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庸武俠《碧血劍》和封筆之作《鹿鼎記》中的人物,原為明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亡國後拜師鐵劍門木桑道人,使「鐵劍門」武功,與《碧血劍》的主人公袁承志有過一段戀情。原有阿琪、阿珂兩位女弟子,其後於少林寺當眾擄走韋小寶,不久便收韋小寶為徒弟。在與韋小寶、阿珂三人共同經歷種種磨難之後,傳授韋小寶獨門絕技「神行百變」(躲避敵人的逃跑功夫)。 1背景故事

在金庸筆下《鹿鼎記》和《碧血劍》中都曾出現過的九難,在歷史中確實存在過。正如書中描寫,她就是崇禎皇帝親生女兒長平公主,名叫朱媺娖(Zhūměichuò),因為排行第九故小名阿九。論相貌儀態,歷史文獻並沒有詳細記載,只知道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崇禎怕其受辱,揮劍砍殺之,一失手砍斷其一臂,阿九僥倖存活。不過既然出生於帝王之家,面容氣度想必有一番韻味,金庸也將其描寫成一位容貌清麗、尊貴憂鬱的女子。

2角色分析

在《鹿鼎記》中,九難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武功極高、性格冷漠的尼姑形象。她武功高強,在少林寺眾目睽睽之下能夠擄走韋小寶就足以看出。然而真正的九公主,並沒有過人之處,也沒有什麼作為,只因為其國破家亡,身世悲慘,被大家熟知。因為公主非男兒身,不會有人擁立她為帝,造成對清廷的威脅,所以清皇朝對她賞賜有加。但由於父母兄弟皆因為亡國而死或失蹤,長平公主一直鬱鬱寡歡

3經典語錄

九難點頭道:「不錯。是為了那幾部經書。」頓了一頓,緩緩道:「我這次身受重傷,很有感觸。一個人不論武功練到什麼境界,力量總有時而窮,天下大事,終須群策群力,眾志方能成城。群雄在河間府開『殺龜大會』,我仔細想想,就算殺了吳三桂奸賊一人,江山還是在韃子手中,大家不過泄得一時之憤,又濟得甚事?倘若取齊了經書,斷了韃子龍脈,號召普天下仁人志士共舉義旗,那時還我大明江山,才有指望。」

4容貌描寫

1、白衣僧冷冷的瞧著他,說道:「聽說少林派有一門護體神功,刀槍不入,想不到你這小和尚倒會。」韋小寶聽那人【語音清亮,帶著三分嬌柔】,微感詫異,看那人臉時,只見【雪白一張瓜子臉,又眉彎彎,鳳目含愁,竟是個極美貌的女子】,約莫三十來歲年紀,只是剃光了頭,頂有香疤,原來是個尼姑。

2、只見一個白衣尼隔著桌子坐在對面,【一雙妙目】凝望著自己,【容貌清秀】,神色木然,一時也看不出是人是鬼。太后顫後道:「你……你是誰?為什麼……為什麼在這裡?」

3、韋小寶大叫:「師太,你……你可千萬不可……不可自尋短見。」說道奔過去拉她左臂。在這片刻之間,他對這【美貌】尼姑已大有好感,只覺她【清麗高雅,斯文慈和,生平所見女子中沒一個及得上】。

4、【她雖年逾四旬,相貌仍是極美】,落入這些惡喇嘛手中,勢必遭受極大侮辱,天幸這小孩兒詭計多端,交將敵人一一除去,保全了自己清白之軀,心中的感激實是無可言喻。

5武功描寫

第二十四回

1、突然間砰的一聲巨響,泥沙紛紛而下,大雄寶殿頂上已穿了一洞,白影晃動,一團白色的物事直墮而下,卻是個身穿白衣的僧人,手持長劍,疾向康熙撲去,叫道:「今日為大明天子復仇!」

2、康熙急忙後退,多隆、燦邴珠、康親王等因在皇帝之旁,都未攜帶兵刃大驚之下,都向那人撲去。那人左手衣袖疾揮,一股強勁之極的厲風鼓盪而出,多隆等七八人站立不穩,同時向後摔出。

3、澄心、澄光等齊叫:「不可傷人。」出手阻攔。那僧人又是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輩的僧人各施絕技化開,可是眾僧虎爪手、龍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龍功等等,卻也沒能抓住此人。眾僧驚詫之下,都是心念一閃:「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4、那白衣僧一呆。澄觀叫道:「不可傷我師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白衣僧拋去斷劍,反掌擋架。澄觀只覺胸口熱血翻湧,眼前金星亂冒。

5、白衣僧贊道:「好功夫!」眼見四周高手甚眾,適才這一劍刺不進那小和尚身子,更是大為駭異,當下不敢戀戰,右手一長,已抓住韋小寶領口,突然間身子拔起,從殿頂的破洞竄了出去。這一下去得極快,殿上空有三十門名少林高手,竟沒一人來得及阻擋。

6、澄心、澄光等急從破洞中跟着竄上,但見後山白影晃動,竟已在十餘丈處,這人輕勁之佳,實是匪夷所思。群僧眼見追趕不上,但本寺方丈被擒,追不上也得追,三十六僧大呼追去,只晃眼之間,那團白色人影已翻過了山坳。

第二十五回

1、韋小寶被提著疾行,猶似騰雲駕霧一般,一棵棵大樹在身旁掠過,只覺越奔越高,心中說不出的害怕:「這賊禿一劍刺不死我,定然大大不服氣。他要改用別法,且看從萬丈高峰上擲下來,我這小賊禿會不會死?」

2、韋小寶心中一喜:「尼姑總比和尚好說話些。」忙欲坐起,只覺胸口劇痛,卻是適才給她刺了一劍,雖仗寶衣護身,未曾刺傷皮肉,但她內力太強,戳得他疼痛已極,「啊喲」一聲,又即翻倒。

3、韋小寶說:「不瞞師太說,清涼寺大雄寶殿中那三十六名少林僧,有的是達摩院首座,有的是般若堂首座……哎唷……哎唷……少林派大名鼎鼎的十八羅漢都在其內,個個都是少林派一等一的頭挑高手。他們三十六人敵不過你師太一個人……哎唷……」頓了一頓,又道:「早知如此,我也不入少林寺了,哎唷……拜了師太為師,那可高上百倍。」

4、白衣尼大怒,右手一掌拍在石上,登時石屑紛飛,厲聲道:「這女人好惡毒!」

5、韋小寶一陣衝動,說道:「我這護體神功是假的。」解開外衣,露出背心,道:「這件背心是刀槍不入。」白衣尼伸手一扯,指上用勁,以她這一扯之力,連鋼絲也扯斷了,可是那背心竟絲毫不動。

6、白衣尼雖在黑暗之中,仍行走十分迅速,轉彎抹角,竟無絲毫遲疑,遇到侍衛和更夫巡查,便在屋角或樹林後一躲。

7、白衣尼道:「咱們去瞧瞧。」來到坤寧宮外,伸手按上窗格,微一使勁,窗閂嗤嗤輕響,已然斷了,拉開窗子,躍了進去。韋小寶跟著爬進。

8、陶紅英道:「是。」她不知長平公主已身負超凡入聖的武功,只道是韋小寶帶著她混進宮來的。

9、陶紅英低聲道:「待奴婢進去驅除宮女太監。」白衣尼道:「不用。」伸手推門,門閂輕輕一響的斷了,宮門打開,白衣尼走了進去。

10、雖然換了朝代,宮中規矩並無多大更改,寧壽宮是白衣尼的舊居,她熟知太監宮女住宿何處,不待眾人驚覺,已一一點了各人的暈穴,來到公主的寢殿。陶紅英又驚又喜:「公主,想不到你武功如此了得!」

11、白衣尼左手一抬,袖子微揚,燭火登時滅了,說道:「你跟我出宮去罷。」

12、當晚三人自原路入宮,來到太后所住的慈寧宮外。四下里靜悄悄地,白衣尼帶著三人繞到宮後,抓住韋小寶後腰越牆而入,落地無聲。陶紅英躍下之時,白衣尼左手衣袖在她腰間一托,她落地時便也一無聲息。

13、白衣尼伸出右手,按在太后後面前那部《四十二章經》上,慢慢拿過。太后喝道:「放手!」呼的一掌,向她面門擊去。白衣尼右手翻起,和她對了一掌。太后身子一晃,離椅而起,低聲喝道:「好啊,原來是個武林高手。」

14、但見白衣尼仍穩坐椅上,右手食指指東一點,西一戳,將太后的凌厲的攻勢一一化解。

15、忽聽白衣尼冷冷的道:「你身為皇太后,這些武功是哪裡學來的?」太后不答,仍是竭力進攻,突然拍拍拍拍四下清脆之聲,顯是太后臉上給打中了四下耳光,跟著她「啊」的一聲叫,聲音中充滿著憤怒與驚懼,騰的一響,登時房中更無聲音。

16、只見白衣尼將火折輕輕向上一擲,火飛起數尺,左手衣袖揮出,那火折為袖風所送,緩緩飛向燭火,竟將四枝燭火逐一點燃,便如有一隻無形的手在空中拿住一般。白衣尼衣袖向前一招,一股吸力將火折吸了回來,伸右手接過,輕輕吹熄了,放入懷中。只將韋小寶瞧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

17、太后道:「師父說得是。那是我師父說我,我……我可不知道。」她見白衣尼武功精深,見聞廣博,心中越來越敬畏,言語中便也越加客氣。

18、白衣尼嘆道:「你既執迷不悟,不肯實說,那也由得你。」左手衣袖揮動,袖尖在她身上一拂,被點的穴道登時解開了。

19、白衣尼道:「嗯,適才你向我拍了七掌,我也並沒抵擋,只是將你七掌『化骨綿掌』的掌力,盡數送了回去,從何處來,回何處去。這掌力自你身上而出,回到你的身上。這惡業是你自作,自作自受,須怪旁人不得。」

20、這白衣尼武功如此了得,而將敵人掌力逼回敵身,亦為武學中所常有,此言自非虛假,這等如有人將七掌「化骨綿掌」拍在自己身上。

21、白衣尼衣袖一拂,點了她暈穴,太后登時雙眼翻白,暈倒在地。

第二十六回

1、只見白衣尼坐在地下,發掌揮袖,迎擊敵人。圍攻她的敵人一眼見到共有五人,都是身穿紅衣的喇嘛,每人迅速之極的出掌拍擊,但被白衣尼的掌力所逼,均是背脊緊緊貼着房中的板壁,難以欺近。

2、韋小寶向房內望去,只見六個喇嘛均已手持戒刀,欲待上前砍殺,只是給白衣尼的袖力掌風逼住了,欺不近身。

3、其餘兩名喇嘛大駭,奪門欲逃。白衣尼躍身發掌,擊在一名喇嘛後心,登時震得他狂噴鮮血而死,右手衣袖一拂,阻住了另一名喇嘛去路,右手出指如風,點了他身上五處穴道。那喇嘛軟癱在地,動彈不得。

4、白衣尼臉上閃過一絲喜色,說道:「雪參和玉蟾二物,都是療傷大補的聖藥,幾有起死回生之功,想不到竟教我碰上了,那也是命不該絕。」她重傷之餘,這時說話竟然聲調平穩,已無中氣不足之象。

5、在飯店中見白衣尼怡終神色自若,的是大高手的風範,七人全神貫注,盡在注視她的動靜,又怎會提防一位武功已臻峰造極之境的大高手,竟會去使用蒙汗藥這等下三濫的勾當?

第二十七回

1、路上韋小寶定要師父再多服幾粒「雪參玉蟾丸」。九難內力深厚,兼之得靈藥助力,內傷痊癒甚快。

第三十二回

1、驀地裏白影晃動,屋頂上有人躍下,向吳三桂頭頂撲落。吳三桂一聲怒喝,他身後四名衛士四劍齊出,向白影刺去,那人袍袖一拂,一股勁風揮出,將四名衛士震得向後退開,跟着一掌拍在吳三桂背心。吳三桂立足不定,摔入房中,那人如影隨形,跟着躍進,右手一掌斬落,正中吳三桂肩頭。吳三桂哼了一聲,坐倒在地。

2、西王府成千衛士團團圍住了三聖庵,守在庵外的高彥超等人不敢貿然動手。九難以絕頂輕功,蜷縮在檐下,眾衛士竟未發覺。

3、忽聽得呼呼聲響,窗外三柄長矛飛進,疾向九難射去。九難略一回頭,左手袍袖一拂,已捲住兩柄長矛,反擲了出去,右手接住第三柄長矛。窗外「啊、啊」兩聲慘叫,兩名衛士胸口中矛,立時斃命。第三柄長矛的矛頭已抵在吳三桂後心。

4、九難冷笑道:「今日倒也真巧,這小小禪房之中,聚會了一個古往今來第一大反賊,一個古往今來第一大漢奸。」韋小寶道:「還有一個古往今來第一大美人,一位古往今來第一武功大高手。」

5、九難長矛一提,說道:「且看是誰先殺了誰。」吳三桂伏在地下哼了幾聲,突然一躍而起,搶過禪杖,猛向九難腰間橫掃。九難斥道:「不知死活的東西!」左手長矛一轉,已壓住了禪杖,內力發出,吳三桂只覺手臂一陣酸麻,禪杖落地,長矛矛尖已指住他咽喉。吳三桂雖然武勇,但在九難這等內功深厚的大高手之前,卻如嬰兒一般,連一招也抵擋不住。他臉如死灰,不住倒退,矛尖始終抵住他喉頭。

6、(吳三桂)對韋小寶道:「你跟師太兩位,緊緊跟在我身後,讓我送你們出城。倘若老夫言而無信,你們自然會在我背心戳上幾刀。師太武功高強,諒我也逃不出她如來佛的手掌心。」

7、吳三桂和韋小寶都上了馬,並騎而行,見九難也上了馬,緊貼在後,知道這尼姑武功出神入化,休想逃得出她手下。

6歷史

在清朝順治二年時,長平公主曾經上書順治皇帝及攝政王多爾袞說:自己九死餘生,她希望自己能夠出家為尼,斷絕這塵世間的哀傷悲痛。後來各種文學創作中,長平公主出家法號九難,想必就是依據這段史實。但實際公主並沒有實現出家的心愿,順治皇帝及攝政王多爾袞下詔賜婚周顯,同時賜以大批田地金銀。明朝末代狀元周顯,是崇禎生前就為長平定下的夫婿,由於長平公主身心重創難以恢復,婚後第二年就病逝,她死的時候才十七歲,已經懷有5個月的身孕,最終由順治賜葬在北京廣寧門外。

7對比

金庸書中描寫的九難曾在年輕時與袁承志發生的一段孽緣,中年練就絕世神功,誓為父兄報仇,身世雖然跌宕,但並非懦弱無能,在江湖頗有英名,相比而言,真實的九公主一生更為悲劇化。也許正因為這樣,每位影視劇中的九難都如此美貌,想必導演為了博得收視之外,也是感覺美貌的人更符合悲情主角的形象吧。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書中描述

【1】阿珂小嘴一扁,道:「師父,你瞧他高興成這個樣子,真是壞得到了家。」韋小寶道:「一位武功當世第一的高人收我為徒,我自然高興得不得了。」白衣尼微笑道:「我並非武功當世第一,不可胡說。你既入我門,為師的法名自須知曉。我法名九難,我們這門派叫做鐵劍門。你師祖是位道人,道號上木下桑,已經逝世。我雖是尼姑,武功卻是屬於道流。」韋小寶道:「是,弟子記住了。」

【2】白衣尼九難又道:「阿珂,你跟他年紀誰大些?」阿珂道:「自然是我大。」韋小寶道:「我大。」九難道:「好了,兩人別爭,先進師門為大,以後兩個別『阿珂姑娘』、『小惡人』的亂叫,一個是陳師姊,一個是韋師弟。」韋小寶大聲叫道:「陳師姊。」阿珂哼了一聲,礙着師父,不敢斥罵,卻狠狠白了他一眼。

【3】九難道:「阿珂,過去的一些小事,不可老是放在心上。

【4】阿珂道:「師父,咱們怎麼辦?還去河間府嗎?」九難沉吟道:「去河間府瞧瞧也好,只是須防那桑結喇嘛去而復來,眼下我又行動不便。」韋小寶道:「師父,你們且在這裡休息,我去找大車。」

【5】韋小寶大車沒找到,卻向農家買來一輛牛車,請九難等三人坐上,趕着牛車緩緩而行,幸喜桑結沒再出現。到得前面一個小市集,棄了牛車,改雇兩輛大車。

【6】路上韋小寶定要師父再多服幾粒「雪參玉蟾丸」。九難內力深厚,兼之得靈藥助力,內傷痊癒甚快。兩日之後的正午時分,到了河間府。

【7】九難道:「『殺龜大會』原來的訊息,公子從何處得來?」

【8】鄭克塽道:「兩河大俠馮不破、馮不摧兌弟請天地會送信去台灣,請我父王派人主持『殺龜大會』,說道大會定本月十五在河間府舉行,今兒是十一,算來只差四天了。」九難點點頭,緩緩的道:「馮氏兄弟?那是華山派的。」抬頭望着窗外,想起了昔年之事。

【9】鄭克塽道:「父王命我前來主持大會,料想馮氏兄弟必定派人在此恭候迎迓,哪知……哼……」神色甚是氣惱。九難道:「說不定韃子得到了訊息,有甚異動,以致馮氏兄弟改了日子地方。」鄭克塽悻悻的道:「就算如此,也該通知我啊。」

【10】正說話間,店小二來到門外,說道:「鄭客官,外面有人求見。」鄭克塽大喜,急忙出去,過了好一會,興匆匆的進來,說道:「馮氏兄弟親自來過了,着實向我道歉。他們說知道我帶了二十幾人來,這幾天一直在城外等候迎接,哪知道我們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城裡。現下已擺設了大宴,為我們洗塵接風,請大家一起去罷。」九難搖頭道:「鄭公子一個兒去便是,也別提到我在這裡。」鄭克塽有些掃興,道:「師太既不喜煩擾,那麼請陳姑娘和韋兄弟同去。」九難道:「他們也不用去了,到大會正日,大家齊去赴會便是。」

【11】次日一早,鄭克塽向九難、阿珂、韋小寶三人大講筵席中的情形,說道馮氏兄弟對他好生相敬,請他坐了首席,不住頌揚鄭氏在台灣獨豎義旗,抗拒滿清。

【12】九難問起有哪些人前來赴會。鄭克塽道:來的人已經很多,這幾天陸續還有得來,定了十五半夜,在城西十八里的槐樹坪集會。半夜集會,是防清廷的耳目。其實馮氏兄弟過於把細,有這許多英雄好漢在此,就是有大隊清兵來到,也殺他們個落花流水。」九難細問與會英豪的姓名,鄭克塽卻說不上來,只道:「一起吃酒的有好幾百人,為頭的幾十人一個個來向我為父王敬酒,他們自己報了門派姓名,一時之間,可也記不起那許多。」九難就不言語了,心想:「這位鄭公子徒然外表生得好看,卻沒什麼才幹。」

【13】在客店中又休養得幾日,九難傷勢已愈。她約束阿珂和韋小寶不得出外亂走,以免遇上武林人物,多生事端。鄭克塽卻一早外出,直到半夜始歸,每日均有江湖豪俠設宴相請。

【14】到得十五傍晚,九難穿起韋小寶買來的衣衫,扮成個中年婦人,頭上蒙以黑帕,臉上塗了黃粉,雙眉畫得斜斜下垂,再也認她不出本來面目。韋小寶和阿珂則是尋常少年少女的打扮。鄭克塽卻是一身錦袍,取去了假辮子,竟然穿了明朝王公的冠戴,神采奕奕。九難久已不見故國衣冠,見了他的服色,又是歡喜,又是感慨。阿珂瞧着他丰神如玉的模樣,更是心魂俱醉。只有韋小寶自慚形穢,肚裡暗暗罵了十七八聲「繡花枕頭王八蛋」。

【15】鄭克塽一到,四下里歡聲雷動,數十人迎將上來,將他擁入中間。九難自和阿珂、韋小寶遠遠坐在一株大槐樹下。這時東西南北陸續有人到來,草坪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韋小寶心想:「吳三桂這奸賊結下的怨家也真多。我們天地會和沐王府打賭,看是誰先殺了他。這王八蛋仇家千千萬萬,如有人先下了手,天地會和沐王府都不免輸了。」

【16】九難低聲道:「他是馮氏兄弟的父親。」想起在華山之巔,曾和他有一面之緣,那時她以「阿九」之名和江湖豪俠相會,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女。其時馮難敵方當盛年,今日卻已垂垂老矣。他師祖穆人清、師父銅筆算盤黃真想來均已不在人世,至於他師叔袁承志呢?這人她當年對之刻骨相思,可是二十幾年來,從沒得過他一點訊息。她這些年來心如古井不波,今晚乍見故人,不由得千思萬緒,驀地里都湧上心來。

【17】韋小寶一聽,大為贊成,叫道:「這家妓院,須得開在揚州。」一名豪士笑道:「小兄弟,這主意要得。那時候你去不去逛逛啊?」韋小寶正待要說「自然要去」,一瞥眼見到阿珂滿臉怒色,這句話便不敢出口了。九難道:「小寶,別說這些市井下流言語。」韋小寶應道:「是。」心中卻想:「要開妓院,只怕這裡幾千人,沒一個及得老子在行。」

【18】韋小寶道:「師父,咱們又算哪一省?」九難道:「哪一省都不算。我獨來獨往,不必加盟。」韋小寶道:「以您老人家的身份武功,原該做天下總盟主才是。」九難「嘿」的一聲,說道:「這些話以後不可再說,給人聽見了,沒的惹人恥笑。」

【19】草坪上群雄分成一十八堆聚集。此外疏疏落落的站着七八十人。那都是和九難相類的奇人逸士,既不願做盟主,也不願奉人號令。顧亭林和馮難敵明白這些武林高人的脾性習性,也不勉強,心想他們既來赴會,遇上了事,自會暗中伸手相助。

【20】九難帶了韋小寶、阿珂回到客店,次日清晨便僱車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