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白喉磯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白喉磯鶇
圖片來自探秘志網

白喉磯鶇(學名:Monticola gularis)是鶇科、磯鶇屬小型鳥類,體長17-18厘米。雄鳥頭頂和翅上覆羽鈷藍色,背、兩翅和尾黑色具白色翅斑,腰和下體栗色,喉白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具黑色鱗狀斑,兩翅和尾灰褐色,頭頂灰褐色,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具黑色鱗狀斑。特徵均很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白喉磯鶇是低山森林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700-17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其喜歡在靠近河流附近的多岩石的山地和原始森林邊緣靠近河流的次生林中活動。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機警而隱蔽,常站在岩頂和樹梢茂密的枝葉間嗚叫,鳴聲清脆婉轉、悅耳動聽,極富音韻。主要以甲蟲、金龜子、步行蟲、螻蛄、蝽象、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繁殖於從貝加爾湖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俄羅斯遠東和朝鮮,越冬於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

形態特徵

雄鳥前額、頭頂、枕、後頸鈷藍色。背、肩黑色具棕白色或淡棕色羽緣在背、肩處形成鱗狀斑,尤以肩和下背較明顯腰和尾上覆羽濃栗色,尾羽黑褐色先端濃黑色,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外翈均多少沾有灰藍色。兩翅黑褐色,翅上小覆羽鈷藍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色,外翈具棕白色或灰白色羽緣,大覆羽端部白色。飛羽外翈略沾灰藍色,內翈基部淡褐色,內側次級飛羽外翈基部白色,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白色翅斑,三級飛羽具棕白色或白色狹緣。眼先和頰栗色,上方緣以黑紋,一直延伸到眼後方,眼周棕栗色,耳羽和頸側黑色,有的略雜以棕色細紋。頦、喉、胸濃栗色,喉部中央有一大的白色塊斑,其餘下體濃栗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棕黃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色。

雌鳥自額至後頸橄欖灰褐色具暗褐色細紋。背、肩包括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橄欖褐色具寬闊的黑色端緣,在背部形成黑色鱗狀斑。腰和尾上覆羽污白色或淡棕白色、具兩條黑褐色橫斑,尾黑褐色,翅上大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銹褐色,大覆羽和三級飛羽具白色羽端。眼周乳白色,眼先、額基黃白色,頭側、頸側棕白色密雜以黑褐色至栗褐色鱗狀斑紋。下體棕白色,頦、喉部具大型白色塊斑,喉部兩側、胸、兩脅均具黑褐色端斑,形成密集的黑褐色鱗狀斑紋。腹中部棕白色,尾下覆羽亦為白色,羽端兩側微具黑褐色斑紋。 幼鳥上體自額至尾上復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雜以棕色,頭頂成點斑狀背部則形成橫斑。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腳肉褐色。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30-39克 166-190毫米 14-19毫米 93-100毫米 60-80毫米 22-27毫米 雌性 33-38克 167-180毫米 15-18毫米 91-102毫米 58-70毫米 22-25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成對到達繁殖地,5月中下旬即開始繁殖期的嗚叫,同時亦有部分個體開始營巢。營巢於臨近河谷的林下地面上凹坑內或天然洞穴中,也在岸邊岩洞與岩石縫隙中營巢,巢甚為隱蔽。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雄鳥主要尋找和運送巢材,雌鳥主要留在巢上編織。營巢材料主要為枯草莖、草根、草葉、細樹枝、樹葉和苔蘚等,其中巢外壁多為細樹枝、苔蘚和枯草,內壁多為細草莖和草根。巢呈碗狀或深杯狀,大小為外徑12-17厘米,內徑8-11厘米,高7-9厘米、深4-6厘米。每個巢營造時間多在6-7天。也有長至10-12天的記錄(蔡其侃1988)。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通常l天產1枚卵,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8枚。卵為橢圓形或梨形。淡白色或粉黃白色、被有棕黃色或肉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6-18毫米×20-24毫米,平均22.5毫米×17.0毫米,重3-3.5克。平均3.2克。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棲息環境

白喉磯鶇是低山森林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700-17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其喜歡在靠近河流附近的多岩石的山地和原始森林邊緣靠近河流的次生林中活動。

生活習性

白喉磯鶇喜歡生活在多岩石山地的林間,它們在冬季的時候經常結成群體活動。它們經常鳴叫,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它們會站在比較低的地方鳴叫,之後它們鳴叫所站的位置將隨着太陽的升起而向高的地方移動。白喉磯鶇的歌聲非常悠揚,就像是笛聲和簫聲,甚至有人將它們稱為「山地歌手」。甲蟲、螻蛄、鱗翅目幼蟲等是昆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1]

行為: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機警而隱蔽,常站在岩頂和樹梢茂密的枝葉間嗚叫,鳴聲清脆婉轉、悅耳動聽,極富音韻。多在林下地面或林下灌叢間活動和覓食,秋冬季節也出入于山腳林緣疏林裸岩地帶。

遷徙:白喉磯鶇在中國東北地區為夏候鳥和旅鳥,在中國華南地區為冬候鳥和旅鳥。每4月下旬開始遷來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

食性:主要以甲蟲、金龜子、步行蟲、螻蛄、蝽象、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中國。

存在(繁殖地):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東亞俄羅斯)。

存在(非繁殖地):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

遊蕩: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

中國

在中國繁殖於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黑龍江小興安嶺和牡丹江及張廣才嶺、吉林長白山、北京西山、河北東陵、山西中條山,或許也繁殖於甘肅西南部和遼寧東部山區,越冬於中國東南沿海省區。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全球的種群數量還未量化,但是該物種在朝鮮被描述為稀有物種(del Hoyo et al. 2005年),而據估計,在中國的種群數量約為100-10000對繁殖對和約50-1000隻遷徙個體,俄羅斯約為100-10000對繁殖對和約50-1000隻遷徙個體(巴西,2009年)。

動物學史

關於白喉磯鶇的分類和亞種分化,尚有不同意見,Ripley(1952,1964)、鄭作新(1976,1987,1994)和鄭作新等(1995)認為,白喉磯鶇和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喜馬拉雅山地區的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在體型大小和羽色上都很相似,頭均為藍色,翅上均具白斑,在分布上彼此相互替代。白喉磯鶇(Monticola gularis)主要分布於亞洲東北部、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主要分布於亞洲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地區。因而主張將二者合併為一種,即藍頭磯鶇(Monticola cinclorhynchus)種,其下隸屬Monticola cinclorhynchus cinclorhynchus和Monticola cinclorhynchus gularis2亞種,前者繁殖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後者繁殖分布於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但多數學者認為二者形態上差異很大,不同意將它們合併為一個種,主張仍將它們分為兩個獨立種(Baker 1924;Dement』ev and Gladkov 1954;Vanrie 1959;De Schauemee 1984;Waiters 1980;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Inskipp et a1. 1996;Viney et al. 1996)。因此認為,白喉磯鶇喉有白斑,而藍頭磯鶇喉無白斑,區別明顯,而且二者繁殖區相距數千千米,已長期處於生殖隔離,將它們分別作為兩個獨立種是恰當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