2↑+2H2O。此法的缺點主要是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氯氣,不僅產率低,

而且產品難以分離,同時很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2.亞氯酸鈉與氯氣反應法

我國的科學家經過科學探索,發現一種優於歐洲的製備方法,將經乾燥空氣稀釋的氯氣通入填充有固體亞氯酸鈉(NaClO2)的反應柱內製得。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ClO2+Cl2=2NaCl+2ClO2。此法的特點是安全性好,沒有產生毒副產品。

3.草酸還原法

科學家又研究出的一種新的製備方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H2C2O4)還原氯酸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C2O4+2NaClO3+H2SO4 == Na2SO4+2CO2↑+2ClO2↑+2H2O和2KClO3+H2C2O4=K2CO3+CO2↑+2ClO2↑+H2O此法的最大特點是由於反應過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稀釋作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及儲存、運輸的安全性。

4.亞氯酸鈉與鹽酸反應法

常用的製備高純二氧化氯的方法,化學反應方程式為: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此工藝產物中純度一般高達95%以上,需要現場製備現場使用。運用高耐腐材料製作的二氧化氯發生器能夠滿足應用。

5.氯酸鉀與二氧化硫反應法

優點是可以利用二氧化硫減少空氣污染,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KClO3+SO2=2ClO2+K2SO4、

6.氯酸鈉與亞硫酸鈉反應法

實驗室常用氯酸鈉(NaClO3)和亞硫酸鈉(Na2SO3)用硫酸酸化,加熱製備二氧化氯,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用途

詳細用途

用作氧化劑、脫臭劑、殺生劑、保鮮劑、漂白劑等。

二氧化氯因為其具有殺菌能力強,對人體及動物沒有危害以及對環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二氧化氯不僅是一種不產生致癌物的廣譜環保型殺菌消毒劑,而且還在殺菌、食品保鮮、除臭等方面表現出顯著的效果。

二氧化氯還可以用於漂白,如紡織與造紙元採用氯氣漂白的都可以用二氧化氯替代。

二氧化氯的主要用途在自來水的消毒,和麵粉與木質紙漿的漂白。

它能很有效地對抗病毒、細菌和包括梨形鞭毛蟲(Giardia lamblia)與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等原生生物所引起的囊腫與卵囊。

從1956年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把自來水消毒劑由氯氣改成二氧化氯後,二氧化氯開始被廣泛地使用。

在襲擊紐奧良的颶風卡特里娜過後,二氧化氯就被用來清除被洪水淹沒後房屋上的危險黴菌。而中國政府也於2006年3月6日預告二氧化氯為自來水消毒劑。

殺菌、消毒方面

⑴對飲用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是淨化飲用水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淨水劑,其中包括良好的除臭與脫色能力、低濃度下高效殺菌和殺病毒能力。二氧化氯用於水消毒,在其濃度為0.5~1mg/L時,1分鐘內能將水中99%的細菌殺滅,滅菌效果為氯氣的10倍,次氯酸鈉的2倍,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比氯高3倍,比臭氧高1.9倍。二氧化氯還有殺菌快速,pH範圍廣(6-10),不受水硬度和鹽份多少的影響,能維持長時間的殺菌作用,能高效率地消滅原生動物、孢子、黴菌、水藻和生物膜,不生成氯代酚和三鹵甲烷,能將許多有機化合物氧化,從而降低水的毒性和誘變性質等多種特點。

⑵對空氣的殺菌 空氣中含有大量可以致病的細菌,特別是飲食業場所及食品加工廠生產車間空氣中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多而複雜,對於這些微生物普遍採用的是紫外線滅菌方式,但由於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大,紫外線殺菌效果並不理想。而二氧化氯製劑的滅菌能力強,分解迅速無殘留,非常適於飲食業及食品加工業的有關場所的空氣噴霧殺菌及消毒。此外,春秋兩季是感冒、氣管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可以用二氧化氯對環境進行消毒,不但能殺滅病原微生物,還能消除異味,清新空氣。因此,二氧化氯是十分理想的預防"非典"的環境消毒劑。

⑶對廚房用具、食品機械設備的消毒 廚房用具、食品機械設備、容器等如果不經徹底的消毒,容易對食品造成污染,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用二氧化氯對廚房用具、食品機械設備、容器等進行消毒,可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等。

⑷在醫療領域 二氧化氯用於口腔含漱,可有效控制牙齦炎、牙斑菌和口臭,用作坐浴或沖洗,可防止多種疾病,等等。在1998年抗洪救災中,抗洪戰士用二氧化氯消毒液洗臉、坐浴、擦身、泡腳、泡洗內衣褲等,其神奇作用再次被驗證。實踐證明,二氧化氯對防治紅眼病、皮膚病及除臭有良好效果。

⑸水產養殖、畜禽養殖的消毒:二氧化氯水產養殖藥劑可用於治療魚、蝦、蟹、甲魚、蛙類等細菌性、病毒性疾病。對鯉、草、鰻、羅非魚等的赤皮、爛腮、出血性敗血病、腸炎、爛尾、水霉病等;蝦類病毒病、黑鰓、白毛病、打印病等;蟹類爛腮、 水腫、腸炎、上岸症、顫抖等;甲魚腐皮病、紅、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等;蛙類的皮膚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獨特功效,並能去除水中異味,改善水質,增加水體含氧量。

殺菌效果:二氧化氯是一種廣譜、高效的滅菌劑。國外許多的研究結果表明,二氧化氯在極低的濃度(0.1ppm)下,即可殺滅許多諸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即使在有機物的干擾下,在使用濃度為幾十ppm時,也可完全殺滅細菌繁殖體、肝炎病毒、噬菌體和細菌芽孢等所有微生物。

二氧化氯消毒劑應用歷史

人類利用化學消毒劑進行殺菌消毒是從19世紀初開始的。1820年第一代化學消毒劑漂白粉問世後,人們將其主要用於飲用水消毒和感染創傷的治療上,並取得了良好地效果,開闢了化學殺菌消毒的第一個里程碑。此後,人們相繼發現了第二代消毒劑環氧乙烷,第三代消毒劑戊二醛。新一代高效化學消毒劑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問世,這就是被稱作第四代殺菌消毒劑的二氧化氯。 含二氧化氯的消毒劑 含二氧化氯的消毒劑 二氧化氯誕生於1811年,早年人們並未用它殺菌消毒,直到1940年前後次氯酸鈉工業化生產之後,人們才開始大規模使用。1940年美國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率先採用它處理飲用水,取得良好效果,之後迅速推廣到全世界。人們陸續發現用氯氣對飲用水進行消毒時,水中的有機物會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有機氯化合物,有機氯會在人體內積留產生慢性累積中毒,還會誘發癌病,世界環保聯盟即將全面禁止使用氯氣用於飲用水的消毒,建議採用廣普性、具有強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劑二氧化氯進行飲用水的消毒。二氧化氯已被聯合國衛生組織(WHO)列為AⅠ級消毒劑。

中國應用二氧化氯消毒技術始於八十年代。1987年,廣東省衛生監督部門批准其可以用於食品消毒、保鮮及食品設備、用具消毒。1990年上海衛生管理部門批准其可以用於水處理、食品加工以及水產養殖、除臭等。我國衛生部也在2000年前明確提出,逐步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氣進行飲用水的消毒。二氧化氯又被列為預防非典的重要的含氯消毒劑。

消毒劑對比

下表列出了二氧化氯消毒劑與常用其它消毒劑的比較:

性能

可殺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

可殺滅所有細菌繁殖體,高濃度能殺死芽孢

可殺滅多數細菌繁殖體, 對芽孢和噬菌體無效

可殺滅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⑴食品的保鮮 二氧化氯屬無毒型消毒劑,一般使用濃度較小,可直接用於水果、蔬菜、肉類的殺菌、保鮮。將水果、蔬菜在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片刻,即能殺死微生物又不與脂肪酸反應,不破壞蔬菜的纖維組織並對果蔬的味道、營養無任何損害,且無需再用清水清洗。在流通領域中,有些不宜水洗的果蔬,可用固體的二氧化氯與果蔬一起裝入包裝箱,可長時間緩慢放出二氧化氯,既滅菌,又可達到保鮮作用。經二氧化氯溶液浸泡的魚、雞、禽類,不僅可消除腥臭味,還可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長,延長儲藏期,並能保持鮮美的口味。用二氧化氯處理禽蛋,保鮮效果亦良好,且不影響蛋的孵化。

⑵除臭、除異味 二氧化氯能和空氣中的氨和硫化合物及水中鐵和錳化合物相作用,因此可消除空氣和水中的臭味。用二氧化氯溶液對冰箱進行擦洗,可達到消除異味的作用。在衛生間中可用二氧化氯溶液進行噴霧,可迅速去除臭味。

發達國家已將二氧化氯應用到幾乎所有需要殺菌消毒領域。在中國,二氧化氯的應用雖然剛剛起步,但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二氧化氯一定會成為生產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其發展前景無限廣闊。

漂白

⑴紡織 用於棉紗、麻等天然纖維的漂白。

⑵造紙 紙漿漂白,提高白度。

(3)食用菌 竹筍等食品的漂白

95%,而氯對鐵的去除率僅為50%左右,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為2.0mg/L。

影響因素

穩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劑中的二氧化氯以亞氯酸鹽的形式存在,經用活化劑活化後,才能放出具有殺菌作用的二氧化氯。殺菌能力與純二氧化氯消毒劑溶液相似。二氧化氯消毒劑釋放的速度與酸鹼度有一定關係,酸性條件下迅速釋放,pH值>5.0時二氧化氯消毒劑釋放速度減慢,活化不完全,殺菌作用較弱。

二氧化氯消毒劑隨濃度的增加,殺菌作用加強,用500ppm二氧化氯消毒劑溶液殺滅白色念珠菌,作用1min,殺滅率達100%;而用250ppm時,作用10min,才能達到99.99%。

隨溫度的升高,殺菌作用加強。用0.8mg/L二氧化氯消毒劑殺滅99%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當溫度為5℃時,需要6.8min,當溫度為15℃時,需要1.7min ,當溫度為25℃時,需要1.5min。

有機物對二氧化氯消毒劑滅菌效果有明顯影響,在試驗用的菌液內加入2%酵母,再用二氧化氯消毒劑進行滅菌試驗,結果,100min只能殺滅大腸桿菌的99.99%,而不加酵母者,僅作用5min即可將其全部殺滅。

殺菌消毒去異味,二氧化氯獨一無二。

反應方程式

機械強度和剛性。

檢測儀器

1、便攜式二氧化氯檢測儀

HFPCY-CLO2便攜式二氧化氯檢測儀,可連續檢測作業環境中二氧化氯泄漏濃度。袖珍型二氧化氯檢測儀為自然擴散方式檢測氣體濃度,採用進口電化學傳感器,具有極好的靈敏度和出色的重複性;袖珍型二氧化氯檢測儀採用嵌入式微控制技術,菜單操作簡單,功能齊全,可靠性高,整機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

2、固定式二氧化氯檢測探頭

HFTCY-CLO2工業用固定式二氧化氯檢測探頭由報警控制器和二氧化氯探測器組成,報警控制器可放置於值班室內,主要對各監測點進行控制,二氧化氯探測器安裝於氣體最易泄露的地點,其核心部件為內置的氣體傳感器,傳感器檢測空氣中氣體的濃度。探測器將傳感器檢測到的二氧化氯濃度轉換成電信號,通過線纜傳輸到控制器,氣體濃度越高,電信號越強,當氣體濃度達到或超過報警控制器設置的報警點時,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並可啟動電磁閥、排氣扇等外聯設備,自動排除隱患。固定式二氧化氯檢測探頭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煤礦、水廠等環境,有效防止中毒、爆炸等事故的發生。

安全操作指南

包裝

可用聚氯乙烯桶包裝,每桶淨重20L或100L。也可用鋼瓶包裝。包裝容器的桶身上應加貼化學品安全標籤,標籤的編寫應符合國家標準《化學品安全標籤編寫規定》(GB15259-1999)。包裝上應明顯註明怕熱標誌。

運輸

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應使用危險品運輸車輛運輸。運輸時運輸車輛手續證件齊全,符合國家標準或法律法規對安全的要求;運輸和押送人員應進行相應的專業技術、安全知識和應急救援的培訓,要了解所運載危險品的性質、危害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保證運輸過程中不因溫度、濕度或者壓力的變化而發生任何滲(灑)漏。運輸車輛裝卸前後,均應徹底清掃、洗淨,嚴禁混入有機物、易燃物等雜質。

儲存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食品容器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動、撞擊和摩擦,預防容器發生物理損害、摩擦或打擊,定期檢查容器漏洞。

使用

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能力,可將所有微生物殺滅,消毒後在物品上不留殘餘毒性。但是,由於化學性質不穩定須現用現配。因其氧化能力強,高濃度時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腐蝕物品。二氧化氯可用於物品表面消毒,濃度為500mg/L,作用時間30min。二氧化氯的配兌稀釋程序應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後加注二氧化氯溶液,配兌現場嚴禁火種和禁忌物,以免引起爆炸。消毒過程中應注意身體防護: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護目鏡,要戴橡膠手套,以免損傷皮膚,穿防護服;②消毒所用衣物應當單獨清洗;③工作完畢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應急處置

(1)火災

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迅速切斷氣源,用水噴淋保護切斷氣源的人員,然後根據着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包括泡沫、乾粉、二氧化碳。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注意儘量從遠處滅火。

(2)泄漏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如果不會造成人員傷害,儘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進入水體或水源。噴霧狀水稀釋。發生漏氣的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3)急救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明顯中毒者必須臥床休息,密切觀察,注意防治肺水腫。

皮膚接觸: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防護措施

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帶過濾式放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護:戴防護手套。

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不得進食和飲水。

危害

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性,空氣中的體積濃度超過10%便有爆炸性,但其水溶液卻是十分安全的(水中含量超過30%易爆炸)。它能與許多化學物質發生爆炸性反應,對受熱、震動、撞擊、摩擦等相當敏感,極易分解發生爆炸。

發展

早在1811年,美國科學家H.Davery利用KClO3水溶液和鹽酸反應,首次合成並收集了二氧化氯氣體。但是,直到上世紀30年代,ClO2才得以安全且經濟地規模生產,開始了工業化的廣泛應用。1944年,二氧化氯首次作為消毒劑用於處理美國紐約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飲用水。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自從研製成功二氧化氯穩定劑後,二氧化氯作為漂白劑和消毒劑,已被廣泛應用於紙漿的漂白、食品加工領域的殺菌消毒及水淨化處理等領域,充分顯示出其所具有的強漂白和殺菌消毒能力。

二氧化氯是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的高效、廣譜、安全的殺菌、保鮮劑,是氯製劑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美國、西歐、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有關組織如美國環境保護局、食品藥品管理局、美國農業部均批准和推薦二氧化氯用於食品、食品加工、製藥、醫院、公共環境等的消毒、防霉和食品的防腐保鮮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糧食組織(FAO)也已將二氧化氯列為A1級安全高效消毒劑。為控制飲水中"三致物質"(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產生,歐美發達國家已廣泛應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氣進行飲用水的消毒。2006年左右,我國也開始重視二氧化氯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於2006年6月1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穩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2006),國家衛生部已批准二氧化氯為消毒劑和新型食品添加劑。

其他

2003年5月1日,國家疾病控制中心頒發的《各種污染對象的常用消毒方法》中建議,為了避免"非典"等傳染病的傳播,餐飲用具可用2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游泳池水可按5mg/L用二氧化氯進行消毒。

WHO評定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農業機構FAO一起組成的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對該產品的安全性進行了評審,其安全等級ADI(人體攝取容許基準)為AI級(即便被食用也很安全)。是消毒技術中唯一獲此認證者。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環境組織(EPA)中國衛生部等,公認二氧化氯為新時代綠色消毒劑,具有無三致(無致癌、無致畸、無致突變性),有三效(廣譜、高效、快速)和除臭、保鮮、除藻、漂白的奇特功能,已編入衛生法規進行使用。

作用機理

二氧化氯具有殺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鮮的功能。

作用機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電子結構呈不飽和狀態,外層共有19個電子,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 力,主要是對富有電子(或供電子)的原子基團(如含巰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進行攻擊,強行掠奪電子,使之 成為失去活性和改變性質的物質,從而達到其目的。

1、殺菌機理

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將細胞內的含巰基的酶氧化起到殺菌作用。

2、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的漂白是通過放出原子氧和產生次氯酸鹽而達到分解色素的目的。用他做漂白劑代替氯氣、氯酸鹽等,可阻止並避免與纖維發生氧化而降低纖維強度,因而效果更全面。

3、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除臭是因為它能與異味物質(如H2S、-SOH、-NH2等)發生脫水反應並使異味物質迅速氧化轉化為其他物質。而且它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也能破壞已形成的乙烯,從而延緩腐爛,同時殺死微生物而不與脂肪 酸反應並不破壞食品結構。

安全信息

危險品運輸編碼:UN 9191 危險類別碼:R6 安全說明:S23-S26-S28-S36/37/39-S38-S45-S61 危險品標誌:O: Oxidizing agent;T+: Very toxic;N: 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合成路線 合成路線(共231條) 查看更多>>

劇毒物品品名表

氰化鈉(A1001) 氰化鉀(A1002) 氰化鈣(A1003) 氰化鋇(A1004) 氰化鈷(A1005) 氰化亞鈷(A1006) 氰化鈷鉀(A1007) 氰化鎳(A1008) 氰化鎳鉀(A1009) 氰化銅(A1010) 氰化銀(A1011) 氰化銀鉀(A1012) 氰化鋅(A1013) 氰化鎘(A1014) 氰化汞(A1015) 氰化汞鉀(A1016) 氰化鉛(A1017) 氰化鈰(A1018) 氰化亞銅(A1019) 氰化金鉀(A1020) 氰化溴(A1021) 氰化氫(A1022液化的) 氫氰酸(A1023) 三氧化二砷(A1024) 亞砷酸鈉(A1025) 亞砷酸鉀(A1026) 五氧化二砷(A1027) 三氯化砷(A1028) 亞硒酸鉀(A1030) 硒酸鈉(A1031) 硒酸鉀(A1032) 氧氯化硒(A1033) 氯化汞(A1034) 氰氧化汞(A1035) 氧化鎘(A1036) 羰基鎳(A1037) 五羰基鐵(A1038) 疊氮化鈉(A1039) 疊氮化鋇(A1040) 疊氮酸(A1041) 氟化氫(A1042無水) 黃磷(A1043) 磷化鈉(A1044) 磷化鉀(A1045) 磷化鎂(A1046) 磷化鋁(A1047) 磷化鋁農藥(A1048) 氟(A1101壓縮的) 氯(A1102液化的) 磷化氫(A1103) 砷化氫(A1104) 硒化氫(A1105) 銻化氫(A1106) 一氧化氮(A1107) 四氧化二氮(A1108液化的) 二氧化硫(A1109液化的) 二氧化氯(A1110) 二氟化氧(A1111) 三氟化氯(A1112) 三氟化磷(A1113) 四氟化硫(A1114) 四氟化硅(A1115) 五氟化氯(A1116) 五氟化磷(A1117) 六氟化硒(A1118) 六氟化碲(A1119) 六氟化鎢(A1120) 氯化溴(A1121) 氯化氰(A1122) 溴化羰(A1123) 氰(A1124液化的) 碘化氰(B1001) 砷(B1002) 亞砷酸鈣(B1003) 亞砷酸鍶(B1004) 亞砷酸鋇(B100S) 亞砷酸鐵(B1006) 亞砷酸銅(B1007) 亞砷酸銀(B1008) 亞砷酸鋅(B1009) 亞砷酸鉛(B1010) 亞砷酸銻(B1011) 乙酰亞砷酸銅(B1012) 砷酸(B1013) 偏砷酸(B1014) 焦砷酸(B1005) 砷酸銨(B1016) 砷酸鈉(B1017) 偏砷酸鈉(B1018) 砷酸氫二鈉(B1019) 砷酸氫二鈉(B1019) 砷酸二氫鈉(B1020) 砷酸鉀(B1021) 砷酸二氫鉀(B1022) 砷酸鎂(B1023) 砷酸鈣(B1024) 砷酸鋇(B1025) 砷酸鐵(B1026) 砷酸亞鐵(B1027) 砷酸銅(B1028) 砷酸銀(B1029) 砷酸鋅(B1030) 砷酸汞(B1031) 砷酸鉛(B1032) 砷酸銻(B1033) 三氟化砷(B1034) 三溴化砷(B1035) 三碘化砷(B1036) 二氧化硒(B1037) 亞硒酸(B1038) 亞硒酸氫鈉(B1039) 亞硒酸鎂(B1040) 亞硒酸鈣(B1041) 亞硒酸鋇(B1042) 亞硒酸鋁(B1043) 亞硒酸銅(B1044) 亞硒酸銀(B1045) 亞硒酸鈰(B1046) 硒酸鋇(B1047) 硒酸銅(B1048) 硒化鐵(B1049) 硒化鋅(B1050) 硒化鎘(B1051) 硒化鉛(B1052) 氯化硒(B1053) 四氯化硒(B1054) 溴化硒(B1055) 四溴化硒(B1056) 氯化鋇(B1057) 鉈(B1058) 氧化亞鉈(B1059) 氧化鉈(B1060) 氫氧化鉈(B1061) 氯化亞鉈(B1062) 溴化亞鉈(B1063) 碘化亞鉈(B1064) 三碘化鉈(B1065) 硝酸鉈(B1066) 硫酸亞鉈(B1067) 碳酸(亞)鉈(B1068) 磷酸亞鉈(B1069) 鈹(B1070粉末) 氧化鈹(B1071) 氫氧化鈹(B1072) 氯化鈹(B1073) 碳酸鈹(B1074) 硫酸鈹(B1075) 硫酸鈹鉀(B1076) 鉻酸鈹(B1077) 氟鈹酸銨(B1078) 氟鈹酸鈉(B1079) 四氧化鋨(B1080) 氯鋨酸銨(B1081) 五氧化二釩(B1082) (三)氯化釩(B1083) 釩酸鉀(B1084) 偏釩酸鉀(B1085) 偏釩酸鈉(B1086) 偏釩酸銨(B1087) 聚釩酸銨(B1088) 釩酸銨鈉(B1089) 砷化汞(B1090) 硝酸汞(B1091) 氟化汞(B1092) 碘化汞(B1093) 氧化汞(B1094) 亞碲酸鈉(B1095) 硝普鈉(B1096) 磷化鋅(B1097) 溴(B1098) 溴化氫(B1099) 鍺烷(B1100) 三氟化硼(B1101) 三氯化硼(B1102液化的) 苯胩化(二)氯(A2001) 乙撐亞胺(A2002) 甲基-雙β-(氯乙基)胺(A2003) 甲基-雙β-(氯乙基)胺鹽酸鹽(A2004) 乙基-雙β(-氯乙基)胺(A2005) 三氯三乙胺(A2006禁用) 1,2-二溴-3-丁酮(A2007) 氯苯乙酮(A2008禁用) 二氯(二)甲醚(A2009) 二氯二乙基硫醚(A2010禁用) 乙酸三乙基錫(A2011) 四乙基鉛(A2012) 乙基二氯胂(A2013) 二氯苯胂(A2014) 二苯(基)胺氯胂(A2015禁用) 2-氯乙烯基二氯胂(A2016禁用) 二苯(基)胺氯胂(A2017禁用) 氟乙酸(A2018) 氟乙酸鈉(A2019) 氟乙酸鉀(A2020) 氯甲酸氯甲酯(A2021) 氯甲酸三氯甲酯(A2022禁用) 異氰酸甲酯(A2023) 氟代磺酸甲酯(A2024) 氟代硫酸甲酯(A2025) 二硫代焦磷酸四乙酯(A2026) 氟磷酸(二)異丙酯(A2027) 硫酸(二)甲酯(A2028) 甲基氟磷酸異丙酯(A2029禁用) 二甲胺氰磷酸乙酯(A2030禁用) 甲基硫代膦酸乙酯(A2031禁用) 甲氟膦酸特已酯(A2032禁用) 四氯二苯二噁英(A2033) 乙氧啶(A2034) 戊硼烷(A2035) 士的寧(A2036及其鹽) 烏頭鹼(A2037) 中烏頭鹼(A2038) 阿托品(A2039及其鹽) 茛菪鹼(A2040及其鹽) 東茛菪鹼(A2041及其鹽) 嗎啡(A2042及其鹽) 海洛因(A2043及其鹽) 鈎吻生物鹼(A2044包括鈎吻素甲、乙、丙、戊、子、丑、寅、卯、辰等) 煙鹼(A2045) 毒扁豆鹼(A2046及其鹽) 毒草鹼(A2047) 毛果雲香鹼(A2048及其鹽) 藜蘆鹼(A2049) 原藜蘆鹼(A2050含原藜鹼A、B) 麥角毒鹼(A2051及其鹽) 麥角胺(A2052) 麥角新鹼(A2053及其鹽) 毒芹鹼(A2054及其鹽) 秋水仙鹼(A2055) 其它生物鹼(A2056符合A級標準的) 毒毛旋花甙C(A2057) 毒毛旋花甙K(A2058) 毒毛旋花甙H(A2059) 毒毛旋花甙元(A2060) 毒毛旋花甙元K(A2061) 洋地黃毒甙(A2062) 羥基洋地黃毒甙(A2063) 地高辛(A2064) 毛花甙c(A2065) 海蔥甙(A2066) 海蔥糖甙(A2067) 花青甙(A2068) 其它強心甙(A2069符合A級標準的) 黃麴毒素(A2070含黃麴毒素B、B1、B2、C、C1、G2等) 河豚毒素(A2071) 脫氧河豚毒素(A2072) 甲氧基河豚毒素(A2073) 甲藻毒素(A2074二鹽酸鹽) 蓖麻毒蛋白(A2075) 核殺菌素(A2076) 腸毒素(A2077) 響尾蛇毒素(A2078) 眼鏡蛇毒素(A2079) 肉毒毒素(A2080) 蛤蟆毒素(A2081) 箭毒蛙毒素(A2082) 相思豆毒素(A2083) 斑蝥素(A2084) 木防己苦毒素(A2085) 鐮刀毒素(A2086) 鐮刀菌酮x(A2087) 其它生物毒素(A2088符合A級標準的) 甲烷磺酰氟(A2089含量,5%) 吡唑磷(A2090含量,5%) 對氧磷(A2091含量,3%) 速滅磷(A2092含量>5%) 丙氟磷(A2093含量>15%) 特普(A2094含量>0%) 對硫磷(A2095含量>4%) 治螟磷(A2096含量>10%) 豐索磷(A2097含量>4%) 果蟲磷(A2098含量>10%) 治線磷(A2099含量>5%) 田樂磷(A2100含量>0%) 甲拌磷(A2101含量>2%) 特丁磷(A2102含量>10%) 地蟲磷(A2103含量>6%) 碸拌磷(A2104含量>5%) 甲氟磷(A2105含量>2%) 八甲磷(A2106含量>18%) 甲基對氧磷(A2107含量>10%) 胺吸磷(A2108含量>1%) 碳氯靈(A2109含量>1%) 克百威(A2110含量>10%) 涕滅威(A2111含量>1%) 毒鼠磷(A2112含量>10%) 溴代毒鼠磷(A2113含量>10%) 溴聯苯殺鼠迷(A2114含量>0.5%) 溴敵隆(A2115含量>5%) 撲滅鼠(A2116含量>0.5%) 捕滅鼠(A2117含量>0.5%) 沒鼠命(A2118禁用) 鼠立死(A2119含量>2%) 氟乙酰胺(A2120禁用) 殺它仗(A2121含量>0.5%) 放線菌(素)酮(A2122含量>4%) 六氟丙酮(A2150) 羰基硫(A2151) 羰基氟(A2152) 過氯酰氟(A2153) 三氟乙酰氯(A2154) 碳酰氯(A2155) 亞硝酰氯(A2156) 二氯硅烷(A2157) 乙烯酮(A2158) 重氮甲烷(A2159) 全氟異丁烯(A2160) 三氯硝基甲烷(B2134) 二氧化丁二烯(B2135) 4-己烯-1-炔-3-醇(B2136) 5(氨基)甲基-3-異惡唑醇(B2137) 4,6-二硝基鄰甲(苯)酚(B2138) 4,6-二硝基鄰甲酚鈉(B2139) 二硝基鄰甲酚銨(B2140) 戊硝酚(B2141) 2,4-二硝基酚(B2142) N-乙烯基乙撐亞胺(B2143) 甲基苄基亞硝胺(B2144) 丙撐亞胺(B2145) 乳酸苯汞三乙醇胺(B2146) 溴化雙吡己胺(B2147) 一氯乙醛(B2148) 丙烯醛(B2149) 二氯四氟丙酮(B2150) 丙酮氰醇(B2151) 1-羥環丁-1-丁烯-3,4-二酮(B2152) 2-甲基-1-丁烯-3-酮(B2153) 苯(基)硫醇(B2154) 2-巰基丙酸(B2155) 乙酸汞(B2156) 乙酸甲氧基乙基汞(B2157) 氯化甲氧基乙基汞(B2158) 氫氧化苯汞(B2159) 氯化甲基汞(B2160) 苯乙酸汞(B2161) 甲基汞(B2163) 二甲基汞(B2163) 甲酸亞鉈(B2164) 乙酸亞鉈(B2165) 丙二酸鉈(B2166) 硫酸二乙基錫(B2167) 硫酸三乙基錫(B2168) 酸式硫酸三乙基錫(B2169) 二丁基氧化錫(B2170) 硫酸三甲基錫(B2171) 乙酸三甲基錨(B2172) 四乙基錫(B2173) 氯甲酸-2-乙基己酯(B2174) 氯甲酸環丁酯(B2175) 氯甲酸環己酯(B2176) 氯乙酸乙酯(B2177) 氯乙酸乙烯酯(B2178) 氰甲基乙酸酯(B2179) 氰基甲酸甲酯(B2180) 氯甲酸甲酯(B2181) 氯甲酸乙酯(B2182) 溴乙酸甲酯(B2183) 溴乙酸乙酯(B2184) 氯磺酸乙酯(B2185) 3-氯烯腈(B2186) 3-氯丙腈(B2187) 羥基乙腈(B2188) 甲基丙烯腈(B2189) 丙腈(B2190) 溴苯乙腈(B2191一溴苯乙腈除外) 丙烯腈(B2192) 異氰酸-3-氯-4-甲苯酯(B2193) 氟磷酸二乙酯(B2194) 氯代膦酸-L酯(B2195) 2-氯吡啶(B2196) N-正丁基咪唑(B2197) 三(1—吖丙啶基)氧化膦(B2198) 乙烯碸(B2199) N—二乙氨基乙基氯(B2200) 乙酰替硫脲(B2201) 癸硼烷(B2202) 馬錢子鹼(B2203及其鹽) 次烏頭鹼(B2204及其它烏頭類生物鹼及其鹽) 可待因(B2205及其鹽) 二氫可待因(B2206) 鹽酸二氫羥可待因酮(B2207) 乙基嗎啡(B2208及其鹽) (鹽酸)阿朴嗎啡(B2209) 二氫脫氧嗎啡(B2210) 罌粟鹼(B2211及其它阿片類生物鹼(及其鹽)) 箭毒(B2212) (氯化)筒箭毒鹼(B2213) 氯化琥珀酰膽鹼(B2214) 氫溴酸後馬托晶(B2215) 鹽酸吐根鹼(B2216) 吐根酚鹼(鹽酸鹽) 鹽酸育亨賓鹼(B2218) 氫溴酸加蘭它敏(B2219) 綠藜蘆生物鹼(B2220) 氯化氨甲酰膽鹼(B2221) 其它生物鹼(B2222符合B級標準) 美登木素(B2301) 溴化新斯的明(B2302)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B2304) 撲瘧喹啉(B2305) 鹽酸哌替啶(B2306) 去氧麻黃鹼(B2307及其鹽酸鹽) 絲裂黴素C(B2308) 金霉酸(B2309) 腎上腺素(B2310) 抗黴素A(B2311) 放線菌素(B2312) 放線菌素A(B2313) 放線菌素C(B2314) 放線菌素D(B2315) 放線菌素J(B2316) 山道年(B2317) 巴豆油(B2318) 溴化吡斯的明(B2319) 乙酰洋地黃毒甙(B2320) 甲基狄戈辛(B2321) 乙酰地高辛(B2322) 吉他林(B2323) 沙群海葵毒素(B2324) 赫曲毒素(B2325) 赫曲毒素A(B2326) 赫曲毒素A乙酯(B2327) 環氯素(B2328) 色素霉A3(B2329) 黃質黴素(B2330) 刺煙氟菌素(B2331) 鹽酸庫黴素(B2332) 比赫羅黴素(B2333) 阿布拉黴素(B2334) 左旋溶肉瘤素(B2335) 黃青黴素(B2336) 強心甙(B2337符合B級標準的) 生物毒素(B2337符合B級標準的) 抗菌素(B2337符合B級標準的) 卡巴醌(B2338) 丙亞胺(B2339) 氨氯吡脒(硫酸)苯丙胺(B2340) 杜廷(B2341) 尿嘧啶芳芥(B2342) 異丙基嗎啉(B2343) 羥間唑啉(B2344鹽酸鹽) 傑莫靈(B2345) 卡氮芥(B2346) 枸緣酸芬太尼(B2347) 1-(2-氯乙基)-3-(β′-D-吡喃葡萄糖基亞硝基脲) 法尼林(B2349) 回蘇靈(B2350) 阿密替林(B2351鹽酸鹽) 酰胺福林一甲烷磺酰鹽(B2352) 氯化二烯丙托鋸弗林(B2353) 麥角酰二乙酰胺(B2354) 其它有機物(B2355符合B級標準的) 久效磷(B2400含量>25%) 甲基對硫磷(B2401含量>15%) 苯硫磷(B2402含量>15%) 水胺硫磷(B2403含量>50%) 蠅毒磷(B2404含量>30%) 因毒磷(B2405含量>45%) 對溴磷(B2406含量>90%) 保棉磷(B2407含量>20%) 殺撲磷(B2408含量>40%) 氯亞磷(B2409含量>10%) 威菌磷(B2410含量>20%) 硫環磷(B2411含量>15%) 甲胺磷(B2412含量>15%) 益棉磷(B2413) 扑打殺(B2414含量>50%) 碘吸磷(B2415含量>75%) 磷胺(B2416含量>30%) 毒蟲畏(B2417含量>20%) 百治磷(B2418含量>25%) 保米磷(B2419含量>55%) 丙胺磷(B2420含量>60%) 甲基異柳磷(B2421含量>50%) 異丙胺磷(B2422) 內吸磷(B2423禁用) 氧樂果(B2424含量>90%) 甲基氧化樂果(B2425含量>25%) 毒壤磷(B2427含量>30%) 氯甲硫磷(B2428含量>15%) 甲硫磷(B2429含量>10%) 乙拌磷(B2430含量>15%) 異丙磷(B2431含量>60%) 三硫磷(B2432含量>20%) 乙硫磷(B2433含量>25%) 氯甲磷(B2434含量>15%) 滅蚜磷(B2435含量>30%) 地安磷(B2436含量>55%) 保棉豐(B2437) 發果(B2438含量>15%) 伐線丹(B2440) 甲基硫環磷(B2441含量>90%) 苯線磷(B2442含量>4%) 0,0-二乙基-S-(對硝基苯基)磷酸酯(B2443含量>10%) 涕巴(B2444含量>60%) 硫涕巴(B2445含量>65%) 福太農(B2446含量>15%) 硫吡唑磷(B2447含量>20%) 碸吸磷(B2448含量>95%) 氨磺磷(B2449含量>80%) 滅克磷(B2450含量>75%) 敵敵磷(B2451含量>15%) 硫趕甲基內吸磷(B2452含量>80%) 艾氏劑(B2453含量>75%) 異艾氏劑(B2454含量105%) 狄氏劑(B2455含量>75%) 異狄氏劑(B2456含量>5%) 五氯苯酚(B2457含量>55%) 五氯酚鈉(B2458含量>55%) 賽力散(B2459含量>35%,禁用) 西力生(B2460含量>50%,禁用) 氰胍甲汞(B2461含量>55%) 己酮肟威(B2462含量>15%) 滅害威(B2463含量>60%) 滅多威(B2464含量>30%) 自克威(B2465含量>25%) 伐蟲脒(B2466含量>40%) 肟殺威(B2467含量>30%) 抗蟲威(B2468含量>10%) 沙線威(B2469含量>10%) 敵蠅威(B2470含量>50%) 腈叉威(B2471含量>15%) 惡蟲威(B2472含量>65%) 異索威(B2473含量>20%) 除鼠磷206(B2474含量>35%) 克滅鼠(B2475含量>20%) 殺鼠靈(B2476含量>2%) 滅鼠優(B2477含量>30%) 安妥(B2478含量>40%) 毒鼠硅(B2479含量>20%) 氨基硫脲(B2480含量>25%) 除鼠磷203(B2481) 除鼠磷205(B2482) 鼠甘伏(B2483含量>30%) 滅蚜胺(B2484含量>15%) 地樂施(B2485含量>80%) 特樂酚(B2486含量>50%) 地樂酚(B2487含量>40%) 溴胺殺(B2588含量>65%) 四氟代朋(B2589) 硫酰氟(B2590) 氯甲烷(B2591) 溴甲烷(B2592)

3==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