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瀝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乳化瀝青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乳化瀝青是黏稠瀝青經熱融和機械作用以微滴狀態分散於含有乳化劑一穩定劑的水中,形成水包油(O/W)型的瀝青乳液。乳化瀝青是將通常高溫使用的道路瀝青,經過機械攪拌和化學穩定的方法(乳化),擴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溫下粘度很低、流動性很好的一種道路建築材料。可以常溫使用,也可以和冷、潮濕的石料一起使用。
瀝青簡介
瀝青是由化學成分複雜的多種高分子組成的混合物,具有獨特的流變性能。因其良好的粘結性、抗老化性和防水能力,長期以來被廣泛地用於防水和密封材料、道路修補等。作為一種傳統的防水材料,瀝青仍有巨大的應用市場。同時,因為瀝青路面具有彈塑性好、有利於提高車速、降低油耗等優良性能,成為瀝青的主要應用領域。另外乳化瀝青在金屬防腐、沙漠固沙、邊坡穩定等方面的應用亦早有報道。
瀝青的使用形式主要有熱瀝青、稀釋瀝青、乳化瀝青。與熱瀝青、稀釋瀝青相比,乳化瀝青節約能源40% ~ 50%、改善施工條件、降低工程造價20% ~ 30%以上,並能有效地減少高溫加熱時引起的瀝青過度老化,以及致癌物苯並吡的大量揮發。特別是隨着基礎設施防水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道路稀漿封層和微表處的迅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乳化瀝青的發展。
乳化瀝青簡介
乳化瀝青是指把瀝青加熱熔融,在機械攪拌作用力下,以細小的微粒分散於含有乳化劑及其助劑的水溶液中形成的水包油型(O/W)乳液。根據所用乳化劑電性的不同,分為陽離子乳化瀝青、陰離子乳化瀝青、非離子乳化瀝青等。
從1914年美國的粘土乳化瀝青開始,到60年代開發出了多種陰離子乳化瀝青產品。陰離子乳化劑品種較多,價格相對低廉,但是陰離子乳化瀝青與礦料特別是潮濕礦料以及鹼性礦料的粘結性較差。隨着對表面活性劑認識的進一步深入以及膠體化學、界面化學的發展,20世紀 60年代出現的陽離子乳化瀝青有效地彌補了陰離子乳化瀝青的不足,提高了成膜的早期強度,在低溫、潮濕條件下使用性能較好。法國、美國在60年代就實現了陽離子瀝青乳液的商品化。70年代末我國開始研究陽離子瀝青乳液,對乳液的加工工藝、乳化設備以及乳液的檢測標準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為乳化瀝青的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我國防水塗料的銷售量約為16萬噸/年,僅乳化瀝青用量達4萬噸以上。另據國際稀漿封層協會報導,乳化瀝青在稀漿封層中的用量由1996年的291.15萬噸增加到1999年的360.34萬噸。
乳化劑的應用
乳化瀝青是隨着瀝青用表面活性劑的開發應用而發展的。除了加工工藝外,對於確定的基質瀝青,乳化劑的種類、結構和組成決定了乳化瀝青的基本性質及使用範圍。
從結構來看,乳化劑是由非極性的疏水基和極性的親水基組成的兩親性分子,這種結構使乳化劑在溶液表(界)面形成定向緊密排列,改變了體系的表(界)面化學性質。當乳化劑的濃度超過其臨界膠束濃度CMC(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表(界)面張力降至最低,從而具有乳化、消泡、分散等功能,在建材化工、石油開採、日用品、紡織印染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
根據乳化劑親水親油平衡值(HLB)的大小可初步確定其應用的範圍,瀝青用乳化劑一般在10 ~ 18之間。由於瀝青乳液中瀝青的比表面積很大,所以乳化劑的濃度要遠大於CMC,才能達到充分乳化的目的,乳化劑用量一般控制在乳液的0.13% ~ 3%(質量分數)。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