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華山百歲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華山百歲宮

 

 

 

百歲宮

百歲宮,坐落於九華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巔,原名摘星庵,又名萬年禪寺,始建於明代,為全國重點寺院。 百歲宮與祗園寺東崖禪寺甘露寺並稱九華山「四大叢林」。 1982 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廟宇。 建築面積2987平方米。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歷史沿革

初建 九華山百歲宮位於插霄峰摩天嶺頭,是全國重點寺院。 始建於明代。

寺名溯源 百歲宮, 始建於明代。 萬曆年間,五台山僧人海玉,字無瑕,雲遊至九華山。 「初住東岩摘星亭,見獅子山左右,有龜蛇供護之狀,遂卓錫焉」。 無瑕在此,以野果為食,用舌血和金粉,費時20餘年,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計81卷,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家文物一級藏品。 無暇圓寂於天啟三年(1623年),享年110歲,世稱百歲公。 時過三年後,恰逢王欽差來山進香,夜見霞光,因起視之,見無瑕結迦趺坐,面色如生。 於是將肉身塗金保護,在庵內供奉,並奏聞朝廷。 明思宗祟禎三年(1630年)敕封無瑕為「應身菩薩」,並題額「為善為寶」,賜無瑕肉身塔名「蓮花寶藏」。 慧廣和尚因就以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單接眾,易庵為寺。

欽賜百歲宮 「法宇規模,秩始其備。」正因為萬年寺是為紀念百歲公無瑕和尚而興建的,因此又名百歲宮。 修繕重建 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寺毀於大火,六十年 (1721年) 住持僧三乘重建。 嘉慶十九年 (1814年) 住持僧福德念重修。 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十九年(1839年)擴建,名為「萬年禪寺」,創成「十方叢林」。 無瑕和尚的肉身也移至殿內供奉; 咸豐三年(1853年)毀於兵燹。 後重修。 光緒五年(1879年)僧釋寶身主持重建並赴京請《藏經》一部。 光緒末年再次遭火,幸撲滅及時,未造成重大損失,無瑕肉身、明清帝王所賜的金章、玉印和《血經》等完好無損。 1917年、1932年兩次傳戒。 1931一1953年常諦、覺真、悟光、心妙先後任住持。 1982 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廟宇。1987 年住持僧應觀塑「彌勒佛」一尊,高寬均達2米。 今存鍾、鼓、碑刻等文物50餘件。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建築面積2987平方米。 建築風格 百歲宮石碑 百歲宮是典型的皖南民居式寺廟。 五層高樓融山門、大殿、肉身殿、庫院、齋堂、僧舍、客房和東司(廁所)為一整體,沒有單體建築的配置,遠觀恰似通天拔地的古代城堡。 這種形制在中國現存寺廟建築中極少見。 百歲宮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勢,樓層由低爬高,層層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變的迷宮。 從正門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層樓,而大殿東側的廂房是兩層樓,通高只有10米。 但從它的後門看,東側牆高達55米,為五層樓。而屋頂只是一個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頂。 寺下不遠處有一山亭,可以歇足。亭內原供「皆大歡喜」 形像的彌勒佛。 佛經上說彌勒住在兜率天,所以小山亭題額為「兜率院」,頗有以山亭作寺門之意。 大殿寬19米,進深14米,中有「九龍戲珠」藻井; 佛龕則因地就勢築在長4.5米、高2米的岩石上; 由大殿側門可進入同一樓層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滅火之用途; 肉身殿後則為佛堂和僧舍。它的4個樓層內有巨岩橫陳,有磐石鑲嵌,岩石與建築、建築與山峰有機結合,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主要景觀

應身菩薩 明朝萬曆年間,有僧人海玉,順天宛平人(今北京盧溝橋)人,字無瑕,嘉靖十五年(1536)在五台山出家。 無瑕禪師曾雲遊參訪峨嵋等佛教聖地,於萬曆年來到九華山,「初住東岩摘星亭,見獅子山左右,有龜蛇供護之狀,遂卓錫焉」。 無瑕禪師戒律精嚴,刻苦清修,耗用28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為國家重點文物, 現珍藏於九華山歷史文物館中。 天啟三年(1623年)秋,無暇禪師年124歲,口占一偈曰:「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法身肥。 岸頭跡失魔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 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間人境運相遠。 客來問我向何處,臘去春回又見春。」 言畢安詳圓寂。弟子將其遺體裝缸,三年後啟缸,肉身面色如生、身體完好,遂裝金供奉。 其徒慧廣隨即「建寺宇,造戒堂,立方丈」,時人尊其年高,故改庵名為「百歲宮」。 天啟六年(1626年)明思宗朱由檢敕封無暇禪師為「應身菩薩」,題額「為善為寶」,賜無瑕禪師肉身塔「蓮花寶藏」四字。 清咸豐年間,百歲宮遭火災,大殿等全部焚毀,僅留下無暇禪師肉身殿,後重修。 民國時,再請藏經,黎元洪總統贈匾額「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 文化大革命期間,山僧惟能、普光、悟廣為保護無瑕肉身,冒着風險將其秘密轉移置地下,方逃過被焚燒的劫難。 如今仍供奉在百歲宮殿內。

五百羅漢堂 五百羅漢堂總建築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為宮殿式結構,與百歲宮配套協調,形成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築群。 五百羅漢堂供奉五百尊羅漢,整個堂內於姿百態,氣勢壯觀。 百歲宮五百羅漢堂是我國四大佛山所僅有,它的興建,為九華山增添了一處獨特的新景觀。

百歲宮一角

穿過山亭,約百步便至峰頂。石庫式的大雄寶殿門 ( 也是山門)門頭上,懸掛着「敕建萬年寺,欽賜百歲宮」楷書寺名豎匾,出自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之手。 寺門前,兩邊平房對稱,中間是一塊呈長方形的坪地; 如房前院落。 牆壁上鑲砌着清雍正、乾隆等年問的碑刻十餘方,有詩刻,有賜《藏經》、修寺院、捐獻「功德」等碑記刻石,其字跡,有魏體寸書、榜書、館閣體小楷。 西邊一排平房,為香積廚、庫房等。東邊數門平房,臨崖而建,屋內懸有古鐘,謂之鐘房。 鍾為銅質,重約兩千斤,鐘面凸出銘文和花紋圖章。 此鍾也稱「幽冥種」。 撞鐘和尚邊念鐘上文字邊撞鐘,循環往復,日夜不停。 由大殿側門可進入同一樓層的肉身殿,供奉着裝金的無瑕和尚肉身。 他頭戴蓮花寶冠,身披朱紅袈裟,頭部大小與常人相似,身軀已干縮如孩童,端座蓮台之上。 據說,這種金身,是把屍體放進陶缸,用石灰封口,缸外放木炭,再用文火烘烤數十日才製成的。 置於空氣中已有350多年,至今不腐。 據說,九華山原有七尊裝金肉身,十年動亂中有六尊被毀,無瑕肉身是由一位和尚藏于山洞中才得以保存下來。 肉身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滅火之用途。 肉身殿後是佛堂和僧舍。

百歲宮纜車 九華山百歲宮纜車坐落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風景區九華街內,系九華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企業。 纜車下起叢林寺廟祗園寺,上至供奉明代無瑕和尚真身的千年古寺百歲宮,全套設備從奧地利吉拉克·格拉文達公司引進,為國內第一條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纜車系統。 天然睡佛位於九華山花台景區,睡佛頭枕天台群峰,面仰天際,睫毛可見,鼻樑高聳,面龐飽滿,下頜圓潤,喉結突出,整個面部慈善可親,形象十分逼真,真可謂「橫看是山,豎觀為佛」。百歲宮纜車上站觀景台為最佳觀賞處。

交通信息

外部交通 1. 青陽老車站(池州市青陽縣木鎮路與廟前路交接處的南門橋附近)坐20路到九華山換乘中心,車程約30分鐘。 2. 池州汽車客運總站(池州火車站旁)坐到九華山換乘中心的班車,發車時間:7:00、8:00、10:00、11:00、13:00、14:00,車程約50分鐘,車票12元。 3. 池州汽車客運總站對面的公交站坐池青九公交專線到「柯村換乘中心」站下,車程約1小時。 有兩種車,池青公交專線和池九公交專線,要坐的是池九公交專線,上車前問問司機,別坐錯了。 如果坐錯了,可以在「五溪」站下,轉乘池九公交專線,在這一站兩種車的行駛路線分道揚鑣,池青線去東邊的青陽縣,池九線去南邊的九華山換乘中心。 4. 上海、黃山、杭州等市都有直達九華山換乘中心的長途汽車。 自駕 1. 黃山出發:從黃山機場或火車站上合銅黃高速,直行到青陽出口下,徑直朝九華山方向。 2. 合肥出發:從合肥機場或火車站上合界高速,後轉合銅黃高速,青陽出口下,徑直朝九華山方向。 3. 上海出發:上滬青平公路走318國道經湖州、廣德,由廣德入口上宣廣高速,宣城出口下,再走318國道經南陵、青陽,到達青陽五溪境內,南行朝九華山方向。 4. 南京出發:從南京機場或火車站上繞城高速,轉到馬鞍山方向(寧馬高速),後到蕪湖,南陵,青陽,徑直朝九華山方向; 或從寧馬高速轉蕪銅高速,轉到合銅黃高速,青陽出口下,徑直朝九華山方向。

內部交通 觀光車 1.2米-1.4米兒童購買優惠票,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免費。 1. 柯村-迎仙橋(九華街)單程25元,優惠票單程15元。 2. 迎仙橋(九華街)-鳳凰松單程5元,無優惠票。 3. 柯村-鳳凰松單程30元,往返50元,優惠票單程20元,往返30元。設站點柯村、花台、迎仙橋、虎形山、鳳凰松,憑票可在各站點乘車一次,會打孔,車票三日內有效。

百歲宮纜車 單程55元,往返100元;1.2米-1.4米兒童、學生、7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購買優惠票單程40元,往返80元; 1.2米以下兒童免費。

其它相關

住持 現任住持:慧慶法師,1958年6月出生,安徽省廬江縣人。 1980年拜九華山仁德法師為師,在旃檀林出家。 1982年3月至1983年6月,經仁德法師推薦去南京棲霞寺佛學院進修畢業。 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權益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佛教協會第一副會長,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阜陽市佛教協會會長,百歲宮方丈,並任安徽省十一屆省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

九華山 中國佛教名山「九華山」蜿蜒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南望黃山,北瞰長江,方圓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 山間古剎鐘聲,香煙繚繞,靈秀幽靜,古木參天。 九華山北俯長江,南望黃山,東監太平湖。它以佛教文化習俗和奇麗的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尤其在東南亞華人世界更具盛名。 九華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稱,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為首的是十五峰。 天台,天柱,獨秀,花台,雲外峰如台似柱,聳入雲霄; 蓮花,芙蓉,翠屏,以微,翠蓋峰有芙蓉出水之姿「間聳航」,「雄叫天門」等茂石更是神工鬼。 山間秀溪縈環,銀瀑飛,景色迷人。 優美傳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聲更富山水之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九華山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 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 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 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于海內外。 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蹟,錯落其間。

大王洞 位於貴池城西南58公里處牌樓鎮穿山村,主洞長220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以水景石景相交融的大型溶洞。 洞內規模宏大,景色旖旎,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蓮花等千姿百態。 進口洞海拔135米。出口洞海拔65米。起伏變化大。 河水落差達70米,因而洞內形成瀑布、水簾噴泉、碧潭等水景奇觀。 洞外有兩座自然岩橋橫架。 一曰天橋,長40米,寬40米,高68米,橋面與公路相接,可通汽車,橋下溪水穿流,橋穹鍾乳倒佳。 一曰通天橋,一端連接峰巔,一端伸向洞口,氣勢雄偉、壯觀。距九華山80公里。

天池寺 是求全家平安的寺廟,位於九華街上,風格和江浙一帶的寺院有些不同,可能是由於地處山間,空間不夠廣闊,大殿的格局並不是一進一進的,而是平行的,不過殿內的佛像倒是沒有什麼不同,寶相莊嚴。

  [1]

參考文獻

  1. 九華山百歲宮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