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大翅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大翅薊
圖片來自植物智網

大翅薊(學名:Onopordum acanthium),為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桔梗目、菊科、大翅薊屬的植物。二年生草本,通常分枝。主根直伸,直徑達2厘米。 分布在伊朗、俄羅斯、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自治區、陝西省等地,生長於海拔540米至1,05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荒地、山坡及水溝邊。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通常分枝。主根直伸,直徑達2厘米。莖粗壯,高達2米,無毛或被蛛絲毛。 基生葉及下部莖葉長橢圓形或寬卵形,長10-30厘米,寬4-15厘米,基部漸狹成短柄,中部葉及上部莖葉漸小,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無柄。全部葉邊緣有稀疏的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齒,齒頂有黃褐色針刺,或羽狀淺裂,兩面無毛或兩面被薄蛛絲毛或兩面灰白色,被厚棉毛。莖翅2-5厘米,羽狀半裂或三角形刺齒,裂片寬三角形,裂頂及齒頂有黃褐色針刺,針刺長達5毫米。

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不明顯或不規則的傘房花序,少有植株含有1個頭狀花序而單生莖頂的。總苞卵形或球形,直徑達5厘米,幼時被蛛絲毛,後變無毛。總苞片多層,外層與中層質地堅硬,革質,卵狀鑽形或披針狀鑽形,長1.7-1.8厘米,上部鑽狀針刺狀長漸尖,向外反折或水平伸出;內層披針狀鑽形或線鑽形,長2.5-3厘米,上部鑽狀長漸尖。全部苞片邊緣短緣毛,外面有腺點。小花紫紅色或粉紅色,花冠2.4厘米,檐部長1.2厘米,5裂至中部,裂片狹線形,細管部長1.2厘米。

瘦果倒卵形、長橢圓或倒卵形,3棱狀,長6毫米,灰色或灰黑色,有多數橫皺褶,有黑色或棕色色斑,頂端果緣不明顯。冠毛土紅色,多層,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睫毛狀,不等長,內層長,長達1.2厘米。花果期6-9月。[1]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坡、荒地或水溝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天山(伊寧等)、準噶爾盆地(瑪納斯等)及準噶爾阿拉套地區(塔城等)。 歐洲、蘇聯(中亞及西伯利亞)及伊朗廣有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西歐。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大翅薊的全草。

【功 效】:涼血止血。

【主 治】:可用治出血症;如血溢等。

【性味歸經】:酸,涼;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參考來源

  1. 大翅薊植物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