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花哺雞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花哺雞竹
圖片來自全球花木網

花哺雞竹(學名:Phyllostachys glabrata S. Y. Chen et C. Y. Yao)是禾本科,剛竹屬灌木狀竹類物種,竿高可達7米,無毛,略粗糙,籜鞘無白粉,光滑無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低而寬,淡褐色,籜片狹三角形至帶狀,紫綠色,葉耳綠色,葉舌突出,葉片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花枝呈穗狀,佛焰苞片,無毛,每片苞腋假小穗。小穗狹披針形,小穗軸節間具微毛;外俘無毛,略粗糙;內稃幾無毛;鱗被質地較薄,柱頭羽毛狀。筍期4月中、下旬,花期5月。 中國浙江特產。可適生在塘埂、河道兩側、魚塘周圍的高地。 花哺雞竹筍味美;竿一般整材使用。

形態特徵

灌木狀竹類。地下莖為單軸散生,竿高達6-7米,直徑3-4厘米,幼時深綠色,無白粉,無毛,略粗糙,二、三年老竿灰綠色中部節間長約19厘米,壁厚5毫米;竿環較平坦或稍隆起而與籜環同高

籜鞘背面淡紅褐色或淡黃帶紫色,密布紫褐色小斑點,此斑點可在籜鞘頂部密集成雲斑狀,無白粉,光滑無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低而寬,截形乃至稍呈拱形,淡褐色,邊緣波狀,生短纖毛;籜片狹三角形至帶狀,外翻,皺曲,紫綠色,邊緣紫紅色至桔黃色。 末級小枝2或3葉;葉耳綠色,耳緣生有密集的綠色或紫紅色繸毛;葉舌突出,高約2毫米;葉片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8-11厘米,寬1.2-2厘米。

花枝呈穗狀,長4-7厘米,基部生有3-6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7片,無毛,有小形的葉耳及較密的放射狀繼毛,縮小葉圓卵形至狹披針形,每片苞腋內僅有1枚假小穗。小穗狹披針形,長2-2.8厘米,常含2小花;小穗軸節間具微毛;穎常缺;外俘長1.9-2.4厘米,無毛,略粗糙;內稃長1.7-2.2厘米,幾無毛;鱗被質地較薄,長2.5-3毫米;花葯長8-12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中、下旬,花期5月。 [1]

栽培技術

花哺雞竹以每年的梅雨季節移栽為宜。應選擇1-2年生竹作母竹,適應種植在肥沃疏鬆、土層深厚、水分充足而不積水的沙質壤土上,粘性、酸性過大的土壤不宜栽植,一般種植於平原四旁,適當的緩坡也可以種植,但需開溝整地,做到肥水不流失。

花哺雞竹種植後一般3年即可成林,新造林當年可套種1年生農作物。成林每年鬆土淺翻(25厘米左右)2次,每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在11月中下旬進行,並且給合翻土施有機肥2次,培土5-6厘米,一般每畝每次施畜肥25-30擔左右。出筍時給合掘筍施筍潭肥、人糞尿或尿素等速效氮肥,每潭施0.1公斤左右並覆土。

花哺雞竹留養母竹一般採用整株留養,但為了防治雪壓和風害,可在新竹未放葉時適當折斷竹梢。留養母竹需在出筍的中期。前期出土的筍,鞭淺不利管理,同時留養過早也影響竹筍產量。後期留養的母竹,成竹後的竹干細,材薄,易倒,出筍率低。中期留養的母竹出筍力強,不影響當年產量一般畝留竹量在600株左右,竹齡結構1-3年生竹各占30%,4年生竹10%為好。

花哺雞竹筍期一般只有15天左右,但管理得好的有25天至1個月。年產量一般在800公斤左右,高的達1500公斤以上。 花哺雞竹無大小年之分,每年出筍,每年留竹,因而也必須每年伐除部分老齡竹,在通常情況下,花哺雞竹成竹4年以上的出筍較少,應伐去,並在深翻時清除老鞭,4年以上的竹鞭已衰老,無筍芽,有的已發黑,應全部清除。

病蟲防治

蟲害主要有竹螟,如發生應進行農藥噴霧或農藥藥液注射。

主要價值

材用:花哺雞竹的竿一般整材使用。

食用:花哺雞竹筍期短、出筍集中、產量高、筍質量好,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防護林:花哺雞竹在海岸圍墾的棉田上營造防護林,具有較理想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海岸圍墾地經濟型防護林種。

產地生境

浙江特產。模式標本采自杭州植物園。可適生在pH值8.0以下的塘埂、河道兩側、魚塘周圍的高地。

參考來源

  1. 花哺雞竹全球花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