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墨,餘蓄①墨數百挺②,暇日輒③取品試之④,終無黑者,其間不過一二可人意⑤。

原文

餘蓄①墨數百挺②,暇日輒③取品試之④,終無黑者,其間不過一二可人意⑤。以此知世間佳物,自是難得。

茶欲其白⑥,墨欲其黑。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自是人不會事⑦也。

(《蘇軾文集》)

注釋

①蓄——收藏。②挺——量詞。③輒——往往,就。④取品試之——指取墨品研墨試色。⑤可人意——使人滿意。⑥茶欲其白——茶道講究以色淺為上品。⑦不會事——不懂事。實指不懂事物的辯證法。

賞析

風,希望它清爽宜人;太陽,希望它和煦萬物;月亮,希望它又圓又亮;寶玉,希望它完美無瑕。這當然都是美好的心愿,人之常情。不僅僅無可指責,而且似乎應注重人們的這種渴求。正是由於人們有着追求美好的心愿,人類才有了不斷開拓的勇氣、前進的動力,社會才會不斷進步。

然而就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言,相對的美可求,高度的美難得,而絕對的「完美」只可作為一種理想而不可作為必須企及的目標。誰要想實現這種絕對的「完美」,這種「美」也就「完」了!因為美和丑都是在相互比較中而存在的。真正的美往往又和缺陷相聯繫,甚至可以說,美也是有缺點和不足的。「金無足赤」,如果你非要「足赤」的黃金,那就只好放棄黃金; 「人無完人」,假若你非要完人不可,那麼連你自己也應放在被拋棄之列了。蘇軾的這篇「題物」雜文,就是要表達這樣一個道理。

你看: 「餘蓄墨數百挺」,可知這位宋代的文學家和書畫家,是多麼愛惜文房四寶中的香墨。簡直是寶墨的珍藏家了。可想而知,他所珍藏的都是精品,並十分珍惜之。果然「暇日輒取品試之」,閒來無事,總要品鑑一番,甚至研墨而試,看其成色如何。但試的結果,終覺得這個也不黑,那個也不黑,其中只有一兩錠勉強還算 「可人意。」於是他發出感慨說「世間佳物,自是難得」,好東西得來可真不容易啊!

但作者的感慨並未就此打住。因為他自己深知,每一挺墨,都是經過比較、感到它的佳處才予以珍藏的,怎麼能說墨不黑呢?看來問題的癥結並不在寶墨的本身,而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上,是由於對美好事物在追求上過於理想化! 茶道上雖然講究以「色白」為上,但那也只是相對他色而言; 寶墨雖然是以極黑為上,但那也是相對灰鈍之色而言。可通常人的感情,卻是「茶欲其白」,越白越好; 「墨欲其黑」,只嫌自己所試之墨的黑度不夠。漆本來就夠黑的了,但「方求黑時嫌漆白」,雪的顏色可算純白的了,但「方求白時嫌雪黑」。由於追求極端的美、極端的純,結果幾乎連自己追求的本身都否定掉。所以作者說: 這「自是人不會事」,不懂得事物的辯證法。人要完人,事要無憾,稍有缺陷便認為毫無價值,這種苛求只能給人帶來失落感。誰越是最摯着於絕對的完美,誰就最容易忽略美,最輕率地否定美。

這篇題物雜文,寫得簡短、自然而哲理性很強。作者寫的是人之常情,甚至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常情。但正是通過對自我常情的否定,揭示了認識事物應具備的辯證法。而掌握這種辯證法,對於提高人們的思想方法無疑是大有益處的。[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