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爭端

漢語詞彙,拼音為zhēng duān,意思是指由多人引起的爭論,具體指對某件事或物有着不同的見解,意見不一致導致的。 中文名 爭端 外文名 dispute 拼音 zhēng duān 意義 引起爭執事端 .

詞語解釋

爭端 zhēngduān [dispute] 引起爭執的事端

邊界爭端

引證解釋 (1).爭訟的依據。指刑書。 《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 孔穎達疏:「端謂本也,今鑄鼎示民,則民知爭罪之本在於刑書矣……刑書無違禮之罪,民必棄禮而不用矣。」 (2).指引起雙方爭執的事由。 ①唐 元稹處分幽州德音》:「四十年間,海內滋殖,風俗謹朴,君臣平寧,人無爭端。」 ②清 李漁奈何天·鬧封》:「他本是暢和風,息鬧喳,又誰知啟爭端,攪是非。」 ③巴金化雪的日子》:「我想抓住這一點,我就可以解決他們的爭端了。」 [1] ④清 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上·兄弟和家之肥》:「 湯 武 之革命,雖曰順應,實起爭端。」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