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也談「大皿小用」(李至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也談「大皿小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也談「大皿小用」》中國當代作家李至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也談「大皿小用」

某天在網上瀏覽了一則題為《在島外任職的海南籍教授》的帖子,發布者真是個有心人,詳細地介紹了在島外任職的84名教授,其中就有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語言學家邢福義先生(另見互聯網「百度百科」)。

先生是樂東縣黃流鎮人,我和他是同鄉。念初中時,我讀過他的一篇散文《根在黃流》(載於1996年6月3日《海南日報》),文中有一句俚語給我烙下了很深的記憶,那就是「豬往前拱,雞往後扒」。原文是這樣寫的——從懂事的時候起,我就喜歡擠在祖父身邊聽老人們「講古」,漫說人生。家鄉老人們經常慨嘆着說:「豬往前拱,雞往後扒!」意思是,人總要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路。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子裡,影響了我的大半生。從這句話,我悟出了許多人生哲理。首先,要拱要扒。拱和扒,意味着奮鬥求生存,求發展。其次,豬只能拱,雞隻能扒。豬有豬的特點,雞有雞的特點,這決定了它們各有各的辦法。如果雞往前拱,豬往後扒,雞和豬都活不下去。再次,往前拱和往後扒沒有優劣之分,關鍵在於怎麼樣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哲人們強調「揚長避短」,立意也是如此。

正如先生所言,「豬往前拱,雞往後扒」這句話影響了他的大半生——只正式讀過十年書,專科學歷,不在名校工作,身邊沒有名師指引,背後沒有菩薩引渡,每前進一步,都比別人多幾分艱難,每前進一步都是依靠自己的摸索——在我眼裡,先生真是一隻從山溝里飛出去的金鳳凰,從一個「窮爹苦娘子」,經過不懈努力,如今成了名家。

在黃流本地,大人們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俚語是「大皿小用」。是什麼意思呢?皿即器物,舉個例子就明白了——假如我本來想去買個口徑25厘米的電飯鍋,這時父親就說,買個大一點的更好,以後孩子長大了能吃飯,30厘米的電飯鍋不夠用了你又得重新買過一個,浪費錢,你現在就買個口徑30厘米的,大皿小用。

「大皿小用」,雖然經常聽到大人們這樣說,但以前我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還真沒能深刻體會到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妙用」。這不,不久前我買了一隻杯子擱在辦公桌上用以喝水,可用了幾天後,覺得杯子的容量太小,又嫌一天要倒幾次水有些麻煩,於是便將其打入冷宮,新買了一個大的。還有,去年冬天我買了一隻煮水壺,如今到了夏天,一壺水不夠我一個人半天飲用,所以最近也動了想換過一個的念頭——看來,日常居家過日子,秉持「大皿小用」的理念是對的!

可以這樣說,對物來說,「大皿小用」不見得是一種浪費,有時更是一種節省呢!而對人來說,「大材小用」也不見得是一種浪費,如果一個「大材」在「小用」的崗位上,眼高手低、滿腹牢騷,尚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尚不能表現出色,那麼接下來不用我說出口,大家都會猜到我要說什麼了……[1]

作者簡介

李至遠,本名李宗世,從事法律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