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乞丐(瘂弦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乞丐》是詩人瘂弦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瘂弦

  不知道春天來了以後將怎樣

  雪將怎樣

  知更鳥和狗子們,春天來了以後

  以後將怎樣


  依舊是關帝廟

  依舊是洗了的襪子曬在偃月刀上

  依舊是小調兒那個唱,蓮花兒那個落

  酸棗樹,酸棗樹

  大家的太陽照着,照着

  酸棗那個樹


  而主要的是

  一個子兒也沒有

  與乎死虱般破碎的回憶

  與乎被大街磨穿了的芒鞋

  與乎藏在牙齒的城堞中的那些

  那些殺戮的欲望


  每扇門對我開着,當夜晚來時

  人們就開始偏愛他們自己修築的籬笆

  只有月光,月光沒有籬笆

  且注滿施捨的牛奶於我破舊的瓦缽,

  當夜晚

  夜晚來時


  誰在金幣上鑄上他自己的側面像

  (依呀嗬!蓮花兒那個落)

  誰把朝笏拋在塵埃上

  (依呀嗬!小調兒那個唱)

  酸棗樹,酸棗樹

  大家的太陽照着,照着

  酸棗那個樹


  春天,春天來了以後將怎樣

  雪,知更鳥和狗子們

  以及我的棘杖會不會開花

  開花以後又怎樣

作者簡介

瘂弦,中國台灣著名詩人,本名王慶麟,在舞台劇《孫中山傳》中飾演孫中山,海內外巡演70多場,紅極一時。[1]

瘂弦是台灣《創世紀》詩刊的三駕馬車之一,他以詩之開創和拓植知名,民謠寫實與心靈探索的風格體會,二十年來蔚為台灣現代詩大家,從之者既眾,影響最為深遠。[2]

瘂弦1932年出生於河南省南陽縣(今南陽市臥龍區)東莊的一個農民家庭。六歲入本地楊莊營小學,九歲入南陽私立南都中學,十六歲入豫衡聯合中學,1949年8月,在湖南參加了國民黨軍隊,並隨之去台。到台灣後進國民黨政工幹校的影劇系學習,1953年3月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黨海軍工作。1961年任晨光廣播電台台長。

1966年12月,以少校軍銜退伍。1969年任台灣「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1974年兼任華欣文化事業中心總編輯及《中華文藝》總編輯。1975年任幼獅文化公司期刊總編輯。1977年10月起擔任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至今。其間曾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中心,併入威斯康辛大學學習。[3]

讀瘂弦的詩,最大的感觸就是,他的詩以質取勝,不追求創作數量。他的詩所寫的都是他的體驗和體會,誠如他自己所說,是內心深處的召喚和夢想,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對於生命本質的體認,如果一時還沒有這種體認,他自甘於淡泊。[4]

瘂弦主要著作有:《瘂弦詩抄》、《深淵》、《鹽》等詩集。[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