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丫口合耳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丫口合耳菊
圖片來自技點網

丫口合耳菊(學名:Synotis yakoensis)是菊科合耳菊屬的植物,是我國的特有植物。產雲南西北部(怒江、福貢)。生於開曠山坡和林地,海拔2000米。

形態特徵

粗壯略灌木狀草本。 莖直立,高達90-190厘米,具花序枝,被密白色絨毛;雜有紅褐色多細胞短硬毛。 葉具柄,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6厘米,寬4-5.5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小尖齒,紙質,上面特別沿脈被貼生黃褐色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絨毛,特別沿脈被銹褐色短硬毛;羽狀脈,側脈9-10對,弧狀彎曲,在邊緣相聯結;葉柄長1-1.5厘米,被密白色絨毛及褐色短硬毛;上部和分枝上的葉較小,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頂端漸尖,具短柄。

頭狀花序不明顯輻射狀,多數,排成圓形較密的腋生和頂生傘房花序;花序梗長5-10毫米,被密絨毛和褐色短硬毛,具基生苞片及數個線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長6-7毫米,寬2-2.5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4-5,長達總苞片的1/2,總苞片5,長圓狀線形,寬1毫米,明顯短於小花,頂端鈍或稍尖,被短柔毛,上部深紫色,草質,邊緣狹干膜質,外面被薄蛛絲狀絨毛。

舌狀花4;管部長4毫米,舌片黃色,線形,長3.5毫米,具3細齒,通常短於花柱;管狀花7-9,花冠黃色,長約8毫米,管部長3.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毫米,尖,被短柔毛。花柱分枝長約1毫米,頂端邊緣具短乳頭狀毛,中央的毛明顯,但幾不長於兩側的毛。 瘦果圓柱形,長5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約7毫米。 花期 10-11月。[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米的開曠山坡和林地。

本種提示

此種外形與產於喜馬拉雅西部的紅脈合耳菊S.Mfinervis(DC.)C.JeffreyetY.L.Chen (Seneciorufinervis DC.) 十分相似。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的葉具較深的齒,葉柄基部常具明顯的耳;頭狀花序較小具較短的總苞片(長3--4毫米)。與前一種主要以莖,—枝,花序梗,葉柄及葉下面沿脈被密深銹褐色短硬毛相區別。

分布範圍

主要產於雲南西北部(怒江、福貢)。模式采自怒江丫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