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苞葉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苞葉薊
圖片來自技點網

苞葉薊(學名:Cirsium verutum (D. Don) Spreng.)是菊科薊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有時高可達3米。花果期7-9月。生於冷杉林中及棟樹林緣或山坡草叢中,海拔2900-3900米。

形態特徵

整體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有時高可達3米。

莖直立,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莖枝被多細胞長節毛,分枝處或接頭狀花序下部兼被蛛絲毛

中部莖葉全形倒披針形,長15-20厘米,寬3-9厘米,羽狀深裂,無柄或基部擴大耳狀抱莖;側裂片約10對,卵形或半橢圓形,中上部側裂片較寬大,不包括邊緣針刺寬2.5-3厘米,邊緣有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齒,齒頂有長3-5毫米的針刺,齒緣針刺較短,緣毛狀,而且較稀疏,長1-2毫米,向上及向下的側裂片漸小,下部或近基部的側裂片針刺狀或刺齒狀;向上的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邊緣大鋸齒狀、淺裂或半裂,無柄,基部擴大耳狀抱莖,裂片或大鋸齒邊緣有3-5個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齒,齒頂有長5-10毫米的針刺。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卵形,苞葉狀,包圍頭狀花序,邊緣長刺齒或針刺。全部葉質地較堅硬,兩面同色,上面綠色或較淡,有稀疏或稠密的貼伏針刺,下面無毛或有極稀疏的蛛絲毛,通常沿脈有多細胞長節毛。

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鍾狀,直徑3-3.5厘米。總苞片約7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鑽狀三角形至鑽狀披針形,長1.2-2.5厘米,寬2-3毫米,鑽狀部分長1-1.2厘米,針刺狀,平展或向下反折;內層及最內層長2.5厘米,寬2毫米,線狀披針形,頂端膜質長漸尖。全部苞片無毛或有極稀的蛛絲毛。小花紅紫色,花冠長2.8厘米,檐部長1.3厘米,不等5淺裂,細管部長1.5厘米。

瘦果黑色,壓扁,楔狀倒披針形,長5.5毫米,寬2.5毫米,頂端截形。冠毛淺褐色,多層,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長羽毛狀,長達2厘米,向頂端漸細。花果期7-9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冷杉林中及棟樹林緣或山坡草叢中,海拔2900-39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東部喜馬拉雅地區(錯那、亞東與吉隆)。尼泊爾及印度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參考來源

  1. 苞葉薊植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