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青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青地鄉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地處越西縣東南部,東隔普雄河與普雄鎮相望,東南與依洛地壩鄉相連,南與瓦普木鄉接壤,西與書古鄉分嶺而治,北與貢莫鄉司基溝交界, 區域面積26.2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8966人。

1956年11月,設樂青地鄉。1966年4月,鄉改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截至2020年6月,樂青地鄉下轄7個行政村。 2021年1月,撤銷樂青地鄉。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商業網點22個。[1]

歷史沿革

1956年11月,設樂青地鄉。

1966年4月,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21年1月,撤銷樂青地鄉,將原樂青地鄉地各村、爾普村、寒林村、羅波科村、青地村、瓦曲村所屬行政區域劃貢莫鎮管轄;原樂青地鄉渣普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普雄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樂青地鄉轄青地、寒林、地各、瓦曲、爾普、渣普、羅波科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樂青地鄉下轄7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青地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樂青地鄉地處越西縣東南部,東隔普雄河與普雄鎮相望,東南與依洛地壩鄉相連,南與瓦普木鄉接壤,西與書古鄉分嶺而治,北與貢莫鄉司基溝交界, 區域面積26.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樂青地鄉地處普雄河斷裂帶西面,屬中山中谷帶壩地貌。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地勢為東低西高,南北依山脈走向,整個地形隨山地地勢而成。

氣候

樂青地鄉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干寒少雪。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多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246毫米。

水文

樂青地鄉境內屬山澗小溪,爾賽河自羅波科村入境,由南而北,最後匯入普雄河,境內河道長10千米;司基溝自寒林村入境,由南而北,最後匯入普雄河,境內河道長3.2千米。

自然災害

樂青地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山洪、冰雹、大風、低溫、霜凍、雷擊、山體滑坡。

自然資源

樂青地鄉主要礦藏資源以煤炭為主。

人口

2011年末,樂青地鄉轄區總人口7519人。總人口中,男性3831人,占50.95%;女性3688人,占49.05%。總人口中,彝族7409人,占98.54%;漢族110人,占1.46%。

截至2019年末,樂青地鄉戶籍人口8966人。[3]

經濟

農業

樂青地鄉有農業耕地面積456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817萬元。糧食作物以玉米、洋芋、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83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8511頭,年末存欄4710頭;牛出欄362頭,年末存欄1296頭;羊出欄2260隻,年末存欄2651隻;上市家禽7835羽,年末存欄9548羽。2011年,生產肉類788.9噸,其中豬肉683.3噸,牛肉43噸,羊肉48.3噸,禽肉14.3噸;畜牧業總產值1193萬元。

工業

2011年,樂青地鄉工業總產值27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商業網點22個。[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鄉中心校1所,在校生593人,學前班86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7%。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專業技術人才3人;農家書屋4個,藏書2.3萬餘冊。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籃球場1個,乒乓球桌台2張。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站7個;病床4張。醫務人員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473人,參保率78.3%。

社會保障

2011年,樂青地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3戶,支岀100.1萬元;農村五保供養71人,支出7.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2人次,支出6.4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60人,參保率7.4%。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樂青地鄉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7個;移動基站1座,固定電話用戶9戶,移動電話用戶3000戶,寬帶接入用戶2戶。[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樂青地鄉又名劣青地,彝語地名。樂,彝族姓氏;青地,像笆子一樣方形地方。傳說樂家住在這塊方形平展的地方,因得名。

交通

2011年,樂青地鄉境內有鐵路成昆線穿境,境內長1.5千米。208省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通村公路7條,總長24千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