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買房讓日本人幸福了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買房讓日本人幸福了嗎?」

「買房今後也會讓日本人幸福嗎?」

回答當然是「Yes」。必須是「Yes」。而且必須一直是「Yes」。

人口減少、經濟下行、市場泡沫化、全國房價下降……即使這種現實擺在眼前,很多人還是被一個無法用理論解釋的衝動和執念所束縛:「我要買房。」

然而,現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住宅建後平均使用壽命」日本是三十年,美國是五十五年,英國是七十七年。

也就是說,工薪族花費畢生積蓄、歷經多年還清房貸之後,你的房子很可能已經隨着歲月的流逝而老化貶值甚至淪為廢墟。

此外還有因房屋質量問題而發生鄰里糾紛、不期而至的房產泡沫、高層建築給老人和孩子帶來的安全隱患、缺少民主化管理導致業主委員會失效……

本來應該是給住戶帶來幸福的房子,也有可能變成你的負累乃至噩夢。

這些問題是否可以規避?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從業三十年的日本資深房產顧問的良心告白,揭開房產中介絕不願意透露的行業秘密。

作者簡介

榊淳司

房地產專欄評論家。1962年京都出生,同志社大學法學部、慶應大學文學部畢業。從1980年代後半期開始涉足房地產廣告策劃以及銷售工作,從業超過二十年,後從事房產諮詢和專欄寫作。著作有《2025年東京不動產大暴跌》 (east新書)、《買房讓日本人幸福了嗎?》(集英社新書)、《年收入300萬日元也能置業!》(Business & Money)、《住房格差》(講談社現代新書)等多部。

譯者

木蘭

自由譯者。畢業於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社會科學專業。主要從事社會科學、建築、美術、心理學等圖書的翻譯。譯作有《女性貧困》《安樂死現場》《一句話的建築哲學》等二十餘本。

書評

閱讀這本書之前,我非常先入為主的認為它一定集合了各種批判分析的內容,實際讀完後才意識到自己狹隘了,雖然整體上和內心預設的重合較少,不過卻意外帶來很多新的思考和啟發,想必這也是閱讀的樂趣之一。

首先,房子這個存在到底意味着什麼?

對我國人民而言,除了居住的必要剛需,還附加了各種其他標籤,比如投資,學區,階級地位等。

當然以我個人角度,固有的印象也只是這些,純粹把房子當成了一種工具,而光看書名「幸福」二字,腦海里跳出來對應的會是「經濟」,買房幸福與否,全都取決市值高低,但是這樣的想法真是對的嗎?

看到前幾頁里,作者說房子的普適性應該是想要居住其中的魅力,並從中能夠獲得深深的滿足感,同時舉了代官山集體住宅的例子,使我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動搖。

因為沒有去過代官山,光憑想象無法明白為什麼它是值得一看的世界住宅,特意在網絡上搜索了圖片,確實有一種自在的舒適感,但若想真正體會,沒有實際親歷是做不到的。

不過這倒解決了一直以來我心中的一個困惑:為什麼對買房這件事存在牴觸情緒。

居高不下的房價當然是主要原因,想到未來幾十年都要背着沉重的負債度日就立刻身心鬱結。那麼假設全款購入呢,答案同樣非常猶豫,寧願拿這筆錢旅居世界的念頭似乎更占上風。對,因為房子對我是沒有魅力的東西,所以根本不想為此賭上自己的後半生。

無論所謂高級寓所(某某公館,某某花園這些名字竟然是日本人先策劃出來的,瞬間覺得人類的本質果然是COPY機),還是老舊小區,我覺得住在哪裡都沒太大差別,千篇一律的構造和模式,無非是換一張奢華或普通的表皮而已,但同時,我或許也在深深期待着,能有一個地方讓人萌生無限嚮往之心。

書里說,樓房這種產物在日本的歷史不過六十年左右,想來在我國應該更短點。

對於90,00後來說,住樓房或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我是小學前才搬進去的,卻也幾乎忘了幼年在磚石構造的胡同大院裡的時光,想想甚至有些可怕,一種刻板印象的灌輸在潛移默化中竟是這麼容易。

然後我又突然好奇,在樓房興起之前的其他城市裡,人們的居住環境都是怎樣的呢?

我努力回憶自己的童年,會想到院子裡油綠的大樹,是夏日納涼玩耍的好選擇,如果鄰居家的果樹熟了,便有一群小孩子圍過來,仰頭望着摘果子的大人,期盼可以分到幾顆。

是推着移動車沿路叫賣的小販,秋天的棗糕冬季的糖葫蘆,真正的季節限定。

還是大雨落下順着矮牆緩緩爬行的蝸牛。

我以為遺忘的那些畫面,分明如此深刻記錄在心底某處,房子不再是容器也不是工具,它是連接起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媒介,是身與心真正棲居的場所。

或許正是如此,作者才以懷疑的角度看待樓房,並闡述了很多我之前從未關注的問題,比如鋼筋混凝土構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容易滋生蟎蟲和黴菌,從而引起過敏。又比如樓層越高,育兒風險越大,以及搶救病人所需時間越長,甚至流產率也越高等等,即使有些尚未得到科學的論證,也不能判定和居住環境沒有直接關係。這裡有一句話:「一百年前,大部分人類還沒有把離地三十米以上的地方當成日常生活的場所。」

所幸前景不總是黯淡的,提前發現這些潛在問題的日本人,已經開始進行新的嘗試,作者講了一個利用自然力量和天然材料,創造出即使不依賴空調也能生活的Eco Village,不僅超過十年歷史,也慢慢擴展到其他地區。

還有一座由一對夫婦親手設計和建造的樓房,沒有一戶是完全相同的構思,源於「批量和統一無法讓人感受到自由,而且有比效率更重要的東西」,歷經四十多年的風雨考驗,仍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住戶,並且持續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和煙火氣。

這些理念深深打動了我,並傳遞出一種信息:這個世界並不缺乏敢想敢做的人,沒有絕對的標準也沒有不能打破的模式。

正如作者說:「房子不會比住在那裡人們的健康和幸福有更高的價值」。

隨着全球少子化的進程,或許某天我們真的不再需要樓房這種冰冷的存在,每個國家或民族重新拾起丟落的文化習俗,打造獨特又適宜的住宅,並真正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主義。

100年後人類的居所究竟在何方,不如讓我們懷着良好的願景,一起期待。

最後,在捫心自問買房是否令你幸福之前,不如先明確對每個人而言,何謂幸福的真意。

P.S. 我很喜歡這個系列的開本設計,大小適中易於翻閱和攜帶,加上促銷時的折扣,只能流淚說太良心了,推薦給對這些選題感興趣的小夥伴,並會持續關註譯文坐標的後續企劃。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