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白眉林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白眉林鴝
圖片來自技點網

白眉林鴝(學名:Tarsiger indicus)是鶲科、鴝屬小型鳥類,體長14-15厘米。雄鳥上體灰藍色(台灣亞種額與頭頂石板黑色而沾黃橄欖色)具長而顯著的白色眉紋,下體橙棕色或橄欖黃色(台灣亞種)。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具顯著的白色眉紋,下體淡黃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角褐色。

介紹

白眉林鴝(學名:Tarsiger indicus)為鶲科鴝屬的鳥類,俗名白眉樹叢歐鴝。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東至緬甸、越南、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在中國西部一般棲息於海拔2440-4270米的高山岩谷間針葉林或落葉林間,在台灣則見於高海拔(2300-3200米)間稠密森林底層的灌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Darjeeling。白眉林鴝 體小(14厘米)的深色林鴝。白色眉紋醒目。雄鳥上體青石藍色,頭側黑,下體橙褐,腹中心及尾下覆羽近白。雌鳥上體橄欖褐,眉紋白,臉頰褐色,眼圈色淺,下體暗赭褐,腹部色較淺,尾下覆羽皮黃。與栗腹歌鴝及棕胸藍[姬]鶲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眉紋寬。[1]

形態特徵

雄鳥上體灰藍色,頭側、眼先、頸側黑色,前額白色有一條長而寬闊的白色眉紋從額基向後一直延伸到枕,極為顯著兩翅褐色,翅內側覆羽與背同色外側覆羽和飛羽褐色,羽緣金棕色。尾黑色,外翈綴有藍色。下體橙棕色,胸部尤為鮮艷,腹中部、肛周至尾下覆羽白色。

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腰微綴淡黃色。眉紋白色,但常常被掩蓋而不顯,眼周有一圈淡黃色,頭側和眼先混雜有褐色和赭色。兩翅和尾褐色,羽緣橄欖褐色。下體暗棕赭色,向後漸灰。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角褐色。

繁殖方式

雄鳥炫耀時兩翼下懸顫抖,尾輕彈。 繁殖期5-7月。營巢于山地針葉林中。巢多置於溝谷岩壁縫隙或石頭下面洞中,也在樹根間的地洞中營巢。繁殖期間雄鳥常站在石頭上或低矮灌木頂枝上鳴唱。鳴聲甜脆、婉轉,求偶時雄鳥將兩翅低垂到腳,並稍微散開和迅速的抖動,同時尾亦散開,並不停地向上翹。巢呈碗狀,主要由苔蘚、蕨根、草莖等材料構成,巢高5.5-6.0厘米,深3.0-3.5厘米,每窩產卵3-4枚。卵淡青綠色、被有淡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19毫米×13-15毫米。

棲息環境

白眉林鴝主要棲息於海拔2100-4200米的高山和亞高山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樺樹林及其林緣灌叢地帶,尤以溝谷森林和杜鵑灌叢地帶較常見。冬季多到溝谷和2500-3000米的中山森林中。

生活習性

行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屬高山灌叢鳥類,主要活動在茂密的林下灌叢中,也在森林上限疏林灌叢和岩石杜鵑灌叢中活動。性膽怯而安靜,平時多隱藏在林下灌叢中,很難看見。但通過它不時發出單調的叫聲,亦不難找到它。

叫聲:有特色的帶顫音啾啾叫。甜美的「tiut-tiut」聲,回聲較尖。鳴聲為快速重複的升降尖音或雙嘟音「shri-de-de-dew…shri-de-de-dew」。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

遷徙:留鳥,部分遷徙。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四川、雲南、西藏和台灣)、印度東北部、緬甸、尼泊爾、越南北部。

亞種分化

白眉林鴝台灣亞種(學名:Tarsiger indicus formosanus Hartert,1910):僅分布於中國台灣。

白眉林鴝指名亞種(學名:Tarsiger indicus indicus Vieillot,1817):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和印度東北部;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通麥、排龍、洛山口等地。

白眉林鴝西南亞種(學名:Tarsiger indicus yunnanensis Rothschild,1922):分布於中國四川(中部成都、雅安、寶興、南充、東北部綿羊、西北部甘孜、西南部涼山)和雲南(西部瀘水、西北部賓川、麗江、瀾滄江和怒江間山脈),冬季也見於緬甸北部和中南半島。

三亞種間的差別主要在於台灣亞種額和頭頂石板黑色,上體石板青色;西南亞種和指名亞種上體灰藍色,額和頭頂淡藍色,下體橙棕色。但西南亞種下體較多黃色,尾下覆羽帶綠,與指名亞種亦不相同。

近種區別

相似種栗腹歌鴝(Luscinia brunnea)雄鳥上體亦呈灰藍色和白色眉紋,但下體為栗紅色,野外容易區別。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全球種群規模尚未確定,但該物種在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地區很常見,在中國和緬甸很少見(del Hoyo等人,2005)。

參考來源

  1. 白眉林鴝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