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烏芽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烏芽竹
圖片來自植物通網

烏芽竹(學名:Phyllostachys atrovaginata C. S. Chao et H. Y. Chou)是禾本科,剛竹屬喬木或灌木狀竹類植物。竿高可達8米,竿環與籜環均中等隆起。籜鞘背面墨綠色,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寬而低,兩側不露出,綠褐色,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直立,墨綠色,邊緣紫紅色。葉耳及鞘口繸毛均不明顯;葉舌背面密被細毛,葉片帶狀披針形,筍期4月底至5月初。

分布於中國浙江,栽培不普遍。適於年平均氣溫14-20℃地區、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長,在pH值8.5左右的鹼土和含鹽0.1%的土壤中亦能生長,但忌排水不良。

烏芽竹竹筍營養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糖類、纖維素及磷,鐵、硒、鍺等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萊看佳品。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狀竹類。竿高7-8米,徑粗3-5厘米,具較短而斜上伸展的分枝致使外形窄狹,呈塔形,幼竿綠色,微被白粉無毛;竿中部節間長29-31厘米,壁厚3-5毫米;竿環與籜環均中等隆起

籜鞘背面墨綠色,下部有時帶紫紅色,籜邊帶黃褐色,有多條紫黑色縱脈紋,若生於竹林內部的竿籜,則籜鞘可變為深綠色,其上脈紋為紫色,無斑點,無毛或稀可微被疏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或偶有疏生的鞘口繸毛;籜舌寬而低,兩側不露出,綠褐色,截形,邊緣近於無纖毛或有極短的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直立,波狀至微皺曲,墨綠色,邊緣紫紅色。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及鞘口繸毛均不明顯;葉舌背面密被細毛,有時基部生長粗毛;葉片帶狀披針形,長5.5-13厘米,寬0.9-1.6厘米。筍期4月底至5月初。[1]

栽培方法

選擇好母竹:要挑選地徑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竹進行。竹種基地培養母竹,這樣經過6-7年的培育,可發展成稈徑3-4厘米、稈高6-7米,最大的稈徑可達到5厘米,稈高8米。

移栽:從竹種基地移栽到大田種植時,挑選在雨天、陰天進行。要保持土壤濕潤且排水通暢,保持葉面蒸騰的平衡,同時不要砍除竹稈上部枝、葉,保留全部葉面積,有利光合作用進行,促使早髮根、早發鞭。

施肥:及時補充林地養分,根據成林烏芽竹的生長規律,每年主要施肥5次,4月中旬施催生肥(長筍肥),6月中旬施換葉肥(長葉肥),7月上旬施長鞭肥,10月下旬施催芽肥,2月上旬施孕筍肥。全年施肥總量為豬泥6000千克、尿素80千克,過磷酸鈣120千克、氯化鉀50千克、人糞尿3000千克其中長鞭肥為全年施肥量的40%。

鬆土:成林竹園一般每年要鬆土2次,7月與2月各1次,淺削林地7-10鋤,清除老鞭竹兜,結合施肥翻入土中。

圈養:成林竹園立竹量每公頃保持在15000株左右。初栽時每公頃2250株,3年成竹園,第4年立竹密度在36000株/公頃左右,第5年保留立竹27000株,第6年保留立竹20250株,第7年開始保留立竹15000株,同時竹林結構要求年輕化,保留1-4年生竹,去掉5年生竹。做到每年留養250株,留養時間從5月下旬為好。每年砍伐老竹250株(即砍伐5年生老竹),砍伐時間以7月上句,結合松士,挖除竹兜,老鞭,保證母竹質量。

加客土:每年冬季每公頃林地加客土75-150噸,增加土溫,提高竹筍品質。

病蟲防治

烏芽竹經常發生竹織葉野螟蟲為害,在6月中旬,採用85%乙酰甲胺磷內吸型藥劑,與水1:1比例於竹根部竹腔每株注射0.7毫升,可達到治蟲率95%以上,此方法易操作,效果好。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適於年平均氣溫14-20℃地區、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長,在pH值8.5左右的鹼土和含鹽0.1%的土壤中亦能生長,但忌排水不良。

主要價值

竹筍營養豐富,含有脂肪,蛋白質,糖類、纖維素及磷,鐵、硒、鍺等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味道鮮美,是人們喜愛的萊看佳品。烏芽竹筍體的氨基酸含量約為5%左右,與毛竹筍相似,但其酪氨酸含量僅為1.3%左右,與角竹筍相似,比毛竹筍的2.89%明顯低下,竹筍不會產生白色結晶,而利於製作罐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