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乳源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乳源槭落葉小喬木,高約7米。樹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細瘦,圓柱形,深褐色,具皮孔。

[1]

乳源槭

中文名:乳源槭

拉丁學名:Acer chunii Fa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科:槭樹科

屬:槭屬

亞 屬:槭亞屬

組:桐狀槭組

分布區域:廣東北部

乳源槭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約7米。樹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細瘦,圓柱形,深褐色,具皮孔。葉紙質,卵形,較大的葉長7-9厘米,寬4-5厘米,稀 達7厘米,較小的葉長不逾4厘米,寬2.5厘米,先端銳尖具尾狀尖頭,基部圓形,不分裂或2-3裂,分裂者兩側的裂片有時大小不等,上面深綠色,干後綠褐色,下面淡綠色,初生脈3條由基部生出,在上面不顯著,在下面顯著,側脈3-4對,細小,在下面顯著;葉柄細瘦,長3-4厘米。花的特性未詳。果序傘房狀,長6厘米,無總果梗或有長僅3毫米的總果梗。小堅果紫紅色,壓扁狀,長圓卵形,長10毫米,寬6毫米;翅長圓形,連同小堅果共長2.5-3厘米,寬6-7毫米,展開成鈍角或近於水平;果梗細瘦,長2-3厘米。花期不明,果期9月。

乳源槭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200米的疏林中。

乳源槭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北部。模式標本采自廣東乳源縣。不產於四川,下列亞種產於四川

乳源槭亞種

兩型葉乳源槭(亞種)(植物分類學報)

Acer chunii Fang subsp.dimorphophyllum Fang in Acta Phytotax.Sinica17: 68, t, 9。f.2.1979.

與原種的區別在於本亞種的葉比較細瘦,3裂和不分裂的同生,3裂的長10-11厘米,寬7-8厘米,基部近於圓形,中央裂片近於卵形,先端尾狀銳尖,側裂片近於三角形,先端銳尖或尾狀銳尖;不分裂的近於長圓卵形,長8-9厘米,寬民5-4厘米,基部近於圓形或稍傾斜,先端 長尾狀銳尖,葉柄較短,長5-7厘米。果序傘房狀,長約4厘米,細瘦,無總果梗,淡紫色,無毛;翅果細瘦,長2-2 . 8厘米;小堅果壓扁 狀,直徑5毫米,翅近於倒卵形或鐮刀形,寬5-8毫米,張開成鈍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產於四川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生於海拔1000-154。米的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縣

參考來源

  1. [1], ,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