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大葉種曬青毛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曬青毛茶是雲南的原料。具有香高味醇、厚重甘甜的品質特徵。其芽葉肥大、茸毛密長、節間長、含水量高、嫩莖粗、持嫩性強,其茶多酚、咖啡鹼等有機物含量高於一般中、小葉種茶樹鮮葉。

簡介

大葉曬青毛茶,也稱曬青綠茶或滇青,是選用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殺青、揉捻後,採用太陽光曬乾而成的綠茶,其芽葉肥大、茸毛密長、節間長、含水量高、嫩莖粗、持嫩性強,具有香高味醇、厚重甘甜的品質特徵。[1]

品質特點

雲南大葉曬青毛茶也稱曬青綠茶或滇青,是選用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殺青、揉捻後,採用太陽光曬乾而成的綠茶。

滇青毛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粗壯肥碩,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香味濃醇,富有收斂性耐沖泡,湯色黃綠明亮,葉底肥厚

曬青茶中質量以雲南大葉種所制的滇青最好。滇青生產已有千年歷史,是製造沱茶和普洱茶的優質原料。

工藝

其中"曬青"是一種茶葉製作工藝,其歷史演變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原始曬青茶階段:鮮葉——日曬殺青——輕揉捻——曬乾或熏干

近代曬青茶:鮮葉——鍋炒殺青——較重揉捻——曬乾或晾熏干

現代曬青茶:鮮葉——機械殺青——較重揉捻——渥黃(揉捻葉薄攤過程)——曬乾或晾乾

無論曬青工藝如何變化,經該工藝初製成的曬青毛茶都是生的普洱茶原料,在這之後,茶商和茶農們會根據市場需求選擇蒸壓成大、小、圓、沱、磚等各種形狀,做成生茶或者熟茶。而生普與熟普的區別就在於:生普在再分級後,直接蒸壓成型,經後續陳放形成人們所青睞的普洱生茶。熟普則是經過灑水、渥堆、晾乾、篩分等工藝製成普洱散茶(熟普洱之毛料製作完成),之後蒸壓成型而成。

曬青茶的工藝基本都傳承了輕殺青、較重揉捻、曬乾或低溫烘製半乾的特點,在以上這些工藝過程中,茶葉處於不斷變化,不斷與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由此奠定了普洱茶越陳越香品質的基礎。

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的區別

雲南茶樹,除了大葉種,其實還有中葉種和小葉種。其中大葉種根據品種類型又細分成勐庫大葉種、鳳慶大葉種、勐海大葉種等,新選育出來還有雲抗14號、雲抗10號、長葉白毫等,這些茶葉品種得益於環境條件,具備先天優勢,比如外形粗壯肥大,內含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等含量較高,製成的茶品相對也受消費者青睞。

而中葉種、小葉種跟大葉種的區別主要是葉片面積的大與小不同。

茶學專業《栽培學》里明確表示:(葉長×葉寬)×0.7=葉片面積(0.7為係數),其中:

葉面積≥56平方厘米的屬於特大葉;

葉面積在28~56平方厘米之間屬於大葉種;

葉面積在14~28平方厘米之間屬於中葉;

葉面積≤14平方厘米的屬於小葉。

其實,大、中、小葉種都可以做成普洱茶的原料,比如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發布的《雲南西雙版納古茶樹的地理分布、多樣性及其利用》中,就將倚邦古茶山、蠻磚古茶山的小葉種茶,劃歸於普洱茶種及其茶變種類別內。

加工過程

曬青毛茶,多以一芽二葉或一芽三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單片葉為採制原料。茶農製作曬青,殺青多用2尺4的鐵鍋,一次投葉2千克左右,低溫悶炒至葉質柔軟透清香,隨即出鍋攤涼。用手工在簸箕、篾笆上揉捻搓條,揉成茶條後,抖散粘結的茶葉團塊,薄攤在日光下曬至五成干;待茶條濕胚顏色由黃綠色轉為黑綠色時,仍用手工進行第二次復揉,復揉後仍需抖散粘結的茶葉團塊,抖直茶條,繼續在日光下曬至足干。足干後的曬青毛茶即可儲藏或銷售,也可進行「渥堆發酵」而轉變為普洱熟茶。

近幾年來,出現了大量的機制曬青毛茶,滾筒殺青或鍋炒殺青後,經揉捻機揉捻成條,再經日光乾燥而成。 雲南曬青毛茶是選用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經殺青、揉捻後,採用太陽光曬乾而成的綠茶。不是完全靠烘乾和烤乾的,基本上是晾乾的,所以保存了很多的有機質,以備後面的再次發酵,故而普洱茶越放越好,每年都有變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