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溝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區 |
---|
|
乾溝子,原寫為乾溝仔,是臺灣臺中市北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立人里西南端、長青里西大半部、明新里西部北段及西南端、明德里、健行里西大半部、淡溝里,以及西區的民龍里西北端。[1]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乾溝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乾溝仔莊」,隸屬於捒東下堡。該莊北邊一小段與水湳莊為鄰,東北及東與賴厝廍莊為鄰,南邊為後壠仔莊,西邊為蔴園頭莊、何厝莊。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莊隸屬於臺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莊編入「二份埔區」,隸屬於臺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莊改編入「三十張犁區」,仍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並雅化為「乾溝子」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大屯郡北屯莊。1941年9月,乾溝子、賴厝廍、邱厝子、大字北屯之一部(宮北)併入州轄臺中市。
戰後本地區劃入北區,隸屬於臺灣省轄臺中市,大字亦改制為里。2010年12月,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臺中市,北區隸屬不變。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乾溝仔,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交通
省道台1乙線(中清路二段)是大雅至大肚區王田的幹道,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經過乾溝子地區東北部邊界外不遠處。由該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西屯東北部、大雅並止於省道台10線路口,向南南東可前往台中市西區、南區、烏日並止於國道1號王田交流道南側的省道台1線路口。
省道台12線(台灣大道二段)是梧棲港至台鐵台中車站的平面幹道,大致以西北—東南經過本地區西南端。由該道路向西北可前往西屯、省道台74線交流道、國道1號臺中交流道、龍井東北端、沙鹿、梧棲並止於省道台17線路口,向東南可前往台中市區並止於台鐵台中車站前。
學校
文化機構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東北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