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天球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乾隆粉彩天球瓶乾隆粉彩黃釉孔雀紋天球瓶,口部內里及底部施松石綠釉。松石綠釉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特徵為乾隆官窯典型特徵。天球瓶口沿描金,金色深沉。主題紋飾為牡丹孔雀紋、不老松。松樹繪法為乾隆時期典型鐵線描。背部黃釉黑彩填詩一首。器型碩大周正、胎質厚重。[1]
乾隆粉彩綠里綠底
「綠里綠底」,是乾隆朝時期有部分粉彩瓷器內壁及底足內施綠彩,一直延行到清末民國。乾隆朝的「綠里綠底」很淺淡,迎光側看釉面有極細小的皺紋,像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而形成的細波。
乾隆粉彩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從而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製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後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麼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過乾隆皇帝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還要賠補等情況,在檔案中也有詳細記載。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製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
乾隆粉彩瓷
從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時粉彩的質量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秀麗淡雅,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制上確格外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種器型,如:轉頸瓶、轉心瓶、天球瓶、扁瓶、等甚為流行。
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藝方面,乾隆時期有了新的發展,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或黑彩,或與青花五彩、鬥彩並施於一器。這種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種彩或同時以各種彩繪工藝製作的乾隆粉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藝的精湛。
乾隆粉彩在裝飾方法上出現多種色地「開光」粉彩,如紅、黃、藍、綠、紫及多種色釉為地,可達十多種,有的在色地上彩繪帶有西洋色彩的纏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琺瑯彩的軋道工藝用一種較鋒利的金屬工具劃刻出精細的鳳尾紋,即所謂的「錦上添花」,開光內繪花鳥圖、山水人物圖及墨書乾隆御題詩等。這種色地粉彩纖巧繁縟,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數量最多的。
乾隆粉彩天球瓶
乾隆粉彩天球瓶有一個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松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由於松石綠釉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
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藝更是精益求精,不論是高達一米多的大型陳設瓷,還是小至幾厘米的扳指、鼻煙壺,造型都非常規整,很少出現夾扁或歪塌現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鏤雕瓷為乾隆時期新創,各式鏤雕瓶包括轉頸瓶、轉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轉足碗等,千姿百態,其他時代是無法比擬的。
乾隆粉彩紋飾
乾隆官窯粉彩的紋飾一般是「大內」送來的圖樣,主題紋飾按不同時節都有嚴格規定。乾隆粉彩天球瓶主題紋飾是孔雀紋,並伴以牡丹、不老松、並配以詩文。形象是將組成各種祥瑞吉慶、美意延年內容的圖案。
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的數量稀少。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展本朝瓷器,這種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種彩或同時以各種彩繪工藝製作的乾隆粉彩,可說是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藝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