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乘興且長歌》,副標題:河汾王氏家族文學研究,作 者: 李海燕 著,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於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創辦並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會科學[1]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1993年第一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考述了隋唐之際居於河汾的王通、王度、王績、王勃等王氏家族作家群主要成員的生平、著述,探討了他們對於唐代小說、詩歌、辭賦、駢文等文體發展所作的貢獻,考察了魏晉風度對王氏家族成員的影響及其在隋唐之際的轉變,剖析了該家族對山水田園詩派的影響,討論了王通的「三教可一」思想及其王氏家族文學的融合精神,並對王氏家族文學繁榮的原因進行了總結。透過此開啟唐代文學先聲的家族,可窺見隋唐之際文學的發展狀貌,以及家族文學的獨特魅力。

作者介紹

李海燕,北方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主講教師,校科研創新團隊項目帶頭人。主持完成第40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金項目(200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08),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0),教育部第48批「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14)等國家級、省部級、校級項目十餘項。出版專著、教材等多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王氏家族的成員與着述

一 王度

二 王通

(一)崇儒重道的一生——王通生平概述

(二)千年的歷史疑案

(三)王通的着述

三 王凝

四 王績

(一)慕「奇調」與仕隱情結

(二)異代知音的有意誤讀——王績文集與其隱士身份

(三)王績的其他着述

五 王福畤

六 王勃

(一)生平

(二)着述

七 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員與作品

(一)生平簡況

(二)現存詩文

第二章 開唐人小說之先河

一 開山之作的藝術特點

(一)以統一的中心意象連級成篇

(二)「有意為小說」的寄託之作

(三)體現出了豐富的倫理內涵

(四)棄駢從散的敘述語言

(五)人物地位的提升

(六)史傳筆法的運用

二 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章 對詩體發展的貢獻

一 對五言律詩定型的貢獻

(一)五言律詩的發展定型及詩體特點

(二)王氏家族作家在五言律詩定型過程中所作的貢獻

(三)王氏家族與五律題材的拓展

二 對七言歌行發展的貢獻

(一)援賦入詩,拓展七言歌行

(二)形成了七言歌行基本的體制規範

第四章 引領辭賦發展方向

一 形式的拓展

(一)援詩入賦,形成歌行體賦

(二)援詩入賦,創作了律賦

二 題材的開拓

三 鮮明的抒情特色

(一)注重人物情緒感受的多元化

(二)側重於主觀抒情

(三)豪邁之氣與超越情懷

第五章 駢文史上的巔峰之作

一 發展及背景

二 巔峰之作

第六章 魏晉風度的時代演變

一 王績的「自適」與「會意」

王勃的個性張揚

(一)當仁不讓的瀟灑氣度

(二)對自我的標榜及個性的體認

(三)上書干進,指摘時政

第七章 山水田園的自在旋律

一 王績:山水詩與田園詩的初步融合

二 王勃的山水之音

(一)紀行詩

(二)遊覽詩

(三)贈別詩

第八章 「三教」思想與王氏家族文學的包容精神

一 王通與「三教可一」論

二 家族文學的包容精神

(一)王度《古鏡記》中的三教

(二)王績對三教的包容與超越

(三)王勃對三教精神的靈活把握

第九章 王氏家族文學繁榮的原因

一 家富圖書

二 家學淵源深厚

三 注重編輯、保存和續成家族成員的着述

四 家族成員的聰慧與勤奮

五 對優秀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附錄1 王氏世系圖

附錄2 家族文集外散佚詩賦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文獻

  1.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
  2. 我社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