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習水縣土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習水縣土城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西部,地處赤水河中遊河畔,地理坐標為北緯28°11′~28°26′,東經106°9′~106°51′。與四川省古藺縣和貴州省赤水市接壤,幅員面積307平方公里,轄3個居委會、16個行政村,人口近5萬人。[1]

中文名: 土城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

地理位置: 習水縣西南部

面 積: 307 km²

下轄地區: 3個居委會、16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851

郵政區碼: 56461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5 萬

車牌代碼: 貴C

交通運輸

土城鎮水陸交通便利,省道線習水赤水公路、省際通道土(城)太(四川太平渡)公路改造相繼竣工通車,赤水河航道通連長江,可四季通航,G4215蓉遵高速經過土城鎮,並設一般互通一個。土城區優越,處於重慶四面山、貴州赤水、四川福寶3個國家級風景區的「金三角」內,距長江口岸120公里,鐵路80公里,距遵義200公里,重慶350公里,瀘州150公里,赤水70公里。

歷史文化

公元前111年,即西漢元鼎六年在此設置平麥縣,北宋大觀三年建滋州,領仁懷、承流(即今仁懷市、赤水市、習水縣地域)二縣。元末明初,當地百姓在改造房屋時發現大量土城牆,從此叫這裡「土城」。

土城老街和四周有不少歷史古蹟,同時也是古代川鹽入黔的重要碼頭和集散地。保存下來的有古鹽號、古船幫等舊宅,還有明萬曆二十六年前後修建的九龍囤等軍事囤堡。

土城,是舉世聞名的紅軍渡口。2007年7月9日建成的四渡赤水紀念館(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將軍題詞),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土城居住地、紅軍幹部會議會址、紅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部、紅軍一渡赤水河渡口、青槓坡戰場等眾多的長徵文化舊址,為土城增添了一份豐厚的革命歷史遺產,留下了燦爛的長徵文化和不朽的紅軍精神。土城被譽為長征路上的紅寶石,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被授予長徵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05年,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特色美食

苕絲糖

土城鎮的苕絲糖已有百年歷史,馳名省內外。苕絲糖以當地天然無污染的糯米、紅薯、蔗糖為原料,採用傳統生產工藝,經過蒸、煮、打、捶、壓等30多道工序製作完成,特點是香酥可口,入口即化,久吃不膩,是黔北一種名特產。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土城遊客日益增多,當地苕絲糖生意紅火。如今,在古鎮製作苕絲糖的家庭作坊已發展到數十家,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苕湯圓

苕湯圓以土城特產的優質糯米、紅苕為原料,採用蒸、揉、搓等工序,內包折耳根、豆腐乾、鮮肉等配料,製成圓形包心湯圓。食用時沸水煮10至15分鐘即可,再配以特製的鮮湯,食之柔和爽口,香味獨特,營養豐富,是土城一著名小吃。年來,小鎮上以銷售為主進行生產的有四五家,有冷凍包裝,經常有人定做購買。

旅遊業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鎮,文物古蹟眾多,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赤水河中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5年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土城是一塊紅色聖地,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土城,在此發生了慘烈的青槓坡戰鬥,一渡赤水河,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現存總司令部駐地、毛澤東住居等眾多革命遺址遺蹟,被稱為「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土城還是一塊綠色奇葩。

土城鎮依託紅古資源,全力以赴實施「旅遊興鎮」戰略,旅遊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可惜成效。建成了「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等五館。「四渡赤水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成青槓坡戰鬥遺址配套工程及主題雕塑,新建的永安寺戰地醫院陳列館可望年內開館,完成大埂上旅遊公路及停車場、遊覽步道建設;古鎮一期工程完成女紅軍街、古鎮茶樓及兩側民房立面、紅軍幼兒園、土城衛生院家屬樓改造,街口至女紅軍街、高石坎至下街小橋管網改造,完成紅運步道、渾溪口景點建設和女紅軍紀念館環境整治;建成水獅壩神奇景區觀景平台,旅遊設施進一步改善,景點進一步豐富,四渡赤水紀念館為龍頭的紅運景區初具規模。四渡赤水紀念館建成開館、中國紅軍節暨紀念四渡赤水75周年紀念大會、紀念中央紅軍四渡赤水75周年實景演出、女紅軍紀念館等四館開館、清明祭紅、土城古鎮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小城鎮展區、重慶旅遊推介會等系列活動的開展擴大了千年古鎮、紅運土城的對外影響力,吸引了眾多旅遊團隊、黨政、軍、商、學術、文藝各界人士走進四渡赤水、體驗長征精神,書寫革命故事,土城的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旅遊興鎮」戰略,今後將深入挖掘整理四渡赤水文化資源,圍繞建成「博物館之鎮」的定位,加快推進各類場館建設,繼續支持永安寺戰地醫院陳列館、紅飄帶之館等建成開館,使紅運景區的各類場館主題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豐富。加強對重點文保單位的保護與修復。積極配合青槓坡烈士陵園項目申報與實施,努力爭取一渡渡口、神奇景區等項目配套建設,建成體系健全的紅色文化旅遊精品景區,提升紅色旅遊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按照「搶救第一、保護第一」的方針,該鎮將認真執行《土城古鎮保護規劃》,加大對破壞古鎮建築和景觀行為的執法力度,積極推進古鎮保護與發展的二、三期工程,加快實施古鎮區域管網入地、石板街修復、重點建築復原、民居修繕等工程,千方百計治理控制區和協調區的建築風格,保持古鎮原有歷史風貌,配套實施古鎮區域亮化、綠化、美化工程,使古鎮風貌更加協調、品味更加獨特、魅力不斷增強。

圍繞食、住、行、游、購、娛的旅遊產業發展要素,將繼續加快旅遊配套設施和產業的發展。優先解決旅遊車輛的停靠困難,配套景區景點布局,加快停靠車場建設。積極引導發展旅遊賓館建設,提高接待住宿水平,鼓勵發展古鎮人家、田園農家特色家庭旅館,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開發地方餐飲,形成富有特色的餐飲服務業。加快旅遊產品的開發,形成凸顯紅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系列旅遊商品。挖掘、整理、開發出一批具有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的旅遊文化產品,增加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以紅帶綠,加快綠色生態旅遊景區開發和建設,積極推進田園風光、生態農業旅遊發展,形成紅綠共舞的發展格局,力爭到「十二五」末期,年接待遊客達到100萬人,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0億元,旅遊產業從業人員大幅度增長。

土城是一塊綠色奇葩。境內的小壩景區是保存完好的習水國家級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保存完好,物種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原始古樸、詭秘神奇,是度假休閒、科學考察、尋幽探險的理想選擇。

未來發展

土城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紅、綠、古、白」名片立鎮戰略,全力打造「魅力名鎮,和諧土城」,古鎮保護與開發穩步實施,紅色旅遊初見成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視頻

難忘鄉愁之大山裡的貴州遵義習水縣土城鎮黔沿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