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藍額長腳地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藍額長腳地鴝(學名:Cinclidium frontale)為鶲科地鴝屬的鳥類。分布於印度、尼泊爾、老撾、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多生活於近樹林的地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體態特徵
體大(19厘米)的深色地鴝。尾長而呈楔形且無白色。雄雌兩性各似白尾藍地鴝但頸及尾少白色斑塊。額、眉紋及肩部為閃輝藍色,較白尾藍地鴝或仙鶲為暗。與仙鶲的區別為腰或頸側缺少藍色。雌鳥具偏白色完整眼圈,喉中心及腹部偏白。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黑色。
生活習性
棲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竹林。性隱蔽且因其色深而少見。鳴聲短促清晰有節律,似tweee-ke-tui;告警時作粗啞的嘁嘁喳喳聲。
歷史起源
廣闊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後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後代。[1]
叫聲
鳴聲短促清晰有節律,似tweee-ke-tui;告警時作粗啞的嘁嘁喳喳聲。
飲食習慣
雜食,以昆蟲和植物為主。
護理
一般用亮底的畫眉籠或八哥籠,因為它喜吃軟的食物,糞便多而稀軟。架養時,宜用直棍架,在架的下方要鋪塑料布或鋪砂土,便於承糞和清掃。太平鳥喜歡吃漿果和其他多汁性果實,只越冬期間才吃松、柏等含脂肪高的種子。人工飼養下宜餵給易於消化的甜的熟食,象熟白薯、柿子、柿餅、柿棗及各種甜軟水果等,但這些食物多數價格較貴,營養也單純,故可用玉米面(或雞用混合料面)加糖(10%)或玉米面和甘薯面各半蒸成的窩頭,或者玉米面(或雞用混合料面)用軟的柿子和後蒸熟餵給,還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太平鳥雖然容易養活,但多數壽命不長,往往由於夏季羽毛脫換不了而死亡。太平鳥消化道較短,食物通過很快,「能吃能拉」,所以須經常清洗籠子,否則稀軟的糞便不僅沾污鳥的羽毛,有礙觀賞,還會發出惡嗅昧。在食物不足情況下,鳥有時會啄食未消化完全的糞便,不利健康,最好每天或隔日將整個籠子洗刷一次。食罐、水罐均宜大而深,每天兩次餵食餵水,餵前要將食罐、水罐取出洗乾淨。夏季需置蔭涼處或噴水。太平鳥不畏人,容易馴熟,教「叫遠」可用松籽、柏籽或苧麻籽。待鳥飢餓時用手拿着喂,並不斷增加距離,耐心調教。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老撾、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多生活於近樹林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