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樂都美景 |
樂都區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是海東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1] 。
樂都區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有瞿曇寺、魯班亭、西來寺等景點,曾被確定為「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2] 。
快速导航 荣誉记录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 27.93 万人(2019年) GDP总计 106.61亿元(2019年) 荣誉记录 2018年10月,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机场 西宁机场 方言 青海方言、中原官话陇中片 车牌代码 青B 著名景点 瞿昙寺、鲁班亭、西来寺、央宗寺、关羽碑坊 坐标 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0' 火车站 海东市高铁站 气候条件 高原大陆性气候 面积 3050平方公里 区长 展开
目錄
基本內容
樂都區是青海省海東市區,市政府所在地,全省主要糧食和蔬菜生產基地區,並素有「文化區」之稱。全區轄7鎮12鄉,354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2010年全區總人口28.8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3.99萬人,是一個漢、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區。樂都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根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證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秦漢以前,樂都屬羌戎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樂都地區歸入漢朝版圖。開元二年(714年),唐置隴右節度使於鄯州,轄治隴右12州,使樂都成為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宋時稱邈川、湟州、樂州。元時,樂都屬西寧州。明代先後設碾北衛、西寧衛碾伯右千戶所,清雍正三年改為碾伯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沿用至今。
樂都瞿曇寺 |
全區轄7鎮12鄉,354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其中川水地區有高廟、碾伯、洪水、雨潤、高店5個鎮;北山地區有壽樂鎮、達拉土族鄉、共和鄉、中嶺鄉、李家鄉、馬營鄉、蘆花鄉、馬廠鄉8個鄉(鎮);南山地區有瞿曇鎮、中壩藏族鄉、下營藏族鄉、蒲台鄉、峰堆鄉、城台鄉6個鄉(鎮)。
歷史沿革
樂都區
樂都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根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證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
秦漢以前,樂都屬羌戎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樂都地區歸入漢朝版圖。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破羌縣,屬金城郡。
南北朝時南涼主立國,定都樂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樂都郡為鄯州,移西都縣於樂都。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縣為湟水縣,隸屬鄯州(沿今樂都)。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領鄯、河、蘭、廓四州軍政事務。開元二年(714年),唐置隴右節度使於鄯州,轄治隴右12州,使樂都成為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宋時稱邈川、湟州、樂州。
元時,樂都屬西寧州。
明代先後設碾北衛、西寧衛碾伯右千戶所,清雍正三年改為碾伯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縣為樂都縣,隸屬青海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樂都縣,1979年6月9日劃海東專區,縣府駐碾伯鎮古城大街。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20號文批覆:撤銷雨潤鄉、壽樂鄉、高店鄉和洪水鄉;分別設立雨潤鎮、壽樂鎮(鎮政府駐地遷至土官口村)、高店鎮和洪水鎮。2001年末,樂都縣轄8個鎮、12個鄉、3個民族鄉,8個居委會、369個行政村。2002年1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2]97號文批覆同意將桃紅營鄉併入蒲台鄉。
2005年,樂都縣轄8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碾伯鎮、崗溝鎮、高廟鎮、瞿曇鎮、洪水鎮、雨潤鎮、高店鎮、壽樂鎮、下營藏族鄉、城台鄉、峰堆鄉、達拉土族鄉、共和鄉、親仁鄉、引勝鄉、中嶺鄉、李家鄉、蘆化鄉、馬營鄉、馬廠鄉、中壩藏族鄉、蒲台鄉。
2006年8月,撤銷崗溝鎮,併入碾伯鎮(鎮政府遷至原崗溝鎮駐地);撤銷親仁鄉,併入瞿曇鎮;撤銷引勝鄉,併入壽樂鎮。調整後,全縣轄7個鎮、12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樂都縣常住總人口260184人,其中:碾伯鎮75934人,雨潤鎮14515人,壽樂鎮22227人,高廟鎮23398人,洪水鎮16095人,高店鎮8388人,瞿昌鎮18601人,共和鄉7473人,中嶺鄉5823人,李家鄉8132人,下營藏族鄉3635人,蘆化鄉7516人,馬營鄉10189人,馬廠鄉3699人,蒲台鄉11803人,中壩藏族鄉6689人,峰堆鄉5102人,城台鄉3656人,達拉土族鄉7309人。
2013年2月8日,國務院(國函[2013]23號)批覆同意撤銷海東地區和樂都縣,設立地級海東市。海東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樂都區海東大道10號。海東市設立樂都區,以原樂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樂都區的行政區域。樂都區人民政府駐碾伯鎮古城大街50號。
政府領導
曾水清:區委副書記、區長,一級調研員
地理環境
樂都區位於青海省東部。西連青海省西寧市,南與化隆縣為鄰,北與互助縣相望。南北長33.6千米,東西寬23千米,總面積750平方千米。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少數民族。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全境,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部分地區海拔2066—2300米之間。
樂都區地處湟水谷地及其兩側山地,南北高中間低,地貌以河谷溝谷地和中、低山丘陵為主,湟水河由西向東流經 境中。為內陸半乾旱性氣候年均溫6.9℃,年均降水量335.4毫米。境內野生動物有鹿、麝、岩羊、白唇鹿、山雞、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有黨參、貝母、茯苓、黃芪、冬蟲夏草等。已探明的金屬礦藏有鉛、鋅、錫、硅石等,黃金、鐵、鉻、銅也有相當儲量。非金屬礦藏有石膏、白雲石、紅柱石、石墨、石灰石、大理石、玉石等,儲量豐富,開採價值高。工業以冶金,機械、建材、捲菸、化工飲食等行業為重點, 產品多達200多種,其中有10多個產品榮獲省、部和國家名優產品稱號。農業以小麥、碗豆、油籽種植為主,副食品以生豬、小尾寒羊、波爾山羊、禽蛋為多。
行政區劃
全區轄1街道7鎮12鄉,354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其中川水地區有高廟鎮、碾伯鎮、洪水鎮、雨潤鎮、高店鎮5個鎮和海東街道;北山地區有壽樂鎮、達拉土族鄉、共和鄉、中嶺鄉、李家鄉、馬營鄉、蘆花鄉、馬廠鄉8個鄉(鎮);南山地區有瞿曇鎮、中壩藏族鄉、下營藏族鄉、蒲台鄉、峰堆鄉、城台鄉6個鄉(鎮)。
碾伯鎮
樂都區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海東市中心。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位於區境中部,湟水河北岸。人口6萬,面積177平方公里。轄西崗、陶馬家、水磨灣、七里店、馬家台、李家、熊沈家、下教場、上教場、東崗、賈灣、土橋、湯官營、晁家、趙家莊、謝家崖灣、高家莊、九哈家、北門一、北門二、下寨、上寨、八家、徐家沙溝、下李家、楊家門、東門巷、東關、河門街、城中、西門、鄧家莊、河灣、前莊、后庄、東莊、後營、黃家、王家、蘇家、八里橋、沙壩村委會和城中、東關、西門、東門巷、柴油機廠5個居委會。民國初屬附城,1931年建本城鎮,1945年改稱碾伯鎮,1958年成立碾伯公社,1984年復設碾伯鎮。地處湟水谷地平原和北側丘陵、溝谷地。產業以商貿、建築、服務業為主。農業以小麥、蔬菜種植為主,市場活躍,經濟發達。蘭(州)青(海)鐵路、甘(肅)青(海)公路橫穿全境。境內有建於明代的西來寺、關地廟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廟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位於區境東部,距區府駐地15公里。人口2.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蒙古、土族等。面積130.2平方公里。轄西村、東村、郎家、老鴉、晁馬家、白崖子、蒲家墩、旱地灣、下溝、長里、柳灣、段堡子、新盛、大路、李家口、保家、田蒲家、寺磨莊、新莊、扎門、腦莊21個村委會。民國初置高廟鎮,1950年仍設高廟鎮,1958年成立高廟公社,1984年復設高廟鎮。地處湟水谷地灘地和北側的山地、溝谷地。產業以建材、運輸及第三產業為主。農業以小麥、果類、蔬菜種植為主。盛產聞名省內外的沙果、花椒、蘋果等。
瞿曇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位於區境南部,距區府駐地21公里。人口2.3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面積308平方公里。中心,隆國、韓家、晁家窯莊、周家大莊、口子、紅莊、盛家莊、中莊、陽坡、陰坡、車路、大石灘、大樹莊、腦莊、祁家山、楊家河口、段家莊、魏家河口、晁家、河灣、新聯、台沿、石坡溝、浪上、浪下、角營、朵巴營、官隆灣、龍占溝、斜上、斜下、斜中、斜溝門、磨台、徐家台、河西村委會。民國時置瞿曇鄉,1950年沿舊制設瞿曇鄉,1958年成立瞿曇公社,1984年復設瞿曇鄉,1998年設瞿曇鎮。地處湟水谷地南側山地、溝谷地。蘊藏、黃鐵石、銘鐵、石棉等礦產資源。產業以運輸、商貿、加工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境內有自然林,草山寬闊,產冬蟲夏草、黃芪等藥材。通區鄉公路,交通便利。建於明代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瞿曇寺,仿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為理想的旅遊勝地。
雨潤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位於區境西部,距區府駐地10公里,駐地漢莊村。人口1.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土、藏族等。面積125.3平方公里。轄漢莊、大地灣、下杏園、上杏園、羊圈、迭爾溝、紅坡、劉家、荒灘、深溝10個村委會。民國時置雨潤鄉,1950年沿舊制設雨潤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1年分設雨潤公社,1984年復設雨潤鄉,2001年設雨潤鎮。地處湟水谷地。礦藏有石膏、大理石。產業以加工、運輸、建材等為主。農業以小麥、蔬菜、果類種植為主。大蒜質高味好,享有盛名。蘭(州)青(海)鐵路,甘(肅)青(海)公路穿境,交通便利。境內漢莊村瓦窯嘴墓地屬馬家窯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壽樂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位於區境北部,距區府駐地20公里。人口2.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蒙古、土族等。面積496平方公里。轄新堡子、熊家灣、王家莊、楊家山、楊家崗、上李家、龍溝門、龍溝寺、祁家山、窯莊、薛家莊、薛青、李家台、趙家寺、趙家灣、上衙門、倉家峽、倉嶺頂、馬家灣、土官口、王佛寺、陳家堡、倉嶺溝、羊官溝、土官溝、聯合、尕扎、昂麻、牧場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壽樂鄉,1958年併入碾伯公社,1961年分設壽樂公社,1984年復設壽樂鄉。2001年設壽樂鎮,2007年將引勝鄉併入壽樂鎮。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勞務輸出及第三產業為主。
高店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區主要產糧區。位於區境西端,距區府駐地18公里。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土、回、藏族等。面積70平方公里。轄東門、西街、峽口、大峽、河灘、灣子、河灘寨、俞家、柳樹灣、下楊家、上楊家11個村委會。民國時置復興鄉,1950年沿舊制設高店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1年分設高店公社,1984年復設高店鄉,2001年設高店鎮。地處湟水谷地灘地、丘陵。礦藏有石膏、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產業以運輸、商貿、採礦業為主。農業以種植小麥為主。經濟作物有各種蔬菜、蘋果、紅蒜等。蘭(州)青(海)鐵路、甘(肅)青(海)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馬廠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北部,距區府駐地48公里。人口0.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土族。面積90.2平方公里。轄馬廠、八旦、泉兒灣、小嶺子、保家灣、孟家彎、那家莊、乾溝灘、白石頭、岔溝、毛煙墩11個村委會。民國時屬冰溝鄉,1952年設馬廠鄉,1958年併入老鴉公社,1961年分設馬廠公社,1984年復設馬廠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岸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商貿、加工為主。農業以小麥、豌豆、馬鈴薯種植為主。馬鈴薯產量高、品味好,在全縣享有盛名。花椒種植為該鄉一大名優經濟作物。區鄉公路暢通。
馬營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北部,北與甘肅省相接壤,距區府駐地40公里。人口1.3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土、蒙古族等。面積238.2平方公里。轄馬蓮溝、康巴、白崖坪、墩灣、勝利、卡拉、連豐、埡豁、龍慶、姜洞、上浪卡、古城、北坪、崑崙、龍王崗、灣塘、腦莊、八架山18個村委會和一個鄉辦牧場。始建於民國初,1950年沿舊制設馬營鄉,1958年併入老鴉公社,1961年分設馬營公社,1984年復設馬營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商貿、加工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籽種植為主。有少量林業、畜牧業。區鄉公路暢通。
中壩藏族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南部,距區府駐地34公里。人口0.8萬,以漢族為主,藏族占總人口的32%。面積129.8平方公里。轄中壩莊、灑口、交頭、嘛呢台、牙昂、紅莊溝、確實灣、大灣、何家山、泉腦、山丹坡、四莊、柏楊溝、洪三14個村委會。民國時為歸化鄉,解放初仍設歸化鄉,1952年改為中壩鄉,1958年併入洪水公社,1961年分設中壩公社,1984年改建中壩藏族鄉。地處湟水谷地南側山地、溝谷地。礦產有滑石粉、石膏等。產業以開採、商貿、運輸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境內有天然森林,生長雲杉、楊、樺等,林中央宋寺,風光秀麗,建築奇特,是理想的旅遊區。區鄉公路暢通。
中嶺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區油菜籽主要產區之一。位於區境北部,距區府駐地21公里。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土、蒙古族等。面積72.6平方公里。轄業善窪、大水泉、梅家窪、上嶺、平坦、甘溝腦、泉溝、鏟鏟窪、平頂、吳家窪、草場、馬家窪、中嶺莊、牧場14個村委會。1932年建中嶺鄉,1950年沿舊制設中嶺鄉,1958年併入高廟公社,1961分設中嶺公社,1984年復設中嶺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商貿、加工、運輸業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還有少量牧業。區鄉公路暢通。
達拉土族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西北部,距區府駐地31公里。人口1.2萬,以漢族為主,土族占總人口的33%。面積162.1平方公里。轄袁家台、長溝、黑溝頂、滾子窪、前半溝、杜家窪、紅溝、馬圈溝、爛泥灘、白崖坡、寧過、馬趟、春灑、白草台、王家灘、達拉灘、麻洞、拉卡、泉窪、乾溝山、大莊子、扎什加、李家昂23個村委會。民國時為同化鄉,1950年沿舊制設達拉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1年分設達拉公社,1984年成立達拉土族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商貿、運輸及採礦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境內建有容量35萬立方米的水庫1座。區鄉公路暢通。
李家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北部,北與甘肅省接壤,距區府駐地34公里。人口1.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土、回族等。面積163.1平方公里。轄爛泥溝、雙坪、合爾紅、馬圈、西馬營、東馬營、陳家磨、滾茶海、大窪、乾溝嶺、民族、交界灣、尕泉灣、山莊、阿塔嶺、和爾寺、丹科爾17個村委會。民國初屬長里堡,1950年沿舊制設李家鄉,1958年併入高廟公社,1961年分設李家公社,1984年復設李家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商貿、加工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還有林業、畜牧業。境內建有蓄水254萬立方米的大帳房水庫。
共和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西北部,距區府駐地15公里。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蒙古、土族等。面積113.2平方公里。轄聯星、許家寨、高營、大莊、拉科、馬廠、上樺林、拉日、虎林、童家、克什家、磨石溝、灑龍、書卜、嘛業磨、祁家堡16個村委會。1950年沿舊制設努木鄉,1952年改稱共和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1年分設共和公社,1984年復設共和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丘陵。產業以加工,運輸、商貿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籽種植為主。境內建有蓄水20萬立方米的樺林水庫。通區鄉公路。
城台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駐地30公里。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面積104.5平方公里。轄拉甘邑、山城、壩口、城子、台子、升地灣、河東、小溝、衙門莊、上新莊、灘、下台、許家口子、上菲菜溝、下菲菜溝17個村委會。民國時置模範鄉,1950年沿舊制設城台鄉,1958年併入瞿曇公社,1961年分設城台公社,1984年復設城台鄉。還牧養牛、羊、馬等。區鄉公路暢通。
洪水鎮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鎮。位於區境東南部,湟水河南岸,距區府駐地15公里。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族。面積169平方公里。轄店子、雙一、雙二、高家灣、河西、上窯洞、阿西、阿東、馬趟子、下街、馬家營、李家壕、上王家、下王家、吳家莊、袁家莊、大寨子、石嶺子、下沈家、洪水坪、姜灣21個村委會。民國時置洪水鄉,1950沿舊制設洪水鄉,1958年成立洪水公社,1984年復設洪水鄉,2001年設洪水鎮。地處湟水谷地南側灘地、溝谷地、山地。礦藏有高品位的石灰石礦。產業以運輸、採礦等為主。白灰、紙等產品暢銷省內外。農業以小麥、果類、蔬菜種植為主。甘青公路、青藏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蘆花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北部,東及北部與甘肅省相接壤,距區府駐地45公里。人口1.1萬,以漢族為,還有藏、土、蒙古族等。面積119.8平方公里。轄寺院、三條溝、西坡、馮窪、九架山、朵家灣、查干、東嶺、十字、牙合、營盤灣、王家灣、城背後、轉花灣、本康嶺15個村委會及鄉辦牧場。民國初置蘆花鄉,1950年屬冰溝鄉,1952年設蘆花鄉,1958年併入老鴉公社,1961年分設蘆花公社,1984年復設蘆花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加工、商貿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牧業以牧養牛、羊、馬等為主。區鄉公路暢通。境內有旅遊觀賞的冰溝奇峰和舊寺掌等自然景觀。
峰堆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駐地22公里。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土、回族等。面積81.7平方公里。轄上營、聯村、李莊、紅溝門、熊家、劉家寺、下陽窪、上陽窪、上一、上二、下帳房11個村委會。民國時置敦厚鄉,1950年沿舊制設峰堆鄉,1958年併入瞿曇公社,1961年分設峰堆公社,1984年復設峰堆鄉。地處湟水谷地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加工、商貿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產大紅蒜,質優味好,享有盛名。境內建有庫容量為55萬立方米的黃河灘水庫。區公路暢通。
蒲台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東南部,距區府駐地18公里。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蒙古、藏族等。面積189平方公里。轄頭莊、樺莊、中嶺、上嶺、郭家、西溝莊、嚴家山、黑窯洞、山桃、大麥溝、尹家、下半溝、新莊灣、千戶台、趙家莊、李家台、辛家莊、地窪、趙寶灣、范家坪、侯白家、雷盛家、趙家坪、羊起台、東台、圈窩、小乾溝、寺溝腦28個村委會。民國時屬雙堡鄉,1950年屬中壩鄉,1952設蒲台鄉,1958年併入洪水公社,1961年分設蒲台公社,1984年復設蒲台鄉。地處湟水谷地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加工、商貿為主。農業以小麥、豌豆、馬鈴薯種植為主。區鄉公路暢通。
下營藏族鄉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轄鄉。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駐地32公里。人口0.6萬,以漢族為主,藏族占全鄉總人口的28%。面積98.1平方公里,轄下營、尕莊、上營、坑坑、白土莊、卡子門、楊家莊、上祝家、楊家堡子、下祝家、茶龍、塔春12個村委會。民國初屬歸德堡,後稱維新鄉、平等鄉,1950年沿舊制設茶龍鄉,1956年劃歸高店鄉,1958年併入漢莊公社,1963年分設下營公社,1984年改稱下營藏族鄉。地處湟水谷地南側山地、溝谷地。產業以運輸、商貿、加工為主,農業以小麥、青稞、油菜種植為主。區鄉公路暢通。
資源物產
樂都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30餘種,非金屬中,石英石地質儲量達10多億噸,白雲石儲量4900萬噸,石膏儲量8000餘萬噸,大理石工業儲量5000餘萬噸。其外,中壩玉、滑石、蛇紋石、陶粒粘土、石墨、紅柱石等也有相當儲量。金屬礦中,黃金(砂金)、鐵、銅、鉻、鉛、鋅也有較好的開發前景。境內水資源充沛,水能蘊量達2萬kw,開發潛力很大。
全區東西最寬64公里,南北最長76公里,總面積305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68577畝,同比減0.23%。其中:水澆地108229畝,同比減0.78%;淺山地156390畝;腦山地103958畝。
樂都區位於青海省東部,原為海東地區行署,是青海東部地區的行政中心,海東市政府所在地,為發達地區之一。西連青海省政府西寧,東連海東市民和縣,南與化隆縣為鄰,北與互助縣相望。南北長33.6千米,東西寬23千米,總面積750平方千米。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少數民族。境內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全境,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部分地區海拔2066—2300米之間。
今年完成了覆膜補灌示範田建設1560畝,日光節能溫室56座,中藥材種植1050畝;花椒青苗5畝;選擇了100戶花椒種植示範戶,20戶小尾寒羊養殖示範戶;全年總投資513000元;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其中: 小麥覆膜補灌示範面積700畝,淨增總產9.4780萬公斤,淨增收入9.4780萬元;油菜覆膜補灌示範田240畝,淨增總產1.8708萬公斤,淨增收入4.677萬元;馬鈴薯示範田450畝,淨增總產3.4884萬公斤,淨增收入1.7442萬元;玉米覆膜補灌示範田170畝,淨增總產1.4025萬公斤,淨增收入1.683萬元;日光節能溫室淨增總收入3.616萬元;養殖示範戶養殖業平均收入2755.45元,總收入3.03萬元。合計淨增總收入39.926995萬元。民和縣北山鄉由民和縣民政局和北山鄉政府共同擔保,用 10萬元資金用於貸款貼息,從縣信用聯社貸款128.1萬元,發展養殖業。貸款發放7個村、262戶,目前已購買小尾寒羊820隻(其中公羊40隻),根據各養殖戶的實際情況,條件較好的戶飼養6隻,一般戶飼養2隻。同時協調動員各方面力量,在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人口概況
2019年末全區共有 90651 戶、287526 人(常住人口 27.93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0.29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12397 人,農村 人口 175129 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 147222 人,女性人口 140304 人,男女性別比為 105:100。按民族構成分,漢族人口 243281 人, 占總人口的 85%,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 44245 人,占總人口的 15%。 其中藏族 19774 人,回族 5675 人,土族 10461 人,蒙古族 7809 4 人,撒拉族、滿族、壯族、東鄉族、朝鮮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共 526 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為 6.41‰,全區報告人口出生數 1686 人。出 生人口性別比(以女孩為 100)114.5:100。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1.05‰。城鎮化率達 47.4%。
綜合經濟
2019年全區完成區域生產總值(GDP)為 106.61 億元,同比增長 8%,增速與上年同期 8%持平,較全市平均增速 7%高 1 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 15.4 億元,同比增長 5.2%,增速較上年同期 4.5%提高 0.7 個百分點,與全市平均增速 5.2%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36.78 億元,同比增長 11.4%,增速 較上年同期 9.7%提高 1.7 個百分點,較全市平均增速 9%高 2.4 個 5 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5.7%,增速較上年同期 7.3%下降 13 個百分點,較全市平均增速 4%低 9.7 個百分點;第 三產業增加值為 54.18 億元,同比增長 4.7%,增速較上年同期 7.2% 6 下降 2.5 個百分點,與全市平均增速 4.7%持平。
第一產業
2019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257150 萬元。完成農林 牧漁業增加值 153797.62 萬元,同比增長 5.19%。農、林、牧 業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占比分別為 57.36%、3.7%、37.23%。 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 496481 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 282955 畝,油料作物播種面積 63980 畝,蔬菜播種面積 108647 畝,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 34023 畝。全區糧食總產量 62997 噸; 油料作物總產量 8973 噸;蔬菜總產量 300052 噸。 全區年末各類畜產品豬肉產量 10934 噸,牛肉 2643 噸, 羊肉 3189 噸,各牲畜禽類年末存欄數 56.24 萬頭(只)。
第二產業
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 7%,較上年同期 8.18%下 降 1.18 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 5.7%,較上年同期 9.88%下降 15.58 個百分點。實現工業總產值 82.35 億元,同比 增長 14.44%,其中規上工業完成產值 46.55 億元,同比下降 8.43%,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玻璃、石墨電極、燃氣供 應、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水泥、石灰和石膏製造等行業產值均 保持兩位數下降。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
2019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19%,其中區本級投 資同比增長 16.8%。 按投資類型劃分: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 45.1%,保持了自 3 月份以來連續 10 個月的增長態勢。 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 35.1%;第二產業完 成投資同比增長 10.9%,第三產業同比增長 23.3%。 全區全年已入庫項目 197 項,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 33 項,5000 萬元以上投資項目 60 項,500-5000 萬元投資 104 項,本年累計新 入庫項目 87 項。全年全區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同比增長 52%。累 計房屋施工面積 2156183 平米,同比增長 67.18%,其中住宅 14 1679742 平米,同 比 增 長 75.77% ; 累計商品 房銷售面 積 565180 平米,同 比 增 長 57.48%,其中住宅 535316 平方米,同比增長 67.64%。截止 2019 年底,全區累計房屋待售面積 196910 平方米,同比下降 24.74%。 15 其中:住宅 69045 平方米,同比下降 31.37%。
社會消費品零售和招商引資
201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19177 萬元,同比增長 6.4%。 分城鄉看,城鎮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40077.1 萬元,同 比增長 6%;鄉村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9099.9 萬元,同比增 長 7.0%。 2019 年以來,樂都區共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 65.93 億元, 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 101.4%。
財政金融
2019 年,全區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2.46 億元,同 口徑增長 13.3%,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35.88 億元,同口徑 下降 11%。
2019 年末,各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 128.48 億元, 同比下降 8%;人民幣貸款餘額 80.46 億元,同比增長 20.2%, 18 存貸比為 62.63%
旅遊事業
2019 年全域旅遊打造卓有成效,瞿曇寺景區建設和新鎮區 建設全面完成,4A 級景區創建取得實質性進展。卯寨景區成為 全省鄉村旅遊「領頭雁」,下寨梨花節、洋芋花海藝術節等成為 帶動鄉村旅遊的動力引擎,「北山賽馬」「洪水火龍舞」兩項傳 統民俗成功入選省級非遺名錄,「河湟古都·人文樂都」知名度 不斷提升,榮登「2019 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級各類旅遊景區(點)90 余處,其中國家 A 級景區 10 家,星級賓館 6 家,旅行社 14 家,鄉村旅遊接待點 136 家(星 級「農家樂」42 家),旅遊從業人員達到 6800 餘人。截至 12 月底,實現旅遊人數 238.34 萬人(次),同比增長 27%;旅遊 收入達 7.32 億元,同比增長 35%。
民生保障
樂都區 2019 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886 元,與去年同 期相比增長了 1713 元,漲幅為 8.9%。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077 元,同比增長 2149 元,漲幅 為 7.2%。
2019年城鎮從分項結構看:一、工資性收入為 22177 元,同比 22 增長 1942 元,增幅為 9.6%;二、經營性收入為 3732 元,同比增 長 1831 元,增幅為 96%;三、財產性收入為 756 元,同比下降 1077 元,降幅為 58.8%;四、轉移性收入為 5413 元,同比下降 546 元, 降幅為 9.2%。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15 元,同比增長 1019 元,漲幅 為 9.3%。
2019年農村從分項結構看:一、工資性收入為 8094 元,同比增 長 1779 元,增幅為 28.2%;二、經營性收入為 2146 元,同比下降 98 元,降幅為 4.4%;三、財產性收入為 129 元,同比增長 57 元, 增幅為 80.3%;四、轉移性收入為 1645 元,同比下降 719.5 元, 降幅為 30.4%。 據住戶調查數據顯示,樂都區 2019 年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 23 支出 14463 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 643 元,漲幅為 4.7%。 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9559 元,同比增長 268 元,漲 幅為 1.4%。
2019年城鎮從分項結構看:一、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為 5074 元,同比增長 373 元,增幅為 7.9%;二、衣着消費支出為 1389 元,同比下降 27.5 元,降幅為 1.9%;三、居住消費支出為 3921 元,同比增長 124 元,增幅為 3.3%;四、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 出為 1311 元,同比增長 140 元,增幅為 11.9%;五、交通通信消 費支出為 2574 元,同比下降 911 元,降幅為 26.1%;六、教育文 化娛樂消費支出為 2063 元,同比增長 716 元,增幅為 53.2%;七、 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 2678 元,同比下降 282 元,降幅為 9.5%;八、 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為 548 元,同比增長 136 元,增幅為 24 32.9%。 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0423 元,同比增長 763 元,漲 幅為 7.9%。
2019年農村從分項結構看:一、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為 3391 元,同比增長 183 元,增幅為 5.7%;二、衣着消費支出為 680 元, 同比增長 51 元,增幅為 8.1%;三、居住消費支出為 1835 元,同 比增長 2 元,增幅為 0.1%;四、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為 485 元,同比下降 13 元,降幅為 2.6%;五、交通通信消費支出為 1305 元,同比下降 20 元,降幅為 1.5%;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為 1141 元,同比增長 204 元,增幅為 21.8%;七、醫療保健消費支 出為 1415 元,同比增長 310 元,增幅為 28.1%;八、其他用品和 服務消費支出為 169 元,同比增長 46 元,增幅為 36.9%。
2019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 1980 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 851 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 158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 在 3.49%以內。完成培訓城鄉勞動力總數為 4820 人,創業培訓 960 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 105422 人(次),占年度勞務輸出 任務 104050 人(次)的 101.3%,實現勞務收入 8.92 億元。其中: 就地轉移 41949 人(次),省內跨區轉移 41795 人(次),省外 轉移 21678 人(次)。 2019 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24463 人,收繳養 老金 7282.75 萬元,享受人數 9657 人,發放養老金 30557.07 萬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154665 人,收繳養老金 3806.39 萬元, 享受人數 38667 人,發放養老金 7101.94 萬元。工傷保險參保 21928 26 人,其中農民工 13530 人,收繳工傷保險金額 1200.76 萬元,工傷 人數 153 人,支付各類補償金額 948.11 萬元。失業享受人數 322 人,發放失業金額 259.8 萬元,參加失業保險 11335 人,收繳金額 115.6 萬元。生育保險人數 7844 人,今年享受人數 227 人,支出 金額 179.36 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 16094 人,基本醫 療保險基金收入 10957.38 萬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 237840 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 14031.50 萬元。 2019 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一步提高,城市低保的標準是 568 元,農村低保一檔 4200 元、二檔 3600 元、三檔 2400 元。並按標 准為 3307 戶 8227 名農村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 3057 萬元,截至 12 月底動態確認城市低保 910 戶 1966 人,年內發放低保金 1113.9 萬 27 元。
2019年末全區特困供養人員共 978 名(其中集中供養 78 名、分散 供養 800 名)。動態確定孤兒 41 人,困境兒童 733 人,共發放補 助金 167.76 萬元。 2019 年農村危舊房改造 1249 戶(包含農戶自籌)共計投資額 5620.5 萬元。 2019 年全年全區脫貧人口 1335 戶,4413 人。
教衛文體
2019 年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 100%。學前一年、兩年入園率達 到 98.1%,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為 100%,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達到 98.81%,初中入學率 100%,高中毛入學率 114.85%。 2019 年底,全區共有學校 142 所(轄 102 個教學點),其中 28 完全小學 34 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6 所,初中 4 所,高級中學 4 所, 職業技術學校 1 所,特教學校 1 所;有幼兒園、早教點 122 所。 有中小學生及學前幼兒 33235 人,其中小學生 16772 人,初中生 9053 人,學前幼兒 7410 人,總計中寄宿生 5504 人,少數民族學 生 7014 人,教職工 2863 名。
2019年全區廣播電視台轉播台 12 個,「村村通」衛星電視地面接收 站 10506 個,直播衛星公共服務戶戶通 50415 套,調頻廣播轉播 台 12 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 98.6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 達到 98.85%;電視網絡公司 1 個,有線電視達到 31787 戶。
2019 年末,全區共有各類醫療機構 440 個,其中區直衛生部 門 2 個、鄉鎮衛生院 21 個,村衛生室 342 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19 29 個(為非營利私立機構)、民營醫院 8 個、個體診所 44 個。全區 住院病床實際開放 1097 張,其中縣級醫院實際開放 515 張,民營 醫院實際開放 278 張,鄉級衛生院實際開放床位 304 張。
2019 年末,全區有老年福利服務中心 4 個,區書法家協會 2 個,區文化館 1 個,體校 1 所,管樂隊和民樂隊 12 個、秦腔和眉 戶劇團 4 個。
資源環境
2019年平均氣溫為8.5℃,與歷年平均值7.8℃相比偏高0.7℃。 春季(3~5 月)平均氣溫為 10.2℃,與歷年平均值 9.2℃相比偏高 1.0℃,夏季(6~8 月)平均氣溫為 18.5℃,與歷年同期平均值 18.4℃ 相比偏高 0.1℃,秋季(9~11 月)平均氣溫為 8.6℃,與歷年同期 平均值 7.8℃相比偏高 0.8℃。年總降水量為 358.8mm,與歷年同 期平均值329.1mm相比偏多9%,春季(3~5月)降水量為59.4mm, 31 與歷年同期平均值 63.9mm 相比偏少 7.0%,夏季(6~8 月)降水 量為 202.7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 188.6mm 相比偏多 7.5%,秋 季(9~11 月)降水量為 94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 70.0mm 相比 偏多 34.3%。全年日照時數為 2503 小時,日照百分率為 56%。
2019年樂都區累計總用水量 1.2184 億立方米,其中農田灌溉 用水 0.5895 億立方米;林牧魚畜用水 0.076 億立方米;工業用水 0.0699 億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 0.2048 億立方米;生態環境用水 0.2452 億立方米。樂都區 2019 年農業灌水有效利用係數為 0.563。
2019年,全區共實施營造林 14171 公頃,(人工造林 9503 公頃,封山育林 3334 公頃,森林撫育 667 公頃,退化林分修復 667 公頃)完成投資 16074 萬元。其中天保工程區人工造林 667 公頃; 32 三北防護林人工造林 3567 公頃(規模化林場 2667 公頃,退化林 分修復 667 公頃,人工造林 233 公頃);完成中幼林撫育 667 公 頃;全區各單位、鄉鎮完成義務植樹 56 萬株。全區森林覆蓋率達 43.53%。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 控制,2019 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 85.6%。354 個行政村配備了 645 名專職保潔員,基本實現了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全覆蓋。
安全生產 2019年全區各類刑事案件立案 859 起,破案 299 起;共受理治 安案件 998 起。
旅遊景點
魯班亭 魯班亭是縣級重點文物保單位,始建於北魏時期。位於樂都城區東25公里處的老鴉峽西口,亭建在湟水中心的巨石柱上,稱「中流砥柱」,為樂都區景觀之一。遠遠看去,好像在湟水河上漂着一隻畫舫,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傳說該亭是魯班修建的,有故事說:很早以前老鴉峽口窄小,水勢兇猛,水流不及,經常聚集在那裡,給那裡的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水患。有一日,魯班來到那裡,看到了峽口周圍的百姓生活非常困難,就問那裡的人們:「你們生活為啥這麼困難?」百姓說:「我們這裡三年兩頭鬧水災,使河水經常猛漲,淹了我們的田地造成的。」魯班聽後對大夥說:「你們不用着急,由我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魯班拿出板斧,使出法力,在東邊的山上劈出了一條又寬又大的口子,使聚集在那裡的河水迅速流走了,又使出法力搬來一大石柱釘在了河中心,在上邊修建了八卦亭,鎮住了河水,從此,老鴉峽口再也沒有發生過水災,那裡的人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至今在老鴉峽口北山上還留有魯班生活用過的石缸和坐過的痕跡、南山上形似魯班妻子站在那裡看魯班建亭的巨石。該亭在清道光年間進行了重修,並留有碑記(已遺失),巨石柱上鐫刻「米顛拜否」四個大字,還隱約可辨,但何時何人作為,無據可考。八卦亭是1984年重建的。
清代陳曉晴詠亭云:石礬矗矗鎮中流,上有空亭四面周。撼定洪濤歸一線,不讓河伯東西遊。
瞿曇寺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瞿曇寺始建於明代初年,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距城區約21公里。這座規模宏大的漢式建築風格的藏傳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傳佛教以統治藏區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羅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創建的,明太祖朱元璋於次年以佛祖釋迦牟尼的姓氏賜名為「瞿曇寺」,此後又經歷永樂、洪熙、宣德各朝欽派太監及匠師擴建。寺院選建在雄渾而清幽的風水形勝之地,沿着南向偏東的軸線布局,背倚羅漢山,前臨瞿曇河,面朝鳳凰山,遠可望雪山,同自然環境有機和諧地融成一體。寺院原圍有土城,形勢險固,可惜僅存殘垣斷壁;全寺現占地52畝,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築組群劃分為前院、中院和後院三進院落,中院和後院周匝廊廡;沿着中軸線序列山門、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和隆國殿;兩側對稱建有御碑亭、小鐘樓、小鼓樓、配殿、香趣塔和大鐘樓、大鼓樓等。其中,前區基本呈漢地佛寺「伽藍七堂」格局。後區巍峨壯麗,冠於全寺的隆國殿,兩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勢連綴抄手斜廊,還有造型端莊的大鐘樓和大鼓樓對峙左右,則明顯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兩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樓(體仁閣)、武樓(弘義閣)的布局意象,堪稱明清北京故宮的「活化石」。另外,主體建築群東北,還有一組兩進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謙,為青海地區民居建築風格。瞿曇寺的漢式建築風格十分典型,在類型眾多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實際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興建的漢式藏傳佛教寺院的先聲。其基本完好的建築遺存,包括風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築彩畫、壁畫、御碑等等,為古代藝術、文物和建築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價值的眾多珍貴實物資料,也成了為引人入勝的觀光旅遊勝地。
柳灣墓地
柳灣彩陶展廳柳灣,在樂都區城東15公里高廟鎮東面的湟水河北岸,墓地坐落在村莊後面的半山白土坡上,占地面積為112500平方米,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公共墓地葬群,也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代表。已挖掘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墓葬170多座,1974-1980年,青海省考古部門對該墓群進行了大規模的科學發掘,共發掘包括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墓葬1370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綠林石、海貝等文物37529件,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和觀賞價值。其中出土的彩塑裸體人像彩陶壺被譽為「稀世藝術珍品」,現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該墓地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此成立了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修建了彩陶博物館。每年前來參觀、研究的考古工作者和遊客絡繹不絕。
西來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來寺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坐落在樂都區城區東關街。據說修寺中資金髮生困難,眼看就要半途而廢,施工主人們想再出遠方化布施。晨起,在院中發現兩駱駝,背負重囊,朝東而臥。邑人們認為是行腳駝峰,駝主會來趕走。遲至日中,未見駝主,始派人到處尋找,夜幕降臨,未見趕走,於是有人解囊啟袋,發現滿是白銀,約有九千餘兩。得此銀後加快了進度,增建了殿堂。竣工後為寺命名時,人們以為如無西來之資,此寺難以完工,今能完工實乃西主資助之力。故定名「西來寺」。另一傳說曰,有人在河邊拾得一銅佛,為之建寺,特名為「西來寺」。西來寺建築工程宏大,設計精細,全寺有山門,金剛殿、關聖殿、正中大殿、東廊房、土地祠、觀音殿,占地面積約2100餘平方米,殿宇布局合理,施工嚴謹,雕樑畫棟,氣勢雄偉。從建築上看僅次於曲壇寺,在泥塑上名冠全省,特別是正殿古佛蓮台後的壁塑背光,栩栩如生,巧奪天工。
水峽石佛
水峽,在樂都區城區東北45公里的下水磨溝腦,石頭佛矗立在兩山之間,座西北向東南,高約100餘公尺。基地有數十畝,佛山周圍,懸崖絕壁,此峰直插青空,氣勢磅礴,勢如天外飛來,遠觀如人坐,故稱石佛。佛山腳下有懸崖,懸崖縫中滲水滴滴。遊人撐一木杆,滴水順杆流下,杆下端置一盛水器,可以得到清爽可口的甜水,傳說這就是「石佛神水」。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是水峽喝「藥水」日。每年農曆六月六日,吸引着青、甘、寧、蒙古等地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放生舍施的雞、羊、逸入荊叢,燒香禮佛的香煙、升沖霄漢,遊山玩水者出沒於蒼山林海之間,或席地而坐,開懷暢飲,或於林蔭深處切切私語,別有一份情趣。谷內攤販雲集,叫賣聲此起彼落。平日幽靜的峽谷,此時變成遊人匯集的山場大會。
藥草台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草台寺,藏語稱「卓倉大寺·扎西當噶」,坐落在樂都區曲壇鎮藥草台村。距區城西南30公里,距曲壇鎮9公里。明萬曆九年(1581年),三世達賴喇嘛與蒙古俺達汗在青海湖仰華寺相會後不久,到曲壇寺釋法布經,他看到寺與村莊相鄰,不利僧習法,建議另闢習法之所,寺院方面欣然接受,經過三十餘年籌備,終於在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習修法之地—扎西當噶。從此,扎西當噶成為曲壇寺的習經學院,全寺僧人均在扎西當噶修習法典,而曲壇寺逐漸演變為卓倉部落政教合一的管理機構。1958年,扎寺解體:法器、法物沒收充公,少數亦流入民間,僧人全部還俗務農;195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曾把曲壇寺、扎西當寺列為全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2年,寺院又短暫的開放,少數僧人重返寺院,香爐重新燃起,佛事活亦有起色。但是,「文革」倏起,扎西當噶寺被盪為廢墟。1985年2月(藏曆第十六繞瓊木牛年二月十五日),樂都縣人民政府批准扎西當噶寺重新開放。重建工作由八世夏爾·尕讓噶居·洛桑晉美南嘉活佛親自主持。1990年重建佛塔一室,三轉五式經堂一座;1991年重修尕讓活佛昂;1992年修彌勒佛殿,2000年三世活佛殿竣工;2001年修建了寺院大門。按規則舉行了開光典禮,並邀請塔爾寺阿嘉、西納等活佛前來參加隆重的開光典禮。恢復了正月十五「酥油花供燈會」和六月「毛蘭姆祈願大法會」。六月祈願大會的主要內容為:初六念經祭鄂博,初七轉香巴(即請彌勒佛繞寺院轉郭拉),初八曬佛,初九跳牛(即跳舞)。
羊官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羊官寺,又名「壽樂寺」,藏語全稱為「東霞扎西曲林」,意為「北山吉祥叢林」。位於樂都區壽樂鎮羊官溝村。該寺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城區碾伯鎮22公里。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永樂皇帝下敕諭一道,賜銅印一枚,蟒袍一套,象牙碗六對,珊瑚樹兩株,金佛四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曾遭哈砸部劫掠。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互助佑寧寺僧人根登羅哲搬到現址重新修建了這座寺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成顯宗學院(講經院),從而形成一座樂都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清廷賜名「福祥寺」,康熙皇帝賜「福壽」斗字金匾一楨。同治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資助修繕,並題「護國渡世」匾額一楨。寺院坐落在當地人稱「鳳凰三點頭」山杯之中,寺前有潺潺流水,獅子拜佛的照山高峻入雲,松樺參天,鹿麝共棲,後依林木叢生的上下拉伊,左依「黃色靈龜山」,佑旁「青龍撲滿懷的清泉」。佛寺在50度陡的山樑上層層下建四大院三大殿,布局懸妙而錯落有致。寺內存有唐卡、法器等大量的明代文物。羊官寺的屬寺有龍溝寺、長嘴溝寺,香火部落有班塘族、阿拉族、大巴族、小巴族,總稱為羊官寺三寺四族。過去化隆縣尕若東寺和甘肅涼州的白塔寺也是柳家佛的管轄寺院。這個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動有:正月觀經、放茫茶、曬大佛、跳禪、誦經;四月、六月、七月、十月觀經。文革期間,寺院除北樓之外全部被拆毀。直至1981年才開始重建寺院,1988年修建三轉五式經堂,1989年修建拱檁懸牽大佛殿3間。1991年由寺管會主任保旦巴負責從四川買回108卷大經;同年栽樹2萬多株,大部分是楊樹,亦有部分松樹。1993年修尊神塔2座,大佛像一尊。1996年修拱檁懸牽的講經院三間,內設講經室。1997年修建一轉三式本康兩座,並從拉布楞寺運來塑就的八尊佛像供在經堂內。1999年在寺院下邊修橋一座。2000年修柳家活佛昂大院,包括大門、左上方北(柳家活佛行宮)、西房(佛堂)、右下方膳房3間。到2002年底全寺共有房屋10間,其中僧舍72間,到2002年10月寺院共有僧人19人,含活佛一位、喇嘛4人(含僧官)、完德14人。該寺共用地面積125000平方米(含承包荒山500畝,森林800畝,人工造林25畝)。東至寺院照山峨博;西至寺院靠山拉依山路;南至下扎門;北至上扎門為界。
楊宗寺
楊宗丹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央宗寺,藏語稱「普拉央宗靜房」。始建於唐朝,位於區城東南27公里處,在今樂都區中壩藏族鄉鄉政府所在地西南5公里的夏隆堅巴溝。央宗亦名班摩曲宗,意為山溝中險峻的神地。與尖扎縣的阿瓊南宗、興海縣的知嘎爾貝宗、平安縣的夏哇日宗齊名。為「安多四宗」之一,是歷史上藏傳佛教僧人靜修的著名地方。據《安多政教史》等史籍記載,吐蕃贊普朗達瑪禁佛,著名僧人藏·饒賽、尤·格瓊、瑪爾·釋加牟尼三人輾轉來到普拉央宗躲災修行。後來,武將出身的拉龍·華吉多傑暗殺朗達瑪被後,也逃到普拉央宗躲災修行。由於藏·饒·賽、尤·格瓊、瑪爾·釋加牟尼三僧挽救了佛教,使佛教歷經危難之後,又從青海藏區傳到西藏,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後宏期。普拉央宗從這一點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因而名揚藏區。為藏、蒙、土人民崇敬。在藏傳佛教後
宏期,央宗名噪一時,成為在青海、甘肅、西藏、西康、雲南、內蒙古等地廣大藏族、土族、藏族群眾朝拜、嚮往的佛教聖地。登上央宗寺的曲徑只有一條。從中壩藏族鄉政府的所在地出發,入古城溝,約一公里許,即至央宗山下。但見峭壁千仞,路斷徑絕,遊客怏怏。仔細尋覓,靠右扎閘子溝則有小徑通山。曲徑蜿蜒于山楊灌叢之間,約行千米,方登山巔。南行里許,即達唐洞宋剎寶地。央宗寺周圍都是紅沙石山峰,邊緣紅崖陡峭,兩側山谷有清流從山上而下,山間多有茂密的森林被覆蓋,期間混雜有多種灌木和名貴中藥材、花卉、野果等。山林間還生活着一些種類不同的鳥類和其它動物,有些屬於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央宗寺的主要景點有:央宗自然風景,唐朝聖僧修仙的勝樂洞、三賢洞、華吉多吉洞、光明天女洞等。它們雖經千百年的風剝雨刷,但舊貌依存。
石溝寺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溝寺位於樂都區區城東偏南9公里處,在姜灣村南峽谷中,溝谷名「石溝」,故名石溝寺。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據清乾隆碾伯舉人吳栻《石溝寺序》)。前後維修兩次,第一次維修在乾隆甲午年間(1774年),第二次維修在民國21年(1932年),1984年村人又集資維修。據傳,石溝寺原有韋陀殿、菩薩殿、百子宮、藥王殿,還有初入山門的歇馬殿。這些殿宇修在嶙峋山腰間,殿與殿以階石相通,身臨其境如履壁,仰望天空天如一線,俯視崖底石懸百丈。石溝寺初建與重建時都有一些神話傳說,明萬曆年間初建時,據說有一牧羊人每天聞石壁中有人大呼「我要出來!我要出來!」牧羊人驚,回家述其狀,主人告訴說「可答應」。次日至溝口復聞是音,牧羊人答應說:「你出來」。於是山崩地裂,飛沙走石,塵土蔽空。牧羊人大恐。急呼:「不要出來!不要出來!」霎時崩停聲靜,塵霧頓消,再看長溝,一石手伸出壁外。自此,附近村民每遇水旱災害,吉凶禍福都到此處求卜。後在里人倡議下劈徑疊級,於岩崖下建修 廟宇。除山僧外,平時人跡罕至,因而荊棘叢生,鳥獸聚集,啼叫聲、石落聲、回音四鳴,經久不絕。吳栻在《序》中說:「余方傾耳以聽,忽有大聲發於石罅,如洪鐘不絕,余不覺恐,山僧曰『此山鳴也,山鳴而谷應之也』。」
武當山
俗稱老爺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雍熙甲申年,位於樂都區區城東北的引勝溝內,距區城10公里處的楊家崗村對面。武當山坐落在引勝河的東岸,山勢陡峻,荊棘叢生,樺木、蒼松挺拔,生長於陡坡岩壁上。山腳有溫泉流注於引勝河中。南北兩側有曲徑可攀登達到頂峰。山頂有無量殿、磨針宮、三清殿、觀音殿、老爺殿(關羽殿),以及黑虎宮、山神土主、牛王、呂祖和百子宮、雷祖殿。夏秋季節清晨遠望
,山腰翠柏蒼松,山頭薄霧朝霞,道觀殿宇在晨曦中時隱時現,時聞鐘聲四山呼應,登臨其境,如入仙界,因而久負盛名。老爺山道觀有不少民間傳說。據傳,楊家將楊滿堂在壽樂黑城子(壽樂鄉境內)平叛,戰敗退守老爺山,見山上有一道觀,殿宇殘破,上書:「磨針宮」。殿內「玄天上帝無量祖師」金身已損。於是
拜而曰:「如使楊某旗開得勝,當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再戰果得勝,乃出資重修道德觀。自引香火日盛。清同治年間,因屢遭兵火,舊殿被毀,民國初年經邑人捐資和道士化緣進行了修復。有道士8名,內有坤道3名,靠香資齋化度日。「十年動亂」中又被毀,1980年以後群眾集資部分修復,但已非舊貌。
交通運輸
蘭青鐵路、109國道穿境區鄉公路暢通,區府駐地距西寧機場45公里。
2019 年末,全區開通了 15 條公交線路,覆蓋 11 個鄉鎮, 186 個行政村、覆蓋 20 所學校、行政村公交覆蓋率為 52.5%。 縣內班線車輛經營 11 條不同線路,覆蓋樂都區的 19 個鄉鎮,其 中出租車 393 輛,公交車 102 輛,班線車 47 輛;普貨車 3211 輛。全年完成客運量 763.42 萬人次,客運周轉量 29217.89 萬人 公里,完成貨運運量 1209.13 萬噸,貨運周轉量 140380.22 萬噸 公里。
2019 年,全區天然氣居民用戶數 54014 戶,天然氣公司全 年為居民和非居民共提供燃氣 6335.09 萬方,其中提供居民燃氣 3989.80 萬方。[1]
文化傳承
竹馬子 《竹馬》舞蹈是流傳在樂都區碾伯北門村的一個傳統民間舞蹈。據村里老人講,一百多年前,山西的商人來樂都區經商時傳給碾伯北門村社火隊的。《竹馬》燈大部軋制的是珍禽異獸,騎士古裝,多以神話和《封神》中的故事而排演的舞蹈,白天和晚上演出兩場,內容相同,每天換演一個故事,為了吉祥太平,全村平安,每年的第一場演出「姜子牙金台拜蔣」。《竹馬》是由十六個十二歲左右的男孩扮演,共十二種動物,有「豹子、獨角獸、孔雀、麒麟、四不像、仙鶴、駱駝、老虎、牛、獅子、梅花鹿、馬,其中青牛、黃牛各一頭,獅子兩頭,梅花鹿兩頭,紅馬、白馬各一匹」。在變成兩排隊形時一排由麒麟領頭,仙鶴排尾,另一排獅子領頭,孔雀排尾。把製作好的動物架系在舞蹈者的腰間,整個節目沒有舞蹈動作,只腳下兩腳後跟抬起隨着鼓點小碎步向前行走。《竹馬》的演出一般在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日,地點在廣場、街頭。該節目尤其在夜間觀賞,因每個動物胸、腹點有兩支蠟燭,相似點點繁星,場面壯觀,其景令人難忘。《竹馬》舞蹈的演出目的是慶賀五穀豐登,人畜興旺,以求太平吉利。
社火
樂都社火 據文字記載,社,既土地神;火即火祖,為傳說中之火神。火,是人們煮食和取暖之源。遠古人類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神物加以崇拜。並形成祭「社」與「火」的風俗。如今的社火,在其基礎上演變而來。樂都高廟的民間社火在原有的基礎上吸納了外地優美的民間社火節目或優美的唱詞和舞蹈動作,提高了社火的質量。樂都的漢族大都是歷代從內地遷徒而來的,也把內地傳統的社火帶到了青海,同時又吸引了兄弟民族特別是藏族舞蹈劇的傳統,於是出現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節目。從正月初八開始,社火就鬧開了。樂都高廟社火的名目很多,什麼耍龍、舞獅、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秧歌,極具高廟社火特色的有高蹺和亭子。高廟的高蹺比一般地方的高,它是由兩根筆直的松木椽子製成,緊韌輕巧,一般高7-8尺,最高的達1.2丈。亭子,也稱「高台」,或稱「鐵蕊子」,是整個社火的最後一個節目。亭子製作,由一根長5米,直徑3公分的鐵杆,彎曲成形,合理布局演員位置,取得重心平衡。高廟亭子,經幾代藝人的精心設計和相傳,亭子造型多變,構圖精美,藝術風格獨特,成為藝苑中的一支奇葩,深受各族觀眾的讚美和好評。樂都高廟社火的樂器也在傳統的二胡、板胡、三弦、竹笛演奏基礎上,增加了手風琴、小提琴、大提親、電子琴等西洋樂器。早在五六十年代,高廟人演社火就已用上了手風琴、小提琴這些洋玩藝兒。
花兒會
樂都區「花兒會」歷史悠久,自清道光年間瞿曇寺廟會開始,到清末民初逐漸發展成 一定規模的「花兒會」。新中國成立後,「花兒會」迎來了鼎盛時期,尤其改革開放以來,瞿曇寺等地「花兒會」以其參加人數多、廟會規模大而享譽西北,一批民間「花兒」歌手從這裡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區。「花兒會」舉辦地瞿曇鎮1998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特色文化鄉」,1995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花兒)之鄉」。瞿曇寺「花兒會」源自廟會,群眾自發參加,既有濃厚的廟會色彩。歷經百餘年的演變,如今成為樂都區規模最大的物資、文化交流會之一。「花兒會」演唱分舞台演唱和群眾自發演唱兩大類,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等。「花兒會」以碾伯令(也叫直令)為主,還有紅牡丹令、河州令、下四川令、水紅花令、尕馬令等數十種,其曲調或高亢激昂,或婉轉悠揚,或悲哀憂傷。它最善美表達愛情,具有濃郁的地方和民族風格。
火把節
樂都火把節歷史悠久,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據火把節的組織者之一的馬福海老人講,馬家營村的火把節自明朝洪武年間就已開始。據說當時這裡流行瘟疫,點火把可以消除瘟疫,驅出死神,祈求吉祥平安。也有一種說法,遇到戰亂或土匪襲擊等突發性事件,守護者點火鳴號,鄉民們聞訊進入大山深處避難。久而久之,烽火示警成為習俗,一直流傳下來,到今天變成全村人參加的一項文體娛樂活動。火把節已成為人們業餘的一項綜合性文體娛樂活動,每當舉辦火把節的這天,白天村里耍社火,扭秧歌,夜幕降臨後,家家戶戶點亮燈籠,正式點火把,放焰火,跳鍋莊。夜幕降臨時,事先選好的山頭上,幾十個火把一起點亮,人們幾個人一組輪流扛着火把向山下指定的地方奔跑,火把如遊動的火龍,蜿蜒而下,蔚為壯觀,附近幾千名群眾前來觀看,歡呼聲、吶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燈皮影戲
青海燈影唱腔中,板腔部分的伴奏樂器,習慣上用四胡、三弦、笛子三件。唱腔中過門的長短,一般不太嚴格,一次過門奏完,如果演員沒有接着唱,可再反覆,演員起唱也較自由,可在過門結束處開口,也可在某一句結束時起唱,甚至也可在某一個樂句中間插唱。青海燈影戲,是流行在全省東部農業區的一種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活動廣泛,深受群眾歡迎。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青海燈影戲的音樂,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獨特風格的唱腔和曲牌。燈影戲班的組織比較簡單,一般由五人組成,其中演員一人(俗稱把式),樂隊四人(俗稱後台)。其樂器有弦樂、擊樂、管樂三類。弦樂器有小鼓三弦、四胡;打擊樂器有小戰鼓、大窩子乾股(暴鼓)、大鈎鑼、小鑼、鏟子、鉸子、梆子、盞兒(碰鈴);管樂有曲笛、嗩吶、二碼子(長杆喇叭)。上述三類樂器分別由四名樂手所司,每人至少司三四件。與演員平列坐在前面的稱上手,司小戰鼓、乾股、小鑼、三弦;坐在演員後面的稱中手(也叫空場),司四胡、嗩吶、二碼子;和中手平列而做的稱下手,司鈎鑼、鏟子、曲笛;其餘一人則敲梆子、鉸子、盞兒,還兼做演員的助手。凡上、中、下手所司都會者,叫「全手」或「滿台轉」。青海的燈影屬於板腔體。它的板式唱腔大體上分為緊板、慢板、散板三類。在這三類唱腔中,緊板唱腔是基本唱腔,其餘兩類是輔助性質的。緊板有陰腔、陽腔兩個唱腔,它們在整個唱腔中的主導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們的演唱速度很快,節奏鮮明,加上每拍一下的梆子聲,構成了青海燈影唱腔的主要特點。
九曲黃河燈
燈城栽高杆16個,每個高杆都掛高燈一盞,並按五方不同的方位分別懸掛不同色彩的神幡一幅。該燈會每三年舉辦兩次,俗稱「三年兩頭」,點燈會期三天,樂都無人村[2]於1979年5月12日建制。樂都村4]原為海東貧困山區首府,是青海東部大山深處[1]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教育中心[5]。位於青海東部[6]。地處青海省東北部湟水中游南側,東與貧窮的碾伯村相鄰,西與西寧市、湟中縣毗連,南接化隆縣以青沙山為界,北與互助縣隔河相望,距省會西寧市35公里,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195公里。全村總面積769平方公里,111個行政村,7個社區。2011年底人口12.19萬,共有漢、回、藏、羌、土、黎、白、苗、壯、侗、土家等1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9.98%。方言為平安話和蔵語[4]。從農曆正月十四開始到正月十六結束,每晚七點點燈,約11點結束,整個黃河燈城猶如一片燈海,流光溢彩、璀璨奪目、情若仙景。屆時七里店地區各農戶家中的高燈、門燈及城燈融為一體,相映成輝,光照數里。每逢燈會,十里八鄉的群眾身着節日的盛裝,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湧向會場、賜福觀外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有的進入燈陣祈福求禱,有的欣賞各種民間藝術,有的觀看科普展覽,有的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呈現出一派節日的祥和氣象。平均每日(夜)人員流量達1萬多人次。樂都區七里店九曲黃河燈會是青海省一朵艷麗的民間藝術奇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作為群眾自己創辦的燈會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燈會集中展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也體現了青海樂都「文化區」的文化底蘊。燈會的舉辦為活躍本地的春節文化活動,促進當地旅遊發展,經濟交流對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南山射箭
樂都南山地區民族射箭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射箭是一項重要的民間文化體育活動,樂都南山下營、中壩、瞿曇等鄉鎮每年都舉行射箭活動。射箭活動不僅是藏族同胞的一項文體活動,而且漢族、回族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不但本鄉村與村、社與社之間進行,而且與相鄰的鄉、區、地區舉行民族射箭活動。樂都南山地區「射箭」活動具有其獨特的特點,一是具有較強的自發性。只要參與射箭活動,不分村民、不分民族,無論長幼都自發地組織起來。二是具有濃厚的隨意性,不是強迫「箭手」參加射箭活動,而是完全自主,「箭手」是否參與射箭活動,是尊重本人的意願自覺行動。三是具有獨特的民族性。射箭本身是藏民族的一項民間文化體育活動,射箭自始至終,融入了藏民族濃厚的風俗習慣,後來漢,回等民族參與射箭活動,借鑑其活動方式,發揮本民族的自覺參與的有益活動。四是娛樂性,文化娛樂陶冶人的情操。當「射手」箭中靶,內心深處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無論是射方或被射方全體「箭手」各具「衝刺」與「被衝刺」的兩種心態,處於緊張、歡快、激盪的心情之中,不由自主地發出,一長、兩短、三聲為一節拍的吼聲,完全沉在文化娛樂的歡樂之中。
北山跑馬=
每年農曆六月中旬,樂都北山有跑馬風俗的地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從附近鄉鎮趕來的群眾雲集山頂開闊處,爭睹一年一度的北山跑馬會盛況。相傳,北山跑馬會源自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路過樂都境內,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為答謝當地群眾,在她的倡導下,舉辦了跑馬大賽,後該習俗一直沿傳至今,到清朝年間達到鼎盛。每逢農曆六月中旬,當地群眾會基於平坦的山頂,各族群眾穿起節日的盛裝,婦女們打扮得漂亮異常,小伙們精神抖擻。賽馬活動首先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開始祭山神活動,拿出事先用炒麵捏制的蛇、虎等吉祥動物的形象,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祭山神活動結束,開始進行賽馬活動,騎手們騎着各自的高頭大馬,神氣活現地站在起跑線上,隨着令官的一聲令下,騎手們吹着哨子,旋風般地向終點衝刺,獲勝的頭馬披紅掛彩,騎手們被大伙兒眾星捧月般簇擁到主席台上領獎。賽馬結束後,從各地雲集而來的商販開始了物資交流,忙碌了大半年的群眾放開了他們優美的歌喉,漫起了開心的花兒,盡情歌頌幸福的生活。
歷史名人
樂都區歷史悠久,湧現出的歷史人物較多。僅以樂都籍較為出名的人士為例,有明代世襲指揮僉事、保衛西寧陣亡的阿承印,明代副千戶、隨明成祖北征屢建戰功的趙勝,有康熙皇帝親自召見、授於襄陽總兵官職的祁伯豸,有參加近代同盟會、升任督署警衛營營長、與劉伯承元帥並肩作戰的國民革命軍先驅焦桐琴等軍政社會界名人;有吳拭、謝善述、羅桑更登、李生香、吳邦振、羅桑香趣、孫克恭、張得榮、郭世清、段樹性、祁國鈺等文化、體育、教育界人士;有卻吉尖參、裴全朝、裴尚朝、馬河清、馬正謙、賈玉珍、鄒國泰、王長生、謝天卯、蒲生江、李春傑、潘發賢、楊茂林等名醫、藝人和能工巧匠,等等。其他的還有北魏名臣、隴西王、冀州(今河北省)刺史,征南將軍源賀,源賀是青海歷史上在中原王朝歷仕最高的著名人物,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子孫多為朝廷顯族;明代土司、將帥、第十一代東祁土司祁秉忠等。
榮譽記錄
2018年4月4日,樂都被納入旅遊業開展「616」提升行動,提升示範區品質和檔次。
2018年5月, 「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正式公布,樂都區上榜。
2018年10月,樂都區被確定為「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參考資料: 1. 海東市樂都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海東市樂都區人民政府 2019-08-27 [引用日期2019-08-27] 2. 青海對史超、曾水清、華旦、熊元來進行任前公示(簡歷)
中國經濟網 [引用日期2020-03-06] 3. 青海今年重點打造十大旅遊景區 目標創收460億
中國網 2018-04-04 [引用日期2018-04-04] 4. 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發布,貴州12個縣市區上榜
澎湃新聞 2018-05-16 [引用日期2018-05-16] 5. 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公示
國家農業部 2018-10-24 [引用日期2018-10-24]
視頻
樂都區宣傳片 2018年07月31日發布
海東市樂都區18人涉案,因言語挑逗發生口角,一時衝動引發械鬥…2018年04月03日發布
參考來源
- ↑ 樂都區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區,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是海東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百度文庫 - wk.baidu.com/view/8...- 2018-6-19
- ↑ 樂都區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有瞿曇寺、魯班亭、西來寺等景點,曾被確定為「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搜狐號 - 2017-12-15