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斑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斑鶇
圖片來自百問中文網

斑鶇(學名:Turdus naumanni):中型鳥類,體長20-24厘米。有2亞種,其羽色變化較大,其中北方亞種體色較暗,上體從頭至尾暗橄欖褐色雜有黑色;下體白色,喉、頸側、兩脅和胸具黑色斑點,有時在胸部密集成橫帶;兩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具寬的棕色羽緣;眉紋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輝棕色。指名亞種體色較淡,上體灰褐色,眉紋淡棕紅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時具栗斑或為棕紅色,翅黑色,外翈羽緣棕白或棕紅色,尾基部和外側尾棕紅;頦、喉、胸和兩脅栗色,具白色羽緣,喉側具黑色斑點。

棲息於西伯利亞泰加林、樺樹林、白楊林、杉木林等各種類型森林和林緣灌叢地帶。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隻上百隻的大群。主要以昆蟲為食。 公布於西伯利亞地區,從葉尼塞河流域往東到堪察加半島,越冬於朝鮮、日本、蒙古,偶見於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

形態特徵

指名亞種雄鳥上體從額、頭頂、枕、後頸、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橄欖褐色頭頂至後頸和耳羽具黑色羽干紋;眼先黑色,眉紋淡棕紅色或黃白色,腰有時具少許栗斑。尾上覆羽具栗斑或主要為棕紅色而稍染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大覆羽外翈羽緣棕白或棕紅色,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亦為棕白或棕紅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褐或暗橄欖褐色,羽基緣以棕紅色,外側尾羽內翈大都棕紅色,外翈黑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幾全為棕紅色。須、喉和喉側棕白色或栗色,頦、喉兩側具黑褐色斑點,有的此斑一直擴展到整個喉部和上胸。下喉、胸、兩脅棕栗色,各羽均具白色羽緣,腹白色,尾下覆羽棕紅色,羽端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棕栗色,亦具白色羽緣。雌鳥和雄鳥相似,但喉和上胸黑斑較多。

北方亞種雄鳥額、頭頂、枕、後頸黑褐色具不甚顯著的灰白色或灰色羽緣。上背和兩肩亦為黑褐色具不明顯的棕栗色羽緣,有的標本從頭至下背黑褐色具橄欖褐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棕色更著;尾羽黑褐色,除最外側1-2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基部羽緣均綴有棕栗色。兩翅黑褐色,外翈緣以棕白色,翅上大覆羽和中覆羽多呈栗棕色具白色端斑,飛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翈無棕色渲染、內翈基部綴有淡棕色外,其餘飛羽內外翈均綴有棕栗色,且越往內棕栗色所占面積越大,在兩翼形成明顯的棕栗色翼斑。眼先和耳羽黑褐色,眉紋白色或棕白色,頰棕白色具黑色斑點。頦、喉棕白或淡皮黃白色,喉的兩側綴有黑褐色斑點,有的標本里褐色斑點一直擴展到整個喉部;胸和兩脅黑褐色或黑色、具棕白色或白色羽緣;腹白色,尾下覆羽棕褐色具白色羽端。雌鳥和雄鳥相似,但上體較少棕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棕栗色。 虹膜—褐色;嘴—上嘴偏黑,下嘴黃色;腳—褐色。[1]

大小量度:體重♂69-85克,♀48-88克;體長♂204-248毫米,♀204-235毫米;嘴峰♂17-22毫米,♀16-21毫米;翅♂123-134毫米,♀120-130毫米;尾♂86-98毫米,♀77-100毫米;跗蹠♂32-38毫米,♀31-35毫米。(註:♂雄性;♀雌性)

繁殖方式

斑鶇繁殖於西伯利亞泰加林、樺木林、白楊林和林緣灌叢地帶。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於樹幹水平枝杈上,也在樹樁或地上營巢,偶爾在懸崖邊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細樹枝、枯草莖、草葉、苔蘚等構成,內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為直徑12-14厘米。每窩產卵4-7枚,多為5-6枚。卵淡藍綠色、被有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4.1-30.6毫米×19-21.1毫米,平均21.75毫米×19.85毫米。

棲息環境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西伯利亞泰加林、樺樹林、白楊林、杉木林等各種類型森林和林緣灌叢地帶,非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楊樺林、雜木林、松林和林緣灌叢地帶,也出現於農田、地邊、果園和村鎮附近疏林灌叢草地和路邊樹上,特別是林緣疏林灌叢和農田地區在遷徙期間較常見。

生活習性

遷徙: 春季遷來時間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進入遷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後一般難於見到該鳥。

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群,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隻上百隻的大群。性活躍,活動時常伴隨着『嘰-嘰-嘰』的尖細叫聲,很遠即能聽見。一般在地上活動和覓食,邊跳躍覓食邊鳴叫。群的結合較鬆散,個體間常保持一定距離,彼此朝一定方向協同前進。性大膽,不怯人。

叫聲:輕柔而甚悅耳的尖細叫聲chuck-chuck或 kwa-kwa-kwa,也有似椋鳥的swic聲。告警時發出快速的kveveg聲。→斑鶇叫聲

食性: 主要以昆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鱗翅目幼蟲、尺蠖蛾科幼蟲、蝽科幼蟲、蝗蟲、金龜子、甲蟲、步行蟲等雙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蟲和幼蟲。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加拿大、中國、印度、日本、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韓國、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旅鳥: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德國、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哈薩克斯坦、科威特、黑山、荷蘭、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波蘭、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

中國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山東、山西、江蘇、江西、湖北、湖南、陝西、四川、甘肅、內蒙古、青海、新疆、貴州、雲南、廣東、福建、海南島、台灣和西沙群島等地,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為冬候鳥,長江以北為旅鳥。

亞種分化

斑鶇(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斑鶇指名亞種Turdus naumanni naumanni

2.斑鶇北方亞種Turdus naumanni eunomus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462項)。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斑鶇在中國是旅鳥和冬候鳥,冬季主要見於長江以南地區,遷徙期間幾遍及全國,種群數量豐富,是中國最常見的冬候鳥和旅鳥之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